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栏目:首页 > 新闻阅览 > 军事天地 > 正文
新闻阅览
  • 苏联为什么要牺牲30万人拿下柏林?
  • 时间:2021-10-07 22:12:51        编辑:数据与故事        点击量:1267次
  • 1945年4月,柏林以东50公里,奥得河畔,钢铁洪流严阵以待。此时,欧陆局势已然明朗,纳粹帝国严酷专横的统治已趋分崩离析,曾经称雄一时的强权正在倒塌,德意志的核心腹地也归属于新的力量——苏联。历经了4年的战火淬炼与武器倾轧后,苏维埃国家似乎马上就要赢得这场生死之战。面对邪恶帝国最后的统治堡垒,新的战役已经箭在弦上。追溯历史,不禁要问,苏联为何不惜付出巨大代价,也一定要攻克柏林呢?

    一、兵临城下的军队优势

    从1941年战争之初,纳粹德国大起三军进攻东欧,“闪电战”节节胜利,苏联左右支拙、方面军频遭“包饺子”,整个西部版图的军队屡遭围歼,形势危如累卵。再到1942年苦苦支撑,疯狂暴兵、军备产能剧增,加之英美援助,苏联开始稳住形势,双方你攻我打、战争有来有回,互不相让。到了1943年,随着国防军兵败斯大林格勒城下,艰苦惨烈的阵地战与消耗战之后,苏军开始逐步反击,将战争形势与斗争风向逆转。1944年,苏军更是一路向西,如入无人之境。对德军一连串的穷追猛打,势不可挡,钢铁洪流所到之处赤旗插遍。进入1945年,战争的天平已完全倒向苏联。4月,苏军横跨奥得河,来到此次战争的最后战场——纳粹首都柏林。

    当时,德国已是将死之兽,可纳粹元首仍在总理府的地堡里负隅顽抗,幻想局势出现七年战争时期腓特烈大帝“奇迹式的翻盘”。然而,天道并不轮回。

    而在柏林西部100公里外的易北河畔,英美联军似乎开始了犹豫与观望。对英美而言,这场欧洲大战并未过多波及本土,且远远谈不上国家的生死存亡。因此,两国既无足够的政治军事理由,也没有耗费更多资源、人力物力继续战斗的意志。此刻的盟军刚结束鲁尔战役,实际上也没有做好充足的进攻准备。虽然艾森豪威尔一再强调盟军可随时打下柏林,但实际上,直到4月中旬盟军才大规模接近易北河。因而英美无心也无力攻打柏林,反倒是两国偃旗息鼓,乐得见“两强相争”以坐收渔利,这是苏联得以攻打柏林的客观军事条件。

    二、全球争霸的政治考量

    实际上,早在1944年英美诺曼底登陆后,因为雅尔塔会议的原因,原本可以在苏联之前攻打柏林的美国也是因苏联的一再要求而暂停了进攻,并把进攻柏林的任务交给了苏联。4年漫长的战争进程,期间更是长期存在着大国的博弈、盟友的斗争。战争进行到1945年,法西斯阵营大厦将倾,各国都开始思考如何占据更多的战后成果了。显而易见的是,谁攻下柏林,谁就能在战后瓜分利益时获得更多话语权与筹码!

    如果不打,继续与德国拉锯,既不能迅速结束战争,而且有落后于盟军的风险,这对自己的战后利益影响极大。盟友此刻正渐渐变成对手。在丘吉尔计划要阻止苏军西进、盘算着控制影响更多的欧洲领土时,攻打柏林、继续西进成为苏联的必然选择。迅速而完全的胜利是必要的。对苏联来说,当时的政治环境下,如果放任英美占领柏林,那么未来德国必然重回西方阵营,与欧美一同对抗苏联。因此,苏联抢过主攻柏林的大旗,正是基于政治现实和国家战略目标的考量。

    与此同时,也要想到,当舞台谢幕之时,当这段必然为后世永恒记忆的历史进程即将步入尾声之时,作为主角必然不能缺席。攻克柏林,这是战争时期苏联整个国家与人民的坚定意志。曾经杀得自己措手不及的敌国,如今却可以直捣黄龙,一举荡平其首都,这是苏联人的必争之路。

    苏德战争于苏联而言可谓“奇耻大辱”。战争打响以来,苏联全体人民承受着这“敲骨吸髓”般的巨大苦难,近3000万军民伤亡、难以挽回的巨量经济损失、国家工业化与现代化进程的中断、无数城市家庭家园被毁,凡此种种,苏联军民迫切希望复仇,而攻打和占领柏林便是一种极好的复仇方式。攻克柏林,是苏维埃国家塑造伟大民族精神的必由之路,也是鼓舞全体军民、团结国家、慰藉英灵的重要手段。想想看,有谁能忘得了红旗插上国会大厦那一幕呢?

    三、名流千古的荣誉渴望

    此外,攻克柏林绝对是可载于历史、明于世界的至高无上的荣誉。攻克柏林,这是苏联对世界的一种警告与宣言,是强大国家实力与极高国际地位的明示与阐释。苏联打倒了世界上最强大的法西斯国家,战胜了最强大的军事力量之一,这足以向世界、向历史证明,苏联是伟大神圣的、苏联是强大强力的、苏联是不可战胜的。为了彻底证明苏联的强大力量以及自身对二战与全人类的贡献,也为威慑英美,斯大林决意用鲜血换取苏联应得的国际声望与历史地位。

    于是,一切都按预定的“剧本”上演。1945年4月16日,打向柏林的第一声炮火响起。25日,柏林被合围;27日,苏军突入柏林中心区;29日,强攻国会大厦。30日,希特勒自杀。5月2日,柏林卫戍司令魏德林将军率部投降,战役至此结束。

    柏林,一如瓦格纳笔下《诸神的黄昏》里的英灵殿,彻底湮灭,中欧的大帝国自此彻至此沉沦。而在东方,一个强权已然崛起,新一轮的征服就在路上。

  • 上一篇:许世友上将指挥自卫反击战
  • 下一篇:越战期间美国空军首次尝到萨姆2的厉害

  • 分享到:
  • 我来说两句
    登录后可评论



  • 网易
  • 百度
  • 大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