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栏目:首页 > 收藏知识 > 琴棋书画 > 正文
收藏知识
  • 根据瓷器款识的笔法与字体来鉴定瓷器真伪
  • 时间:2019-10-17 09:01:56        编辑:xinzheng_b        点击量:2217次
  •        根据瓷器的款识来鉴定瓷器的新旧真伪,是鉴别工作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

           留存至今的传世品中,以明清两代瓷器居多,而明清官窑绝大部分都有年款,并且各有其特征。近世所仿的古瓷,也多是仿明清官瓷器。因此通过瓷器上的款识来识别瓷器的真伪是顺理成章的事。

                

           元代以前瓷器并无正式官窑年款(唐五代曲阳窑出土的“官”、“新官”款的瓷器是供官府特殊需求而烧之的,还不能算官窑器)根据文献记载,北宋景德镇曾有带“景德年制”四字的瓷器,但未见实物。定窑印花龙纹盘,这类标本遗址出土很多,是北宋后期哲宗、微宗使用的宫廷用瓷。有的底部刻有“尚食局”三字,是宋代御膳房使用的。

           耀州窑只见过印着“大观”、“政和”字样的碎片。元代也只有 “枢府”、“大禧”以及干支的器皿,有年号的器物为数甚少。明洪武官窑瓷器也基本无款识,只有少许“福”、唐五代曲阳窑出土的带“官”字瓷片“春寿”和“马府”、“徐府”的纪年款。洪武与天顺年间,都有“马府”定烧的黑釉褐彩纹饰瓷器。

           直到明永乐窑,其瓷器才开始出现款识,以后历朝官窑瓷器均有款识,直至近代。
           明清瓷器上的款识,各有其特征和风格。只以明代官窑款识而论,就有所谓“永乐款少,宣德款多,成化款肥,弘治款秀,正德款恭,嘉靖款杂”一类的说法。通常,官窑瓷器的款识题写者相对固定,反映在瓷器款识上就是款识笔法、字体具有个人习惯和特点。因此研究各代款识,首先要注意其款识笔法,如横、竖、撇、捺、勾、挑、点、肩等八笔的特征,都须认真加以领会和对比,并从中加以总结和归纳,由款识的真伪来判断瓷器的真伪,并以此作为鉴别瓷器真伪的参考。
    明清官窑窑厂题写官窑款的字体都是经过了选择、由具有一定水平的人来书写。相对而言,书定者写字时放得开些,而写仿款的人势必谨慎地摹仿,唯恐有不似之处。既然仿者过于拘谨,就难免失于局促,笔法也不容易生动。这种笔法上的破绽,只有多结合实物反复印证方能看出。
           除了笔法,款识的字体也是需要注意的。大致说来,在字体方面明代多用楷书款(只有永乐。部分宣德官窑瓷和其他少数情况例外);清代顺治、康熙二朝亦为楷书盛行时期(康熙篆书款尚不及百分之一)雍正则楷书款多于篆书款,由乾隆开始,篆书款多于楷书款,嘉庆以后篆书款遂成为主流,真到清末才又恢复以楷书示为主的趋势。

           明清两朝的楷书款与篆书款在书法上也各有其不同的风韵,在用字和写法乃至数字方面也有一定规律可循。例如明代官窑有的题某某年制,有的题某某年造,而清代官窑却一概都用“制”。其他如宣德的“德”字心上不写一横(宣德官窑的“德”字多不写中间的一横而成“徳”字,后世仿品每每忽视此特点)。

           成化的“成”字有所谓“成字一点头肩腰”的特征(成化官窑款的“成”字最后一点,有的在横线右上方,有的点与横平等 ,有的点在横线右下方,故有此说法)也有“成字撇硬真倒腰”的说法。
           万历的“万”字羊字头与草字头的不同(万历官窑款的“万”字有写成“萬”有的写成“(这个字打不出来,把草字头中间断开,有点像两端是个“十”字)”前者谓之草字头,后者谓之羊字头)。
           写有“康熙御制”四字款的瓷器百分之九十以上为当时新制的精品瓷器,如珐琅瓷等,这些都是鉴定瓷器工作中值得注意的地方。
           明清两代瓷器上的款识字体,晚清及民国能够仿得十分逼真,极难辨识,必须同时仔细比较其字体及位置,以及与其他鉴定手法相结合,才不至于判断失识。
  • 上一篇:景德镇瓷板画
  • 下一篇:淳化阁帖简介

  • 分享到:
  • 我来说两句
    登录后可评论



  • 网易
  • 百度
  • 大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