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栏目:首页 > 收藏知识 > 琴棋书画 > 正文
收藏知识
  • 北魏石刻楷书字体风格论析
  • 时间:2021-09-24 16:03:52        编辑:宗皓        点击量:1264次
  •                                                             作者:杨宏(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
           摘要
           历史上对魏碑的研究多是从书法角度谈其技法、流派、鉴别等, 而从文字、书写角度谈魏碑的构形、字体形成原因的文献还很少, 我们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 将汉字字体理论引入研究, 站在书法角度之外, 重新审视了作为魏碑主体的北魏碑志楷书文字的总体特征, 并从字体学角度运用一套分析术语加以分析并论述其形成的原因。
          关键词     北魏、楷书、字体、风格
          正文
          北魏时隶、篆字形已极少出现在石质载体上,楷书字形早已占据石刻材料的99%以上,成为时代的主流字体。
           “真书汉末已胚胎,钟体婴儿尚未孩。直至三唐方烂漫,万花红紫一齐开。” [1] 启功先生这首诗说明汉末萌芽的楷书,直至唐代才达到最典型的阶段,而其间七、八百年的漫长发展历程我们还缺少详细研究、全面的测查,特别是楷书在以北魏为代表的北朝的发展情况,更是长期被忽略,因为少数民族政权在很长时间内被视为“非正宗”,一直处在研究者的视野之外,即使论及,也是仅仅指出那个阶段字形面貌的“混乱”,缺乏详尽、严谨的考察和描述。
           书法学专著中谈到这个时期的字体,多用“方峻挺拔,生硬刻板”、“凛厉角出,方劲雄峻”、“斜画紧结”、“乱头粗服”、“不衫不履”等等,带有浓厚的审美鉴赏色彩,表达方式也多用比喻、感兴,感性成分过多,让人觉得神秘莫测,难以准确把握。
           更重要的是,不同的历史时期对北魏文字地位、价值的认识大相径庭,清朝康有为对北魏碑刻极力推崇,把魏碑捧上了天,在《广艺舟双楫·十六宗第十六》说:“魏碑无不佳者,虽穷乡儿女造像,而骨血峻宕,拙厚中皆有异态,构字亦紧密非常。……故能择魏世造像记学之,已能自书矣。”清代碑学兴盛之日,也确实出现了“朝士争欲致之,拓无虚日,未及二十年,而石已裂尽” 的风光场面。而从北魏分裂后的东魏、西魏历经宋、元、明至清康熙年间,在这漫长的1000多年间,由于皇家提倡,世人争相追逐的妍媚潇洒的书法风尚(二王、南帖),帖学风行天下,北朝碑刻湮没无闻,几乎无人问津。
           北朝,包括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碑刻书法具有共同风格,世称“北碑体”、“北体”、“魏碑体”、“魏体”。因为北魏享国近150年(公元386—534年),是北朝中时间最长、社会相对稳定繁荣的时期,特别是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后,创造出相当灿烂的文化,墓碑、墓志、造像题记、摩崖石刻、砖刻、塔铭等文字遗迹宏富,是魏碑体的典型代表,最具研究价值。我们有必要从汉字字体学的新角度、采用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法与术语对这一时期的文字进行重新审视和考察。
           一、“字体”概念及术语
           “字体”概念,最早并不在文字学家的视野之内,而是书法家关注的对象。文字学家真正开始研究字体是从近代开始的。随着甲骨文、楼兰简牍残纸、敦煌写经、走马楼吴书残简等新材料问世,文字学家在著述中纷纷利用出土文字讲字体演变,启功先生的《古代字体论稿》,20世纪60年代出版,考察了实物资料、文物资料的一些现象,以书法家、文字学家的独到眼光,在很多重要方面有开创性的见解,做出了精深、细腻的论述。王宁先生将启功先生的观点概括为字体风格的渐变性、字体风格形成的原因及其多样性、字体名与实之间的不对应性、字体风格描写的可操作性等等方面。
