当前栏目:首页 > 知识大全 > 历史知识 > 正文
科目辅导
  • 中国十大古都简介
  • 时间:2022-06-03 12:40:58        编辑:陈心正        点击量:3583次
  • 心正说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恢复文化自信,这是历史的发展必然,也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经之路!

    2016年10月22日至25日, “中国古都学研究高峰论坛”在成都举行,正式将成都列为中国“大古都”。此前中国古都学会认定的“九大古都”有:西安、洛阳、南京、北京、开封、杭州、安阳、郑州、大同。此次成都的列入,全国便有了“十大古都”

    一、西安

    乃十三朝古都,西周、秦、西汉、新、东汉、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等13个王朝在这里建都。

    西安就是古长安,西安古称长安,是浩浩千年古都,他与意大利的罗马,希腊的雅典、埃及的开罗并称为"世界四大古都",他还居我国古代六大古都之首。

    13个王朝,历时长达1140年之久,自公元前1057年至公元904年,西安曾长期是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是中国古代做为都城时间最长的城市,西安诠释着中国的繁荣,西安印证着上下五千年的文明,用它的沧桑像世人讲述着十三朝古都的历史。

    二、洛阳

    一般而言说是十三朝古都

    洛阳,从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开始、先后有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后晋“十三个”朝代在此建都,是中国建都最早、朝代最多、历史最长的都城。

    洛阳是我国七大古都之一,驰名中外的历史文化名城,居“天下之中”,素有“九州腹地”之称。洛阳地处河南省西部,横跨黄河中游两岸,有近5000年历史,总面积1208平方公里。

    三、南京

    六朝古都,先后在南京建都的有:东吴、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史称六朝。

    南京,简称“宁”,古称金陵、建康,是中国四大古都、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拥有着7000多年文明史、约2600年的建城史和近500年的建都史,早在100-120万年前就有古人类活动,35-60万年前已有南京猿人在汤山生活,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 ,历史上曾数次庇佑华夏之正朔  ,是四大古都中唯一未做过异族政权首都的古都 ,长期是中国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

    四、北京

    三朝古都,先后有战国时期的燕,辽(末期),金(中期),元,明,清在此建都。1949年10月1日,北京是新中国的首都。

    京都的迁移还必须考虑各种地理因素:

    A 京都应建立在经济发达、富饶的地区,以维持统治集团的物质需要;

    B 京都应选择全国居中的地理位置,或有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以利政令四达,制内御外;

    C 京都应选择凭险可守的自然条件,以使其不为外力摧毁,国家长治久安。

    五、开封

    7朝古都 ,战国时候的魏国、后梁、后汉、后周、后晋、北宋、金国的等朝代建都与此。开封为我国的七大古都之一,国务院公布的全国24座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开封的先民活动最早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开封市祥符区万隆岗遗址和尉氏县洧川镇断头岗遗址,发现了数处新石器早期裴李岗文化遗址,早在五、六千年前,开封市域内就已经有人类活动。

    五帝之一的颛顼早年因辅佐少昊有功,被封于高阳,故又号称“高阳氏”。

    六、杭州

    吴越国和南宋时代的首都

    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偏安东南,建都于杭州。当时的杭州,治在钱塘,辖钱塘、钱江、盐官、余杭、富春、桐庐、于潜、新登、横山、武康十县。

    在吴越三代、五帝共85年的统治下,经过劳动人民的辛勤开拓建设,杭州发展成为全国经济繁荣和文化荟萃之地。

    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杭州升为临安府,治所在钱塘。辖钱塘、仁和、临安、余杭、于潜、昌化、富阳、新城、盐宫九县,地域与唐代大致相当。

    绍兴八年(1138年)定都在于此,杭州城垣因而大事扩展,当时分为内城和外城。内城,即皇城,方圆九里,环绕着凤凰山,北起凤山门,南达江干,西至万松岭,东抵候潮门,在皇城之内,兴建殿、堂、楼、阁,还有多处行宫及御花园。

    七、安阳

    有两种说法,一是7朝古都,二是13朝古都:

    1、七朝古都:安阳是华夏文明和中华民族的重要发源地。早在25000年前旧石器时代晚期,先民就在此生活。三皇五帝的颛顼、帝喾二帝先后在此建都。此后夏朝、商朝、春秋战国时期的卫国、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等相继在此建都,故安阳被誉为“七朝古都”。

