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祀文化是包括祭祀神灵、祭祀祖先、祭拜孔子等根据宗教或者习俗的要求进行的具有象征意义的一系列行动或仪式。按照辞海的解释,祭指祭神、供祖或者通过仪式追悼死者的统称。在古代社会,变化万端而又神秘莫测的苍天激发出人们无穷的想象力,创造出了自然界中不存在的天神,祭祀文化应运而生。说到民间祭祀文化,自然离不开与之相关的祭祀的礼仪、用具、食物与场所,本文将节选几个祭祀文化中的重要环节,大体上按照时间演进的顺序来谈谈中国民间祭祀文化发展。
一、始祖祭祀
《礼记·郊特牲》中谈到,古代中国人认为“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因而非常重视对祖先的祭祀。根据民族学和考古学的研究成果,我国原始的宗教起源于旧石器时代中晚期,而形成于新石器时代。正是由于先民对死亡和死者的关注,加之无法用科学来解释某些事实存在的自然现象,导致了古人的灵魂观念和对祖先的无上崇拜,进而产生了墓葬与丧葬观念。
我国墓葬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的的中晚期,公元前6000-5000年左右的墓葬更为普遍,如河南裴李岗文化遗址,陕西老官台文化遗址等等。这时的人们对逝去的亲人,尤其是对氏族部落的发展有过贡献的长辈和祖先的情感,由不舍迷恋发展为崇拜,甚至会将故去的先人神化,从而产生了祭祀祖先的仪式。
1、祭祖的滥觞―黄帝祭典
起源于本族独祭
通过对山西襄汾的陶寺遗址、甘肃永靖秦魏家齐家文化墓地的考古发掘以及在长江流域的良渚文化遗址中发现的规模巨大的祭祀场地,都说明了在黄帝时代已有祭祀制度。在古代,各个部族所祭祀的对象与内容都是相互区别的。《左传》中曾写到:“神不歆非类,民不祀非族。”意思就是说祖先的神灵不愿意享用异族人供奉的的牺牲(即指今意的贡品),人们也不应该祭祀异族的祖先。因此对黄帝的祭典只在本族内部流行是黄帝祭祀的第一个阶段。
炎黄部族共祭
黄帝去世以后,对黄帝的祭祀又逐渐呈现出了一种新的迹象,黄帝作为华夏民族的始祖,同样也赢得了其他部族的崇敬。在当时的祭礼中,黄帝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据《国语·鲁语》记载“夏后氏故有虞氏褅黄帝而祖颛顼,郊尧而宗舜。”可以看出,有虞氏和夏后氏都将黄帝视作自己的始祖,这表明黄帝在尧、舜、禹三代具有政治上的象征意义。在商兴起之前,华夏族的主体炎黄部落具有政治上的霸主地位,因而这一时期的始祖祭祀自然是以黄帝为主要对象,这也是黄帝祭典的第二个阶段。
各族所祭祖先不同
时间到了商周时期,东夷族的商人在取得政治霸权之后,开始改变之前视黄帝为始祖的做法,另立喾为统治范围内各大小宗供奉的始祖,而黄帝则被降格为仅炎、黄部族后裔的祭祀对象。受到郊、祖之礼祭祀的祖先,如商人崇拜的冥和契,夏后氏崇拜的鲧和颛顼,周人崇拜的后稷等,都是在各族中立过巨大功绩的氏族英雄。这便是黄帝祭典的第三个阶段。
2、祭祖的发展―天帝祭祀
早期宗教的灵魂观念,以及黄帝后裔的身世显赫加上阴阳五行学说的推波助澜,使黄帝开始从人祖逐步演化为天神,成为了五天帝之一。战国中期,纷争四起,各国的统治者们都想要寻求王朝更替的规律,这时出现了以邹衍为代表的“五德终始说”,该学说认为五行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如金克土,火克金,王朝更替是五行相胜的表现。该学说后来被秦王朝的统治者所信奉,一方面适应了社会进步的需要,另一方面影响到了当时的祭礼。春秋战国时期,秦国于秦灵公三年(公元前422年)作吴阳上畤祭黄帝,作下畤祭炎帝。这表明,当时秦国的宗教体系把黄帝作为天帝来祭祀。
二、祭祀场地的演变
说完了主要的祭祀对象,再来说说祭祀祖先的场地。按照历史文献记载与考古发现的事实,在远古时期对祖先的祭祀主要是郊、祖、宗三大类。所谓“郊”,就是在祭祀上帝的时候同时祭祀祖先,所谓“祖”和“宗”是指在明堂(也就是今天的祖庙)中祭祀祖先与神灵。在殷周的卜辞中,宗庙的废存与国祚兴亡息息相关。
1、除地为墠
《礼记·曲礼》载:“君子将营宫室,宗庙为先,厩库为次,居室为后。”可见古代对祭祀宗庙的高度重视。最早的祭祀也是最质朴的,只选择一块地扫除干净即可祭祀,古人称之为“墠”,《礼记》中称这种做法为“除地为墠”。
2、建陵以祭