           文字学领域内的字体指汉字在社会长期书写过程中,由于书写工具、载体、社会风尚等原因,经过演变形成的相对固定的式样特征和体态风格的大类别。它是一个阶段某种同一风格字群的总称,因而,任何一个单个的字,都必然属于一种字体。
           和一切人文现象一样,字体风格是可以通过对一些特征的提取来进行描述和区分的。正如王宁先生所说,“汉字字体的风格确有它模糊朦胧的一面,需要综合的意会而难以言传,穷尽性地分析其属性、精确衡量其长短固不可为,但可以用提取特征的方法来达到区别它们、给它们分类的目的。”王先生总结启功先生《汉字字体论稿》的操作分析方法,将字体风格概括为以下几个可以实际操作的重要属性:
           (1)笔势,就是完成一个单笔画行笔的过程,特征主要表现在入笔和收笔的笔锋上。
           (2)笔态,就是完成以后单笔画的姿态,可将笔画分解为头、胸、肚、尾四部分,特征主要表现在肥细和均匀度上。
           (3)笔意,也就是整个单字表现意义的样式。分图画性强和图案性强两类,又可分为隆重的雅体和简约的俗体两种风度。
           (4)结字,也就是整个单字笔画与部件的组合布局的状况。它的特征主要表现在疏密、匀称与否和重心三个方面。
           (5)转折,也就是接笔与折笔转折处的轨迹。它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圆转或方折上。
           (6)行气,也就是字与字之间的连接状态。走向上分为横行气与纵行气两类;连断的情状上分为独立与牵连两种。
           我们可以用这些术语尝试分析北魏石刻文字的字体特征。
            二、北魏碑志楷书的笔形特征
           (一)选材范围、研究原则及几点说明
            1. 中国历史上的北魏以孝文帝迁都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都平城(今山西大同附近),文化正处在与汉民族的磨合期,碑刻代表有《鲜卑石室石刻祝文》、《太武皇帝东巡碑》、《中岳嵩高灵庙碑》等;后期都洛阳,深受汉文化浸润,与南方也有交流,文化兴盛,碑刻代表有《张猛龙碑》、《高贞碑》、《霍扬碑》以及大量的元氏皇家墓志、《龙门二十品》等等。
            2. 北魏前、后期笔形风格就有变化,总的说来,前期书风承继十六国,隶意较浓,刻写也较粗疏;后期则出现了大量篇幅较长、刻写精美、风格独特的碑刻作品。《中岳嵩高灵庙碑》是北魏前期风格的代表,而《始平公造像题记》、《张猛龙碑》、《元勰墓志》、《元倪墓志》等则代表了后期的风格。
           我们论述的总特征,包括笔形特征、结字特征、章法特征。
           (二) 北魏碑刻文字的笔形特征
           1.横
           (1) 从笔势上看,入笔露锋,先竖向下按再横向右上方运行,例如《元勰墓志》中的“太”、“事”中最长的横笔、《元佑墓志》中的“王”、“也”的横笔。平其凡先生认为之所以有这种“欲横先竖,欲竖先横”的现象,归根结底是由于人们右执笔书写。右手拿笔,最佳的线条是从上到下、从左至右的直线和顺逆时针的弧线。将“S”型曲线这种最适宜右手执笔书写的线条压缩,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欲横先竖,欲竖先横”的笔形。
          (2) 北碑中随处可见的方头方尾,呈平行四边形的横画,这是受刊刻工具的影响,这种工艺影响的程度远比汉碑、唐碑更明显。比如《张猛龙碑》“万”、“青”;《始平公》的“秀”、“五”、《孙秋生》里的“一”、“区”、《嵩高灵庙碑》的“二”、“其”。