    商朝中后期都城安阳殷墟是中国目前为止最早有文献可考、并为考古学和甲骨文所证实的最早的都城遗址。

    2、十三朝古都

    (1)夏朝

    夏朝第六个国王胤甲(别名孔甲)即位,建夏都于西河(今安阳汤阴西河)。

    (2)商朝

    公商朝中期河亶甲时期将都城迁往相(今安阳东),河亶甲逝世后其子祖乙将都城迁往耿(今山西省河津市)。再后来盘庚再次将都城迁往殷(今安阳)即著名的盘庚迁殷,此后商朝都城便没有了大迁移。后世也因商朝后期的都城一直在殷,逐将商朝成为殷朝。

    (3)卫国

    卫国位于黄河以北的河南鹤壁、安阳、濮阳,河北邯郸和邢台一部分,山东聊城西部、菏泽北部一带,建都于楚丘(今安阳东南)。在后来的战国时期安阳还是魏国的陪都。

    (4)赵国

    赵国是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战国七雄之一。赵国于公元前423年由都城山西晋阳迁至河南中牟(今安阳南),后于公元前386年迁至河北邯郸。

    中牟曾为赵国首都达38年,是赵国由弱到强、由小到大的重要转折时期。为以后赵国进取河北平原、攻灭中山国、拓扩西北边陲疆域,乃至最后定鼎邯郸,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5)曹魏

    东汉末年,曹操战败袁绍,定都于邺,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邺为号令发出之地,也是五都之一。在此建都约52年。时安阳的可谓中国第一都市,后来东晋将南京改称建邺意为将南京建设的如同邺城一样繁华,后曹丕迁都洛阳。

    (6)后赵

    公元335年,石勒迁都于邺至350年。冉闵灭后赵。后赵在邺建都约15年。后赵所建的都城豪华无比,时安阳亦被称为邺京、邺都。

    (7)冉魏

    公元350年至352年,冉闵据邺称帝,史称冉魏,为前燕所灭。冉魏在此建都约3年。

    (8)前燕

    公元357年至370年,慕容隽由蓟(今北京西南)迁都于邺,被前秦所灭。前燕在此建都约13年。

    (9)翟魏

    翟魏是十六国时期丁零人翟辽在黎阳(今河南浚县)建立的政权,定都安阳约4年。

    (10)南燕

    前燕景昭帝慕容儁352年击败冉魏,占有河北,随后,慕容儁乃抛弃东晋旗号,自称燕皇帝。357年迁都邺(今河南安阳北)。

    (11)东魏

    公元534年,高欢别立元善见为帝(孝静帝),由洛州迁都于邺。公元550年,高欢子高洋灭东魏。在此建都约16年。

    (12)北齐

    公元550年,高洋自立为皇帝,即北齐文宣帝。公元577年被周武帝所灭。北齐在此建都约27年。北周灭北齐攻克邺都后,周武帝惊服于邺都的建制的壮丽,为崇尚节俭,下令拆毁邺城宫殿建筑。

    隋以后由于战火连绵,加之漳河泛滥,历经数百年的风风雨雨,当年威武雄壮的古邺城和巍峨壮丽的铜雀台已楼去台倾,不复存在。

    (13)魏国

    魏国是隋朝末年军阀割据时期瓦岗政权,时东郡(今安阳滑县东)发动农民起义,因以韦城瓦岗寨(今安阳东南)为根据地,故称瓦岗军。在此定都7年,后迁都郑州(今河南郑州)。

    八、郑州

    五朝古都,分别是夏、商、管、郑、韩将郑州作为国都。

    郑州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中国八大古都之一  、国家六个大遗址片区之一 。郑州历史上曾五次为都,夏、商、管、郑、韩建都于此,隋、唐、五代、宋、金、元、明、清在此设州。

    8000年前的裴李岗文化遗址、6000年前的大河村文化遗址是著名的古人类活动遗址;5000年前,中华人文始祖轩辕黄帝出生并建都在郑州这片土地上;3600年前,中国第二个奴隶制王朝--商朝在此建都,至今中心城区依然保留着7公里长的商代城墙遗址。

    全市拥有商城遗址、裴李岗遗址、北宋皇陵、轩辕黄帝故里、杜甫故里、潘安故里等历史名胜和文化古迹等不可移动文物近万处,其中世界文化遗产2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4处80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1处,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46处,可移动文物近15万件(套)

    九、大同

    大同古称云中、平城,曾是北魏首都,辽、金陪都。

    大同曾是北魏京华,北中国最大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国际性的大都市。此后以北魏京华平城为中心,大同不仅是晋北蒙南冀西金三角地区的首府和通都大邑,而且成为辽金元诸王朝的西部重镇,称西京二百四十余年。明设代藩于大同,为九边重镇之首。

