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多年前,有一位东归勇士:蒙古土尔扈特部领袖渥巴锡汗。他率领部下踏上了归国的旅程,终于在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回到了祖国的怀抱,这一举动充分证明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向心力。
明崇祯三年(公元1630年),为了躲避势力日益强大的准噶尔部的威胁,漠西卫拉特(瓦喇)蒙古土尔扈特部首领和鄂尔勒克,率领土尔扈特大部及部分和硕特、杜尔伯特约五万帐西迁至额济勒河(今俄罗斯伏尔加河)流域游牧。虽然摆脱了准噶尔部的威胁,但好景不长,他们很快又坠入了沙皇俄国的统治之下。特别是阿玉奇汗和策伦敦罗卜之后,土尔扈特人的处境更为艰难。俄国不仅迫使他们称臣,强迫土尔扈特人放弃藏传佛教,改信基督教,而且还直接干预其汗位的继承等内部事务。引起了他们的强烈不满。阿玉奇汗曾孙渥巴锡(1743-1775)于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继汗位后,沙俄更是变本加厉欺凌土尔扈特部人。沙俄不仅缩小了土尔扈特部的牧场,还大肆征兵,让他们与土耳其交战。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8月12日俄国正式承认渥巴锡为土尔扈特蒙古汗。但是这一承认也并未换来渥巴锡的效忠,因为从乾隆三十年(1765年)开始沙俄“屡征土尔扈特兵与邻国战”,闹得全部落“苦于征役”,“人人忧惧”。最终渥巴锡与策伯克多尔济、舍棱等首领会商,毅然决定东返故土,回归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