大约在先秦时期,开始出现了封土植树的阶梯式覆斗形陵墓,称为“方上”。古人认为,人在去世之后的灵魂不灭,故而“事死如生”。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一种专供安葬与祭祀死者的专门建筑类型-陵墓建筑。该建筑主要分为地上与地下两部分,地上建筑主要是供人举行祭祀与安置神明之用。
3、封土为坛,以坛祭天
除祭祀祖先与神灵之外,祭天也是古代祭祀文化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礼记·祭法》中说:“封土为坛”,即用土石头在堆砌成一个高出地面的土丘,根据古人的“天圆地方”的认识,在祭天时用圆坛,祭地则用“方坛”。明朝初年,天与地原是合并在一起祭祀的,设祭的地方被叫做大祀殿。嘉靖九年改为天地分开祭祀,并建立了祭天用的圆坛(古称“圆丘”),并于公元1534年改名为“天坛”,这也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古代祭天建筑群。
三、古代祭祀用的食品变化
1、美酒事祖先
随着宗法制与祭祀习俗的形成,在祭祖时出现了一些关于食物的规定。在西周使,由于周人崇尚用气味来祭祀,因此在祭祀时要用一种名为“圭瓒”的器具来舀一种叫做“郁鬯”的香酒浇灌到地面上,通过美酒的香气告知鬼神降临受祭。据《礼记·祭统》记载:“夫祭有三重焉,献之属莫重于祼。”所谓“献祼”就是指用祭祀专用的礼器将清酒和用香草煮的液体献给先人。至于祭祀后的食物,在祭祀之礼结束之后人们要分着食用。
2、珍贵的祭品―牺牲
古代除了祭酒以外,还会祭祀食品,其中“牺牲”就是最主要的。在原始社会,由于工具的缺少,狩猎其实是很困难的,因而肉食在当时可以说格外的珍贵。《曹刿论战》中鲁庄公曾说:“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这里的“牺牲”指的是祭祀神灵用的牛、羊、玉帛之类的用品。先秦以前的“牺牲”还有“太牢”(指牛或牛、羊、猪三牲全备)与“少牢”(指单用羊或用羊与猪)之分。古时候的牲畜只有经过严格的挑选以后经由专人宰杀之后才可以用来祭祀。
3、五谷蔬果的加持
除“牺牲”以外,作为祭品的食物还有被称为“粢盛”的五谷,《汉书·文帝纪》中载:“亲率耕,以给宗庙粢盛”。蔬菜瓜果也是不可缺少的,据《清史稿》记载,乾隆年间仅坛庙祭祀备供的蔬菜,“每岁野韭四百二十斤,芹四百九斤八两,葱五十九斤,…”还有不计其数的荔枝、龙眼、桂圆等水果。发展到今天,祭祀用的食品已经十分多样了,做工也十分精致,比如用发酵后的面团揉搓成形状各异的面馍,像寿桃、贡馍一类的,其源头都是从古时候的祭祀用品演变而来的,只不过今天的祭品与之前相较种类更多,也更具有观赏性。
四、民间祭祀礼节
古代行礼有九拜,在宗庙祭祀时,都行“稽首礼”,也就是在跪下后两手着地引头至地,停留一段时间。古代祭祀礼仪十分繁琐,且民间与宫廷礼仪有所不同,民间祭祀常在宗祠或“公婆龛”举行,除夕黄昏人们会拿着提前预备好的佳肴行“烧火炮”之礼。或在院中,或在天井,拿一个“火炮鼎”也就是平底铁炉放于地面,并架起好几十层的柴,宛若一塔。因在柴燃烧时要撒入食盐,其声音听起来像是火炮故而得名。待“火炮”烧完,就把祭祖用的菜肴作为聚餐之用。
在正月十五那天,家家户户还要簸米粉为丸取团圆之意,也就是今天的元宵。“元宵丸”做好后要先供奉祖宗,然后再分之而食。到了正月二十九日,也就是正月的最后一天,俗称“孝九节”,家人要煮掺和着红枣、花生、桂圆等材料的糖粥,也被叫为“孝九粥”。在五月端午,族人必要制“粽”,先以祭家内祖先与神明然后再分食。
七月十五日的中元节是专门用来祭祖的,这一天各家各户都会准备丰厚的祭品,还会烧纸衣。出嫁女子于当日要献“纱箱”给已故父母。祭祀时还要由户主高呼祖宗的名号,然后各支子孙按照由高到低,由远及近的次序一次焚纸哀悼。
五、总结
我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尤其重视对故去先人的追念。祭祖从新石器时代开始,一直发展到封建社会,在程序、礼节、物品的不断完善中,祭祖具有了水源本木之义,抱本反始之意,古人甚至将繁衍后代,家庭和睦,升官晋职与宗祖的阴德联系了起来。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信仰科学的新时代,虽然古代的祭祀文化有许多的落后部分,但它所强调的做人不能忘本仍然应该被我们所重视与铭记。
参考文献:
1、《汉族风俗文化史纲》
2、《中华千年文萃;风俗民情》
3、《黄帝祭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