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栏目:首页 > 国学文化 > 唐诗宋词 > 正文
国学文化
  • 宋 李之仪《卜算子》赏析
  • 时间:2019-07-09 16:15:40        编辑:xinzheng_b        点击量:2106次
  •        公元1103年,北宋词义李之仪因得罪奸臣蔡京,被贬到了太平州,就是安徽芜湖一带。之后,祸不单行,他的女儿和儿子又相继去世。更不幸的是,与他相濡以沫四十年的夫人胡淑修也很快撒手人寰。此时的李之仪遭遇到了家庭事业的双重打击,人生一下子跌入了谷底。
           令人庆幸的是,正在他万念俱灰时,一位美丽的奇女子出现了。她就是当地的绝色歌伎杨姝。杨姝是个很有正义感的女子。曾经,黄庭坚被贬到当涂做太守时,杨姝就曾为黄庭坚的遭遇打抱不平,为他弹了一首古曲《履霜操》。
           在听说了李之仪的不幸遭遇后,杨姝也为他弹了一首《履霜操》。这首曲子一响起,李之仪心中的隐痛一下子倾泻出来,痛哭不已。面对佳人的一腔真情,李之仪很是感动。这一年的秋天,李之仪与杨姝携手来到长江边,面对知冷知热的红颜知己,面对奔流不息的长江水,词人心中涌起万般柔情,写下了这首千古流传的爱情词绝唱。

                卜算子 

          (宋代)李之仪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这首小词充满了浓浓的民歌意味,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唐朝诗人崔颢的《长干曲》。这两首诗都是以“流水”起兴,都用少女的口吻说出,直白如话,流畅清新,一派天真。但是两者还是有很大区别。崔颢的诗,委婉含蓄,多用曲笔,欲露似藏。而李之仪的词就显得率真坦白地多,心思尽显,多了一些爽直的地域色彩和人文风貌情调。
           词的上阕以“长江水”起笔,从“头”到“尾”,营造出了一种辽远阔大的意境。紧接着,词人又借助“共饮”的生活细节,牵出她“日日思君”的心事。这心事就像长江一般绵长浩渺,流淌不息。可是,两人却始终“不见”,两相隔离,真是无奈。
           主人公一片痴情,可是她又不能见到心上人,她烦忧怨怅的样子,词人没有写出,可是读者稍微想象一下就能知道。这种写作手法就像中国画里留下的大片空白。中国画的传统创作手法,擅长凭着借助山水景物的烘托渲染,通过一些提示性的细节,使隐藏着的主题内涵得到更加丰富的体现。
           词的下阙也如“长江水”一样连绵不断,流淌而下。然而情感上还是转过一个弯,改叙述为抒情。只是,词作直白率真的格调也依然如江水一样绵绵不断。词人在下阙依然以“水”来比喻“此恨”。这种恨意就像江水,长久而幽远。一旦与恋人离别,时刻挂念,日夜相思,备受煎熬。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这里既有时间上的长久,因为长江永远奔流从不停止,同时又有少女心绪的翻动不宁,恰似江水的翻涌动荡,没有片刻停歇。读者从眼前长江水的不“休”便能够知晓少女情恨的不能“已”。
           词作的前六句,由远及近,采用叙述性的直白语言,依次叙述,情真意切,言浅情深。因此,到了最后,“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就很自然地倾泻了出来,表露了主人公心底的意愿。这一句即是全词情感的核心,也是主人公的心声。
           这首词充满民歌情调,有很浓的民谣风味。而且,这些情调并不仅仅是表面的,简单的,直白的,只靠使用白话口语,而是在整体意境上都经过了精心锤炼剪裁,摒弃了市井粗俗之气,化俗为雅,雅不掩俗。
           词人以长江水为抒情线索,用江水的连绵不断来比喻相思之情。语言明白晓畅,结构回环复往复,情感深沉真挚,既有民歌的风味,又有文人词的雅致,灵秀隽永,深情动人。长江水滚滚而来,词人心中的万般柔情也随江水奔涌不息,令读者为之感动,为之沉醉。
  • 上一篇:宋 柳永词《雨霖铃》赏析
  • 下一篇:李商隐《无题》诗简读

  • 分享到:
  • 我来说两句
    登录后可评论



  • 网易
  • 百度
  • 大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