    陪都:是指首都以外另设的副都,也称为辅都,陪都一般和首都一起被称为“两京”,其制度称为两京制度或者两京制、陪都制度等。

    十、成都

    在成都定都的朝代有蜀汉、成汉、前蜀、后蜀、大西。

    1、蜀汉

    蜀汉(221年5月15日 —263年),三国之一。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亦称“刘蜀”、“季汉”。

    蜀汉王朝疆域所及,北至武都、汉中,东抵巫峡,南包云、贵,西达缅甸东部。占有今云南全省,四川、贵州二省的大部,陕西,甘肃南部、广西西北部及缅甸东北部、越南西北部。263年为魏所灭。共历二帝,四十三年。

    东汉末年,外戚与宦官之间的斗争不断,使得朝政日益腐败,而后爆发了黄巾起义,刘备在镇压农民起义的战斗中因战功步入仕途。

    但不久,何进、董卓先后败亡,天下局势逐渐转变成诸侯混战,刘备在混战中辗转奔波,于赤壁之战后收复荆州各地,而后进取西川、攻下汉中,最终建立蜀汉政权。

    蜀汉鼎盛时期占据荆州、益州,在经过关羽失荆州、刘备夷陵之战后国力受损,后又经诸葛亮治蜀国力恢复,又迫使南中地区屈服,从中获取了大量的物资、人口、装备以及矿产等天然资源,国力再度强盛。军事上蜀汉也常常占据主动,但后期逐渐走向衰落,最终被掌控曹魏的司马家族所灭。

    2、古蜀国:前5世纪中叶的古蜀国开明王朝九世时(前367年)将都城从广都樊乡(华阳)迁往成都,构筑城池。

    3、成都国:晋武帝改蜀郡为成都国,不久恢复称呼。

    4、大成国:永兴三年(306年),李雄在成都称帝,国号“大成”。至咸康四年(338年)时,李雄侄李寿又改国号为“汉”,史称为“成汉”。永和三年(347年),大成国被东晋所灭。

    5、蜀国:后梁开平一年(907年),朱温灭唐,中国历史进入五代时期。王建、孟知祥先后割据川蜀,在成都称帝,国号蜀,史称“前蜀”和“后蜀”。

    6、大西: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张献忠率军攻入成都,自立为帝,国号大西,称成都为西京。

    …………………………………………………………………………………………………………………………………………………………

                                                          中国古代成为都城的条件

    中国历代都城选址的条件是:有充足的水源,以满足生产和生活的用水需要;地区经济繁荣,交通便利,故多位于平原、盆地;具有可防可攻的地理优势,如西安有“四关拱卫,浮渭据泾,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之盛,南京有“龙盘虎踞”之势,”洛阳有“山河拱戴,形势甲于天下”之称,北京有“背山带海”的形胜等。我国古代都城建设都有周密的整体规划和施工法度,其主要内容可归纳为:“正朝夕”,“水地以县”,天子之国应“方九里”,“旁三门”,“有沟树之固”,“前朝后市”,“左祖右社”,“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市朝一夫”,“王宫门阿五雉”等。这一系列要求正是在我国历史上长期发挥了重要作用的“礼制”的体现。根据这些要求所营建的都城,一般具有方正严谨,左右对称,棋盘式布局等特点。帝王深居宫中,远离市,幽静、安全,又足以体现帝王之尊严与天下归一的愿望。商业集中,便于贸易;百姓居小巷之内,既安静,又便于治安管理。如北京古城,中心有一条庄严、笔直的中轴线,中轴线两侧是堂堂正正的对称街区,城中部有层层叠叠的紫禁城宫殿群。整个北京犹如一个完整的协调的艺术品,结构严整,层次分明,布局井然,设计匀称,棋盘状街区格外古朴、完整、协调,还有大量方便舒适的传统住宅四合院与静谧、优美和凝聚着古老历史的胡同。北京的这一古都风貌,被丹麦城市规划学家S·E·R·休森称为“世界奇观之一,是一个卓越的纪念物,一个伟大文明的顶峰。”美国城市专家E·贝康称它为“地球表面上人类最伟大的个体工程。

  • 上一篇:【中国历史】隋朝大事记
  • 下一篇:【中国古代著名战役】“巨鹿之战”之项羽战章邯

  • 分享到:
  • 我来说两句
    登录后可评论



  • 网易
  • 百度
  • 大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