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栏目:首页 > 收藏知识 > 琴棋书画 > 正文
收藏知识
  • “墙”上的艺术,中华的瑰宝,浅析中国壁画艺术的发展变化
  • 时间:2023-10-27 14:18:37        编辑:宗皓        点击量:1309次
  • 引言:

    壁画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时代符号,一直伴随着我国艺术史的发展进程而一起前进着。无论是原始时期的洞窟壁画,还是灿烂辉煌的古朝壁画,亦或是充满着生机激情的近现代壁画,它都始终保持着澎湃的生命力,在整个艺术历史上占领一席之地。

    壁画之所以叫壁画,是因为它是“壁”与“画”的结合体,因此它本身就有着“公共性”和“持久性”的特点,这也是它除了装饰外的另一个作用:教化作用。它也在长期的发展和传播过程中形成了鲜明的艺术特色。而隋唐作为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尤其是唐朝,唐朝盛世的繁荣更是将我国传统壁画推向了艺术顶峰,让壁画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文化活力。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这个神秘莫测的壁画世界,一起探究其背后的艺术繁荣。

    一、中国古代传统壁画的发展变化

    中国传统壁画萌发于三千多年前的商周时期,作为我国古代壁画的最早雏形,它最初只是一些简单的装饰纹样,主要起装饰功能,它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社会功能和教育功能。

    壁画在春秋时期正式成为一门独立的绘画,此时壁画的内容已经较为丰富,多为天神、圣贤、远古传说。它的作用除了起到装饰厅堂的作用外,还起到了一定的宣传教化的作用。

    汉朝时期厚葬之风兴起,王公贵族死后会在墓室里画上大量的壁画。彼时的人物造型古朴古拙,形象重复率高,较为单调,但却不缺乏意境和韵律感。壁画构图注重平面效果,多采用横带式,白墙黑线,颜色以红、黄、绿为主。

    汉壁画神韵生动、古朴大方、装饰性强,融合了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为中华民族传统的绘画风格奠定了基础。汉朝的壁画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对后世有着重要影响。

    中国传统壁画经过不断地发展,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从内容、技法、格局、色彩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而且这一时期的壁画已经开始和西洋文化有所融合,整体画风生动豪放,生活气息十分浓厚。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敦煌壁画艺术,具有强烈的异域色彩,题材上以佛教因缘故事为主,宣扬舍我其谁、血腥味很浓。特别构图上采用连环画形式,分割明确,整体统一,这一特点标志着中国古朝连环画走向成熟。

    中国壁画在经历过魏晋南北朝的发展过程后,逐步从青涩走向成熟,为后面隋唐时期壁画艺术的兴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唐朝壁画艺术的繁荣

    作为我国古代最为繁华的朝代之一,唐朝也是我国绘画艺术大发展的重要时期。唐朝社会对壁画艺术的推崇远远超过了其他时期,当时不管是皇亲国戚、权贵世家,还是名刹大寺都会千方百计地邀请名画家为自己绘制壁画。

    唐朝时期,佛教进一步中国化,全国上下都十分信奉佛法,壁画的题材和画法也受到了这种风气的影响,发生变化。内容变景为画,场面恢弘,色彩鲜明,线条流畅,达到了神韵生动,用笔有骨法的最佳境界。繁荣的社会经济和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使得唐朝城镇建筑林立,开放包容的风气,以及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为壁画的绘制提供了更多、更为丰富的创作素材。

    在唐朝,绘制壁画显然成为了当时的社会潮流风尚,部分人群为彰显自己的身份地位会特地聘请名家,在私宅的墙壁上画上壁画;唐朝官府衙门也会装饰壁画。如薛稷在尚书省考功员外郎厅等多处衙门墙壁上,都有其鹤树石的壁画。杜甫还有诗《通泉县署屋后薛稷少保绘鹤图》。皇宫是当时最豪华的建筑,所以也是壁画的集中地。那里既有朝廷专职画工的大量作品,也留下了许多当时名家的精品力作。比如说如凌烟阁的“阎立本二十四功臣图”;太清宫的“肃宗御容陈闳绘龙颜凤态图”。修道院是当时唐朝社会活动的中心,也是壁画荟萃的地方。寺院道观以壁画宣扬宗教,通过名家壁画加重本寺在宗教界和社会中的地位。

    盛唐前期,也是唐王朝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的时期,佛教寺院壁画迅速发展。

    唐朝佛教寺院壁画的第一阶段是平缓发展期,其第一个特点是消化吸收南北朝以来的佛教寺院壁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平缓推进。

