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栏目:首页 > 国学文化 > 明清小说 > 正文
国学文化
  • 《封神演义》背后的真实历史
  • 时间:2023-08-08 08:58:39        编辑:宗皓        点击量:848次
  • 利簋,又名“武王征商簋”,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近日,《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登上银幕,讲述了商王殷纣、狐妖妲己与昆仑仙人姜子牙、西伯侯之子姬发等人的故事。市面上类似“封神”题材的影视剧琳琅满目,其实原始素材都来自明代神魔小说《封神演义》。不过,《封神演义》也不是文人独创的小说,它是以公元前11世纪商周革命的历史史实为基础,经历后世不断改编,才有了最终的成书。这样看来,《封神演义》也是一部同人著作。那么,历史上真实的商周革命是怎么样的呢?

    商纣王的“纣”字实际是他名字“受”的通假

    公元前11世纪上半叶,当时中国大地是商王朝。与秦汉以后的大一统王朝不同,夏商周三代是一种“复合制国家”。王朝的最高统治者不是皇帝,而是国王。商王不能对整个王朝直接统治,他有效控制的区域只有商国;在王朝之下还有若干个邦国,每个邦国都有一定自主权。它们有的臣服于商邦,有的与商邦为敌,还有的时降时叛。而商国本身也由多个族群组成,除了商王直属的王族外,还有不少王族旁支,它们统称为“多子族”,也有一定独立性。

    商朝最后一位国君叫作商纣王,又作“帝辛”。不过,他生前没有称帝,“帝辛”是他去世后的称呼,“帝”在商代原指天帝,先王去世后也称“帝”;“辛”指他被祭祀的那天是一旬中的第八天——辛日。原来商朝有所谓的“日名”制度,就是后人在每旬中选择一日作为先人的祭日,不限于国王,这个祭日就被称为“日名”。比如商纣王的祖父叫作“文丁”,父亲叫作“帝乙”。“乙”“丁”都是日名,“文”“武”则是给先人的美称。当时还没有周代的谥号制度。

    后世有说“纣”是商纣王的谥号,实际上是他名字“受”的通假。《封神演义》称他为“寿王”正是源于此。《朝歌风云》也因此称他为“殷寿”。在《封神演义》中,纣王登基时商朝还是太平盛世,但因为纣王倒行逆施,才引发天下大乱、国破家亡。实际上,商朝一直就不太平。殷墟就出土不少“人牲”,这些都是商人的敌军俘虏,被他们杀死后祭祀祖先,其中就有不少羌人。羌人是商人对西方一些部族的统称,“羌”在周代又写作“姜”,《封神演义》的主角姜子牙,原型就是姜姓吕国的吕尚。与羌人关系密切的是姬姓周人,他们长期保持通婚。当时周国在今天陕西岐山,就是《封神演义》中的“西岐”。

    周人大约从周太王时期进入国家阶段,太王开始了“翦商”的谋划。太王之子是周王季历,季历能征善战,商王文丁为了拉拢季历,先任命他为“牧师”,作为西方诸侯的首领;但文丁很快发现季历不受控制,于是便把他引诱到商都杀害。季历的儿子叫昌,他即位后为报父仇,发动了对商王帝乙的战争,但没占到什么便宜。他知道还需要韬光养晦,于是最后与商国和解,仍然继承父亲的职位,因为是西方诸侯之长,所以也被称作“西伯昌”。

    吕尚的真实身份很有可能就是吕国国君

    在《封神演义》中,“西伯昌”被称为“西伯侯姬昌”,这里有两个错误。一个错误是“伯侯”不能连用,“伯”是诸侯之长——方伯,“侯”就是诸侯,周朝有“侯伯”的称呼,但没有“伯侯”。不但如此,《封神演义》还生造了东伯侯姜桓楚、南伯侯鄂崇禹、北伯侯崇侯虎,其实在《史记·殷本纪》中只有纣王“三公”——西伯昌、九侯和鄂侯。但“三公”其实是周代才有的卿相之称,包括太师、太傅和太保,这都是周王直属的官员,西伯昌在当时仅是西伯,不应当是“三公”。

    另一个错误是“姬昌”的称呼,姬是西伯昌的姓没错,但周代的姓和氏有区别,男子为了表示自己的族群,一般是以氏加名来称呼;女子为了表示自己的血缘,才一般是以姓加名来称呼,直到战国时期姓、氏合流,这种规则才打破。所以后人也不管姓、氏的区别,这才有了“姬昌”“姬发”“姜尚”“姜子牙”这种称呼。在当时应该称“周(王)昌”“周(王)发”比较合理。至于“姜尚”“姜子牙”当然也不对,他是吕氏名望或牙,字尚父,应该称吕望、吕牙和吕尚(父)。