          (3) 向右上方明显欹斜,且波磔明显,带明显隶意。表现为收笔时按笔并上挑出锋。如《中岳嵩高灵庙碑》的“二”、“奉”、“岳”;《大代华岳庙碑》里的“嘉”、“生”、“唐”。这种笔形主要出现在北魏前期的作品中,夹杂有明显的隶书笔形,为魏碑楷体的变异字体,又被称为“新隶体”。还有在《龙门造像题记》中也大量出现此笔形,如《孙秋生造像题记》的“董”、“雀”、“王”等字。
           2.点
           (1) 三角形的点,受刻刀的影响。主要出现在《龙门造像》、《张猛龙碑》等方整峻厉的作品中。《孙秋生造像题记》的“州”、“孙”,《张猛龙碑》的“志”、“心”,《元佑墓志》里的“辛”、“亥”等字,《元勰墓志》的“弟”、“之”、“六”等字的点画。
           (2)受隶书影响,北魏点画有向上挑的波脚,而唐楷中点大多是向下收笔。如《嵩高灵庙碑》的“典”、“灵”、“甫”。
           (3)北碑中还有些横向写的点笔,并列的几个点常连为一体,如《张黑女墓志》的“照”、《嵩高灵庙碑》的“无”。
           3.撇
           (1)长撇典型笔态特征是头部下笔处有斜刻一笔,大约45度角,尾部较粗,收笔时末梢微微上扬或水平方向运行,因为当时人书写撇时有个按笔,然后收尾,保存隶意;而唐楷中长撇画运行中头部入笔无斜向运行,头部最粗,胸、肚、尾部运笔越来越轻、越来越细,且向右下方运行。例如《元勰墓志》的“领”、“祖”、“太”等相关笔形。
           (2)有些短撇侧锋用笔,运行快,笔程短,形似实心三角形,非常独特。《张黑女墓志》的“秀”、“化”等。
           4.捺
           (1) 有波磔,微露锋或不露锋,保留隶意,唐楷中捺笔则是出锋收笔,无波磔,如《张黑女墓志》的“故”、“人”等。此碑“画篆分入楷,遂尔无重不妙,无妙不臻,然遒厚精古,未有可比肩《黑女》者。”
           (2) 捺笔下端水平如直线,完全是刀刻工艺效果,毛笔运笔一次是写不出这样的笔形的。如《张猛龙碑》、《始平公造像》、《魏灵藏造像题记》等大部分捺笔,笔形方整峻厉。唐碑中的捺笔并不是这样。
           5.竖
           (1) 北碑中的竖画大多表现为起笔处为方形,收笔处为左边缺失或右边缺失,较少悬针形收尾,唐碑中则到处可见悬针竖。比如《孙秋生造像题记》的“像”、“十”;《始平公造像题记》的“下”、“年”等字。
           (2) 竖画的笔势往往是入笔先横向顿笔再提笔向下运行。例如《元显隽墓志》的“神”、“松”字的竖笔、《元勰墓志》的“故”、“中”等。
           6.折
           (1) 《始平公》为阳文,转折处为方折,特点最突出。右折笔的外轮廓呈三角形,外方内圆。
           (2) 还有的方折笔表现为斜刻一笔,凸显右折笔。《元勰墓志》里的“宣”、“黄”等字。
           (3) 《刁遵墓志》、《郑文公碑》等碑刻中有圆转一路的折笔,其形体直接上承小篆字体转折处“婉而通”的笔法。
           7.提
           “提”是楷书中所特有的笔形,一般由横画转化而来,位于左偏旁最后一笔,魏碑中的“提”已经明显不同于“横”。这种“提”的出现,减少了人们书写时运笔的时间,大大方便了从左部件到右部件的过渡,而且增加了点画之间的俯仰呼应,可谓“一举数得”。
           8.勾
           这也是楷书特有的笔形,甲、金文字无“勾”,隶书中只有“长弯勾”,到楷体中才有真正的“硬勾”。北碑中的“勾”,很常见,已与今天的典型楷书的“勾”形无别,如《始平公》中的“像”、“则”、“宗”等等。
           关于北魏石刻文字的结体,我们尝试做以下分析:
           第一,横画起笔时先竖向写,竖画起笔时先横向写,正体现出中国书法理论自古崇尚的“中和”之美,就是将矛盾的因素相调和,以形成和谐的整体。横向、竖向对立统一在一个笔形之中,颇具特色,北魏时期字形中常常见到,如《元显隽墓志》中的“十”,而后代文字中则仅仅是表现为横、竖画起笔时的顿笔。