    唐初画家在注重学习前人文化精神的同时,还把南北朝以来的艺术成果提取冶炼了出来,这是隋朝画家们没有完成的事情。

    国家的再次统一,以及政治的国势的强盛,使这一批画家产生了极大的热情和自信,看待历史上各个区域的艺术成就,并将其归纳、整合在一起。

    初唐时期的绘画,是为唐朝佛教寺院壁画的宏大发展做了两方面的准备:一是对中国古朝绘画及其佛教寺院壁画进行了广泛的综合和熔冶,经过认真整理,将传统中的优秀内容进行了传承。二是继续保持了对外来艺术的引进,保持了佛教寺院壁画创作自魏晋隋朝以来的开放性特点。

    盛唐时期,唐朝佛教寺院壁画的发展达到了鼎盛。“开元盛世”在政治、经济、军事上的成功,给唐朝的文化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和鞭策。

    唐朝佛教寺院壁画的第二阶段,是它发展的鼎盛时期。在壁画创作中涌现出了一大批具有较高造诣的艺术家,他们把成熟的功力,独具一致的“审美”运用其中。

    形成了一个独具时代特征的风格——“唐风”,创作出的作品数量上比初唐时期大有增长,且作品质量整体上也有了较大的提高。(壁画精美、华丽、开放,尽显盛世繁华。)这一阶段也是创作门类最齐全的发展阶段,中国绘画在盛唐时期的风格发生重大变化的事实说明,风格分成了群体、个体两个部分。个人风格和流派在这个鼎盛发展时期蔚然成风。坚持以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绘出富有个性和风格发展意义的作品,这在当时是一种普遍现象。

    第三阶段的唐朝佛教寺院壁画的画家们的个性风格逐渐丧失,他们的创作风格在佛教世俗化和人间化的总历程中,走出了“清谨峻秀”和“逸放狂怪”两种风格,宛如一名冷漠的旁观者,不加矫饰地揭露和审视现实。

    由此可见,中国传统壁画从出现到现在一直都是随着社会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从这个过程来看,社会经济的繁荣决定了中国传统壁画的走向,壁画背后的强大后盾一旦消失,其发展就会立即停滞,甚至是萎缩。随着晚唐社会的五朝的动荡,艺术水平也大不如前,壁画艺术也就落寞了下来。

    三、中国现代壁画艺术

    改革开放以来,逐渐开放宽松的社会环境,持续快速发展的城市经济建设,以及工艺材料的创新,让我国壁画艺术得以重新复苏,迈出具有开创性意义的一步。与过去三十多年相比,城市壁画数量激增,飞机场、地铁站、博物馆、公园等公共场所也涌现出不少优秀壁画,但从整体上看,壁画创作的艺术水准还不能令人满意,与理想中现代化、文明化的城市发展要求相差甚远。

    从艺术家自身来说,一些青年艺术家被国外琳琅满目的艺术所吸引,一味追求花哨的表现效果,为形式,内容与形式缺乏衔接,真正的突破与创新在壁画作品中是看不到的。从艺术品本身来说,缺乏原创、水货充斥世界已形成积弊。

    壁画在大众审美意识逐渐提高的情况下却面临着窘况,如何突破束缚,让壁画体现出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这并不是壁画家们所要考虑的,而是要渗透到大众中去。艺术的目的在于影响人们精神,陶冶人的品格和情操,而这种功能是通过艺术的感化作用实现的,并不仅仅是从画面中可以直接获取的视觉信息进行的宣传。艺术的感化作用是一种自然的形态,它通过艺术形象的感染,来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素质,塑造人的完美个性。而不是将抽象的精神转化为二维的形式对公众进行枯燥的说教,人们走在美丽的巨幅画面中,公众才是艺术的拥有者与维护者。同时有了公众的参与,艺术家的创作行为也受到监督,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他们创作出更好的作品。

    中国当代壁画也必将发生新的变革,适应时代潮流,突破束缚,向着新的时代前进,为谱写辉煌篇章而努力奋斗。

    结语:

    从这个角度来看,各个时期的壁画艺术既有传承又相对独立,更离不开历史语境赋予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同时,每一次社会的变革,每一次新技术的革新和运用,都是壁画艺术新一轮的延续和发展。

    回顾中国壁画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中国不同时期的社会变迁,期间低谷,形成了具有丰富含量的艺术门类,同时也促使我们进行更深层次的反思。

    参考资料:《新唐书》、《通泉县署屋后薛稷少保绘鹤图》



  • 上一篇:书法也讲究“墨分五色”
  • 下一篇:临碑帖的四种方法

  • 分享到:
  • 我来说两句
    登录后可评论



  • 网易
  • 百度
  • 大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