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栏目:首页 > 知识大全 > 历史知识 > 正文
科目辅导
  • 浅析唐代守选专设起始时间考制度,人才选拔的“停年格”
  • 时间:2023-10-09 08:43:00        编辑:宗皓        点击量:2280次
  • 引言:

    唐朝的科举考试制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可以类比于今天的人才所经历的公务员考试制度。参加考试的考生在经过考试选拔以后,便能够加入到国家政治体系当中,成为公务系统的人才。在唐朝统治年间,科举考试也成为了全社会范围内最具权威性的人才选拔方式。正所谓学而优则仕,许多文人学子终身读书,目的就是为了接受科举考试的检验,从而进入到封建朝廷的官僚体系当中。随之而来的,便是众多的社会矛盾。官职太少,人才太多,唐代便专门开设了守选制度。而守选专设起始时间考试制度,其实也相当于唐朝科举考试中的“停年格”。

    守选制度是在怎样的社会发展背景之下诞生的?我们又该以什么样的眼光来分析守选专设起始时间考试制度?

    人才众多,矛盾丛生

    我国封建时代的人才选拔方式经历过漫长的演变,最终形成的科举考试制度,是众多选拔方式当中最为公平公正的一种。早前的世卿世禄制、察举制和征辟制、九品中正制,其实都带着私人感情的色彩。只要被选拔的人才和负责选拔的官员之间有着某种联系,那么选拔过程就绝对不会公平。一些真正具有实力的人才,也会被埋没在淘汰大军当中。正是因为意识到了过往人才选拔方式的弊端,所以隋朝在建立统治之后,才会开始考虑用科举考试来取代过往的选拔制度。

    科举考试是面向全社会学子的公开考试,所有考生都会在同一套标准的衡量之下接受检验。他们需要完成考试过程当中的所有任务,而后还需要接受皇帝的亲自面谈。在一系列公开选拔结束以后,真正脱颖而出的人,才是国家需要的建设人才。所以科举考试制度,实际上是一种大浪淘沙的过程。

    随着科举考试的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学子逐渐意识到,只有积极参加考试,才有可能获得跨越阶层和改变命运的机会。所以到了唐朝,科举考试进一步被发展和完善以后,每一年报名参加的考生人数就越来越多。

    唐朝初年,国家百废待兴,许多人才在通过科举考试选拔之后,都能够被派往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工作。他们尽职尽责,发挥价值,共同撑起了唐朝建设的江山。

    唐朝史书当中是这样描述的:“初,武德中,天下兵革方息,万姓安业,士不求禄,官不从员。”由此可见,此时朝廷能够对考生们做到人尽其用,社会秩序也逐渐稳定下来。但是,随着官僚体系的逐渐确定,朝廷官职便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受到科举考试的刺激,每年主动报名参加考试的新考生越来越多。又因为朝廷并未对考生年龄做出明确限制,所以部分过去落榜的考生还在重复参加科举考试。在人数的不断叠加之下,朝廷面临着巨大的人才选拔压力。每一次考生人数的激增,让科举考试濒临瘫痪。所以,官职太少,考生太多的矛盾,也逐渐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唐高宗统治时期,每年科举考试举行之时,京城都会不堪重负。从全国各地赶来的考生数不胜数,有的寒门学子是独自一人进京赶考,但是有的富贵人家的子弟却会拖家带口,甚至会带着大批仆人一同进京赶考。每一个富家子弟考试,就会给京城带来十几个,乃至几十个新增加的赞助人口。这群人需要吃饭,所以京城的饭馆供不应求。这群人需要穿衣,所以京城的布料庄出现了材料急缺的窘境。这群人需要笔墨纸砚,所以京城的文房四宝常常面临缺货情况。一些寒门学子,甚至没有办法买到基础文具。供不应求的场面大量出现,京城的物价也飞速上涨。通货膨胀的问题,此时也已经无法避免。本来只有两文钱就能够买到的东西,现在十文钱都不一定买得到。物价的上涨对于寒门学子来说,又是一个巨大的压力。而且,在京城居住的普通老百姓对于物价飞速上涨的局面也是非常不满的。他们日常生活所需的必需品,此时也不断上涨价格。就意味着他们的生活成本会不断增加,老百姓的怨言也就越来越多。如果不对局面及时加以控制,社会矛盾只会越来越激烈,到最后发生质变,直接影响稳定的社会秩序。更关键的是,京城还经常出现交通问题。

    考生最多的一段时间,京城的大街小巷可谓是摩肩接踵。在这里生活的每一个人都没有办法顺利出行,出门就会遇到人挤人的情况。大街上人数增加,交通问题发生的风险都会随之加剧。在人口急剧增长的这段时间里,社会治安问题也层出不穷。唐朝时期的律法记录上面就显示,每当科举考试举办之时,京城衙门的工作量都会急剧增加。不少作奸犯科之人,会趁着社会混乱的情况而作恶。有人去住满客人的客栈偷窃,有人在大街上抢劫,有人甚至还会闹出人命。社会治安问题直接关系着政治统治情况,治安质量下降,必然会引起统治者的重视。种种社会问题叠加,也让统治者意识到缓和官职数量和考生人数这一大矛盾的重要性。