    根据《史记》的说法,纣王非常聪明又孔武有力,但他却骄傲自满,认为天下人都不如自己,由此也沉迷在酒色之中,什么事情都听从爱妃妲己的。纣王一位妃子是九侯的女儿,因为不与纣王同流合污,也被纣王所杀。之后纣王又处死九侯,并把尸体也剁成肉酱;鄂侯出面辩解,也被处死并制成肉干。九侯女就是《封神演义》姜皇后原型。西伯昌得知后,暗中长叹,被崇侯虎得知。崇侯虎向纣王告密,纣王将西伯昌关押在羑里监狱。幸亏周国大臣打点关系,纣王才释放了西伯昌。西伯昌在监狱也没闲着,据说还创作了《周易》,当然现在一般认为《周易》是商末周初周人作品,并非西伯一人所作。

    被释放后的西伯昌,开始修养德行,扩大实力。《封神演义》说姜子牙垂钓磻溪,最后钓到了周文王。其实,姜姓吕国本身就在西方,吕尚的真实身份,很可能并非后世传说的,是东海边的一介平民,后来去了商都最后才投奔周国,他很有可能就是吕国国君。正因如此,吕尚成为西伯昌的重要帮手。西伯昌也终于正式掀起反商的旗帜,并改称号为周文王,表示与商朝势不两立。文王反商后,消灭了宿敌崇侯虎。但不久之后,文王就生病去世了。

    纣王的罪名更多体现为庸君而非暴君

    因为文王长子伯邑考早逝,次子发即位,也就是周武王。武王有“乱臣十人”,这个“乱”其实是“治”的意思,是他治理国家十位重要辅佐,包括太傅周公旦、太保召公奭、太师吕尚、毕公高、荣公、太颠、闳夭、散宜生、南宫括和母亲太姒。其中周公旦、毕公高是武王弟弟,召公奭、荣公是姬姓族人,太颠、闳夭、散宜生、南宫括号称“文王四友”,这个“友”不是朋友,而是文王的四位近臣。《封神演义》中还有个“吕公望”,其实是和吕尚误为二人了。

    周国声势如火如荼,纣王却依然我行我素。《史记》说,周人已经灭亡了黎国,黎国在山西黎城,渡过黄河就进入商朝腹地。大臣祖伊连忙劝谏,纣王却坚持认为,自己命运是上天决定,天命会永远眷顾商人!贤臣商容被纣王罢黜,王子比干劝谏被他剜心,另一位王族箕子也被监禁。纣王的哥哥微子启见商国大势已去,暗中联合掌管礼乐的太师疵、少师强投奔周国。武王见商国已经分崩离析,于是决定开始率领大军讨伐纣王,军队渡过黄河,到达盟津。

    盟津在今天洛阳市孟津区,以周武王大会诸侯而得名,当时到场有八百诸侯,大家都愿意参与伐纣。按照《史记》的说法,武王却认为时机未到,于是班师回国,两年之后才重新伐纣,再次到达盟津。但这个说法在《史记》之前没出现过,似乎不合情理。《封神演义》说孟津会盟之后继续伐纣,可能更接近史实。但说周军在渡河之前经过汜水关、界牌关、穿云关、潼关、临潼关、渑池县,这又是虚构的,当时没有“关”“县”设置,商国直属的领土非常有限。

    关于武王伐纣的时间争议较大,一般认为是公元前1046年或公元前1027年。二月甲子日,武王率领的诸侯联军到达商都郊外的牧野,在今天河南新乡一带。纣王得知武王前来,也派遣军队抵抗。武王先派吕尚和百夫长“致师”,即单挑,这是先秦时期战前的习惯,《诗经·大雅·大明》说“维师尚父,时维鹰扬”,称赞太师吕尚像雄鹰一样翱翔战场,足见吕尚不是老年谋士,形象更接近壮年武士。商朝军队毫无斗志,土崩瓦解,甚至倒戈相向。

    国家博物馆所藏的青铜器“利簋”记录了牧野之战。周军仅用一天就击溃商军主力,当晚就杀入了商都。纣王走投无路,只好点火自焚;而他宠幸的两位妃子,也纷纷自杀而死,其中之一应该是妲己,另外一位身份不明。《封神演义》为纣王安排了三位妃子,除了苏妲己之外,还有胡喜媚和王贵人。武王登基,成为新一任的天下共主,周朝八百年由此揭开帷幕。商朝虽然灭亡,商国依然存在,国王就是纣王太子武庚。日后武庚叛乱反周,又是另一个故事了。

    近现代不少学者也怀疑,纣王真的就这么坏吗?历史学家顾颉刚先生有一篇经典文章《纣恶七十事的发生次第》,详细排列了纣王罪恶在历史文献中出现的顺序,认为在周人早期文献《尚书》中,纣王的罪名主要是酗酒、不用贵戚旧臣、登用小人、听信妇言、信有命在天、不留心祭祀等,更多体现为庸君而非暴君。周人列举的这些罪名,或许反映出纣王还有一些打击贵族、削弱神权的改革举措,但结果却适得其反,反而加速了自己的覆亡。

    文/林屋公子



  • 上一篇:《水浒传》中晁盖等人智取十万贯生辰纲相当于现在多少钱
  • 下一篇:已经没有了

  • 分享到:
  • 我来说两句
    登录后可评论



  • 网易
  • 百度
  • 大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