           第二,造像题记,如《姚伯多造像题记》、《郑长酋犬造像题记》;碑刻,如《元君墓志》、《张猛龙碑》;摩崖刻石,如《石门铭》、《郑文公碑》等,横画向右上倾斜,竖笔向右下方偏斜,正顺应了人的书写时的生理习惯。而且造像题记、摩崖石刻都是对着山石垂直书写,有的造像题记还位于石刻顶壁,当年书者、匠人还得仰头、举臂书刻,艰苦异常,更容易出现横笔向上欹斜、竖笔向右下方偏斜的情况。例如《石门铭》中的“阁”、“然”、“各”、“久”等,表现得非常明显。
           第三,由于刚进入楷书,新的法度尚未形成,北魏石刻文字中保留浓厚的隶书笔画形体和结体习惯,这样书写者就有更大的发挥和想象的空间,这个时期文字无论点画特征还是下面要谈到的结体特征都风格多变,姿态万千,而字体上的这种风格正与当时社会、文化的大背景相一致。
           (三)北魏石刻文字的结字特征
           欧阳询总结唐楷结字的三十六法,如排迭、避就、相让、包裹、覆盖、向背、朝揖、垂曳、回抱等等规律,北魏石刻文字并不符合,反而在这些方面许多字形呈现出比较复杂甚至相反的面貌;最后两条“左小右大”、“左高右低、左短右长”———欧阳询认为是“书之病”———在北魏石刻文字中更是常见现象;还有“褊”(收敛紧密)、“增减”(字之有难结体者或因笔画少而增添,或因笔画多而减省)等少数几条则相对于唐碑楷书有过之而无不及,总体面貌别具特色,饱含天真质朴之趣。
           下面我们着重分析北魏石刻文字结字上的几点比较突出的特征及原因。
           第一,自然安排笔画,平均分配空间
           北魏碑刻“虽然是写真书,而这种真书的字迹中往往自然地含有隶书的涩重味道,甚至还有意无意保留某些隶书的某些笔画。常随着字形的结构而自然安排笔画,笔画较多的一边写得更密,并不把一字的笔画平均分配,清邓石如形容这类结体说‘字画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使不透风。’……例如《嵩高灵庙碑》、《元怀墓志》、《元诠墓志》、《龙门造像》以及宋代重摹的《吊比干文》等等,都可以充分说明这一点。”
          北魏墓志、墓碑文字笔画多的构件与笔画少的构件占的空间相差不是很大,要么各占一半,要么笔画多的构件占的空间略大于50%,笔画少的构件占的空间略小于50%,也就是说,北魏碑刻文字的拓扑图形直接构件基本上平均分配空间,比如,左右结构的字,不管左边笔形如何简单,右边构件如何复杂,两构件基本都占据50%的空间(或略有出入),并不顾及整字结构的匀称、笔画疏密的协调与整体效果的美观。
           这与唐楷以及现代汉字的规范形体很不一样,唐楷和以后的规范字形都更讲究结构的匀称、讲究构件之间的避让、互相之间比例的协调以达到视觉上的舒适,欧阳询总结唐楷结体的三十六种法则,其中有“避就”、“相让”、“复冒”等,表现出唐人尚法,以美观为最高目标,为此不惜改变笔形、结构;现代汉字中“亻”、“礻”、“氵”等偏旁大约只占整个形声字的三分之一。
           第二,结体茂密,粗细均衡
           在结字方面,北碑文字比较密、结构不讲究匀称、字形重心很多偏下,从唐碑楷体开始一直绵延至今的上紧下松、左紧右松的汉字结字原则,在北魏石刻文字中不但几乎没有体现,而且很多作品中是完全相反的情况,特别是在《龙门造像题记》的作品中。
           北碑中这种结字的茂密由于各种笔画基本粗细一致而使整个字更加显得排迭紧密,甚至密不透风,尤其是横画,沉着厚重,气势雄强,符合北朝人粗犷的性格,如《始平公造像题记》、《张猛龙碑》、《张黑女墓志》等;而在唐楷(如颜真卿《颜勤礼碑》、《多宝塔》)横细竖粗的变化明显,还是那么多笔画,结字却显得疏朗。
           第三,增减笔画,异体众多
           北魏石刻文字结体上的另一个显著特征是书者、刻者随意增减笔画,异体众多,例如一个“魏”字,就有十几种异写形体,就连出现频率较低的字,如“酋犬”,仅在同一个碑中(《郑长酋犬造像题记》),就有好几种写法,每出现一次都不一样。
