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栏目:首页 > 新闻阅览 > 伟人专栏 > 正文
新闻阅览
  • 梁启超——清末影响较大的资产阶级报刊宣传家
  • 时间:2019-10-10 14:01:03        编辑:xinzheng_b        点击量:4034次
  •        梁启超(1873年2月23日-1929年1月19日),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等,出生于广东新会茶坑村。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戊戌变法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其17岁中举,后师从康有为,曾与康有为等人一起联合发动“公车上书”和“戊戌变法”,“戊戌变法”失败后流亡日本,1912年结束14年流亡生活回国,1917年结束从政生涯。他倡导新文化运动,支持五四运动,是近代文学革命运动的理论倡导者。
           梁启超是中国资产阶级早期新闻思想的集大成者,为我国资产阶级新闻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是我国新闻思想史上承前启后的人物。戈公振在《新闻学撮要》中评价“我国报馆的崛起,一切思潮的发达,皆由先生启其端”。
           梁启超在总结前人和自己办报经验的基础上,汲取了西方资产阶级的新闻理论,提出了一整套办报主张,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新闻思想。他一生发表的新闻学方面的专论在30篇以上,内容涉及新闻理论、新闻业务和新闻史三大部类。
           1896年,梁在《时务报》第1册上发表的新闻学处女作《论报馆有益于国事》一文中,把报纸比作“耳目喉舌”,指出报纸的功能是“去塞求通”。
           梁启超在流亡海外提出的新观点。一是报纸的“两大天职”说,1902年,梁启超在《敬告我同业诸君》(载《新民丛报》第17期)一文中说:“某以为报馆有两大天职:一曰对于政府而为其监督者,二曰对于国民而为其向导者。二是衡量报纸好坏的四条标准,即办好报纸的四条原则:(1)宗旨定而高,他认为办报的最高宗旨是“以国民最多数之公益为目的”。(2)思想新而正。他认为,报纸宣传的思想不可不新。(3)材料富而当,他认为报纸应该是“全世界之知识,无一不具备”,但在刊登时必须严格选择,使读者“阅一字得一字之益”。(4)报事速而确。他认为新闻报道要讲求时效,且力求准确。三是健全舆论的主张。1906年清廷宣布仿行预备立宪后,梁启超对造成健全舆论的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报刊造成健全舆论必须具备“五本”,即持论者必须要有广博的知识;要以维护国家利益为目的;要有不畏强暴的精神;要出自公心,不能怀挟党派思想和以个人好恶来判断是非;要导之以真理,不能拔之以情感,故作偏至之论。四是报刊宣传的两种方法,即浸润的方法和煽动的方法。所谓的浸润的方法,就是“旦旦而聒之,月月而浸润”,使读者耳濡目染,潜移默化,逐渐接受论者的观点;所谓煽动的方法,就是要“故作惊人之语,造极端之词”,使读者猛醒。
           梁启超提出“舆论之敌”、“舆论之母”、“舆论之仆”的概念及“变骇为习”的思想。
  • 上一篇:回想尼克松访华时毛主席的外交风采
  • 下一篇:毛主席如何评价十大元帅

  • 分享到:
  • 我来说两句
    登录后可评论



  • 网易
  • 百度
  • 大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