          “薨”字我们看到不下12种写法,“将”大约有15种写法,异写字形可谓俯拾皆是,像“衤—礻”、“扌—方”、“亻—彳”等常见,形近构件混同者大量存在,至于随意增减笔画的现象更是数不胜数,魏碑中字形纷繁,别字连篇,已经是大家的共识。究其原因,应与当时时局动荡,社会用字混乱,人们无暇精心选择,精雕细刻;北方游牧民族性格粗犷,刻写完成后缺少复查;刻者文化层次低下,不识字,只是比葫芦画瓢或对笔画任意增减等因素有关。
           第四,笔画粘合,篆隶遗风
           北魏石刻文字还有一个特点是位置相近的笔画往往互相粘合,而在唐楷中这些笔画基本是拆分的,互不连接。因为魏碑有较浓的篆隶意味,篆文的风格是“婉而通”,笔形连通较多,隶书将篆书部分连通的笔形加以拆分,但依然保持一些连通的笔形,为北魏文字所继承。例如《张黑女墓志》中的“照”四点粘连为一体;《元勰墓志》的“显”、《高宗嫔耿氏墓志》的“灵”等。
           (四)北魏石刻楷书章法布局特征
           章法上,由于这个时期碑刻都是先书丹再刻写,一般来说,墓志、碑刻、造像题记都能根据横平竖直的格子合理安排文字,字数正好布满空间,有的碑刻还有界格。摩崖刻石依山势而刻写,书写时的生理特征就表现得更明显,竖行不是垂直而下,而往往向右侧欹斜。
           从行气上讲,北魏文字与隶、楷时期一致,字字之间都是缺乏连贯,纵行气、横行气都弱,跟“气通隔行”的草书迥然不同。
           三、北魏石刻楷书字体风格描述及其成因
           北魏石刻楷书字体风格多样,富于变化,不拘法则;刚进入楷体,点画形态丰富多变,掺杂有浓厚的隶意;字形面貌明显受到刊刻工具的影响,呈现出方整峻厉的风格。结体上也处于不定型状态,异体众多;随意增删笔画;章法上字字独立,无明显呼应、连贯;摩崖石刻文字单字、整行往往明显倾斜,符合书写生理需要,但跟甲骨文的完全随意的布局不同。
           北魏前期,碑刻隶意浓厚,横画欹斜上扬且末端有波磔,撇画尾部有按笔,末梢上扬,以《嵩高灵庙碑》、《霍阳碑》为代表。中后期的墓志文字,体现出较高的艺术、审美价值,书者文化层次较高,刻写精美、典雅,以《元勰墓志》、《元倪墓志》、《张黑女墓志》等为代表。
           尽管总体风格一致,但由于刻写方式、刻手文化层次等方面的原因,龙门造像题记与同时期碑刻体不尽相同:用字混乱,异体、讹误现象比碑刻多;刊刻水平良莠不齐,有些题记跟摩崖刻石一样,明显带有顺应人书写生理特征的迹象,呈现横画向右欹侧、竖画向右下方倾斜的面貌。总体来说造像题记字形结体茂密,笔形方整,比墓志文字更充分体现出北方少数民族粗犷豪放的性情。充分表现了同一字体内部的风格形态的多样性,展示了共性中的个性。
           总的说来,北魏时期楷书体势始定,没有出现很多的“清规戒律”,此时的书家有更大的创作空间;社会处在动荡、融合时期,用字本身就比较混乱、自由;人们书写时会受到前代诸多字体的影响,会残留以往的书写习惯,有篆、隶意味及某些篆、隶的笔形特征(这一现象我们从六朝写经墨迹中也能清楚看到);书者、刻者文化程度较低,社会地位也低;社会动荡,书刻匆忙;加上北方游牧民族粗犷豪放的性情,不善精雕细琢等等。所有这些,也许是造成北碑文字面貌特殊的原因吧。
           千百年来,不衫不履、形貌独特的北朝元魏石刻字体引起无数文字研究者、书法爱好者的兴趣,于是书法史上有“破体”、“魏体”、“新魏体”等名词;历史上的著名人物,从颜之推到阮元、包世臣、康有为、刘熙载等等,纷纷从不同角度对这一时期字体风格、用字现象进行评价,或扬或抑,褒贬不一;还有今天为我们所熟悉并经常使用的、与北魏字体有千丝万缕联系的电脑“新魏体”等种种现象,说明北魏石刻文字的字体问题是个很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在汉字字体发展史上有独特的地位,值得我们深入加以研究。
  • 上一篇:蔡襄书法尺牍《离都帖》欣赏
  • 下一篇:"势"是中国书法的生命

  • 分享到:
  • 我来说两句
    登录后可评论



  • 网易
  • 百度
  • 大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