    朝廷政策在前,统治阶级没有办法阻挠想要参加科举考试的考生报名。而且科举考试是一项面向全社会的大规模考试,所以朝廷也不能随意调整时间。因此,朝廷就只能在政策补充方面下功夫。如何通过补充型的政策来降低考生的进京赶考热情,缓和社会矛盾,也就成为了统治者需要考虑的问题。

    守选制度,随之出现

    唐朝时期针对科举考试现状而创立的守选制度,就是解决社会矛盾的一个绝好的方式。所谓守选制度,指的其实是新进士及第之人中的六品以下的入选者,在通过科举考试之后,还需要经过一定的等待,才能够最终入朝为官。直到吏部通知期限,守选才算是结束。

    这一制度,其实和宋朝时期的释褐授官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科举考试通过以后,考生并不是就万事大吉了,而是还需要等待吏部的进一步筛查。

    守选的实质,其实就是经常在史书当中出现的“停年格”。考生在通过科举考试选拔以后,并不会被马上分配到职位之中,而是需要暂停一定的时间。中央朝廷正好可以利用这段时间来调整官职的数量,不断推动官职数量和考生人数之间的平衡。有历史研究家说,守选制度最开始诞生于唐朝之前。但是从现存的文献资料中来看,唐朝以前的历史记录并没有明确的对于守选制度的记载。反而是唐朝时期的史书,有着这样的说法:“为官择人,唯才是待。今选司并格之以年数,合格者,判虽下劣,一切皆收;如未合格,而应科目者,才有小瑕,莫不见弃。”

    统治阶级要求官员在选择考生时,一定要以考上的真才实学为标准。只有具有真正实力的人,才能够最终被纳入到官僚体系。部分等级较低但是实力合格的考生,在经过一定的等待期之后,也能够被选中。某些在才华上有着微小瑕疵的考生,也需要被慎重对待。

    对于唐代科举考试发展状况的历史研究文献一直不在少数,可针对守选制度这一核心问题的研究,目前在中国的历史研究界并不多。虽然文献资料有限,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一制度确实对唐朝的科举考试产生了十分重大的影响。

    守选制度实际上是给予朝廷和考生双方的冷静期,有的考生在参加科举考试,有可能想另谋出路。他正好可以利用这段时间来重新思考自己的未来,依据本心来做出决定。至于朝廷,以皇帝为代表的统治阶级,可以在分配官职时予以更加慎重地考量。

    部分考生或许在考试当中展现了某些方面的才能,但实际上他们真正的优势另有他处。守选制度的存在,对双方来说也是一个二次选择和斟酌的过程。

    从初唐到五代时期,社会上其实一直存在着有关于及第举子守选制的现象。后来的王勋成改写了之前的考证结论,也根据新挖掘出来的论据提出了补充性见解。他的改变,直接引起了两位学者陈铁民和李亮伟的质疑。坚持不同结论的学者,也针对这一问题而发生了长时间的争论。

    通过对历史研究资料的辩证性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唐代守选制从最初施行到后来逐渐成熟,确实经历过漫长的发展时间。守选制的大规模推行,最开始是在唐玄宗开元盛世的中后期。

    相比起之前的科举考试方式来说,成熟的守选制度确实让官位数量和考生数量之间的矛盾得到了极大的缓和。从这一点上也能看出,任何一个朝代的统治阶级在面对社会爆发的新矛盾时,都会结合时代发展的实际情况,对政策做出及时有效的调整。

    论证时间,意义重大

    关于守选这个制度的开始时间,不同的研究学者一直持有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这一制度开始于唐朝之前,唐朝的统治者只是在延续前朝统治者的政治政策。

    也有人认为这一制度开启于唐太宗所代表的贞观之治时期,象征着唐朝科举考试人才选拔方式的成熟。但是结合这么多历史文献分析,起始时间考的论题确实让我们有了更新的发现。

    守选制的推行时间,开始于唐玄宗统治的中后期,也就是开元盛世后期阶段当中。六品以的官员下旨授旨官,新及第进士,大家会经历一个停年格的过程。明经守选开始的时间,也在开元十八年。

    考证唐代守选的起始时间,其意义并不仅仅停留在研究人才选拔方式的层面上。事实上,这一事件关系重大。

    同一时间段内各类唐代文学作品的创作,各种艺术作品的诞生,经史子集的修订,这些领域呈现出来的某些特征,其实都能够跟这个具体的时间点扯上关系。因此,考证守选时间,本身就是考证唐史的重要手段。只有全方位的了解这些制度,认识制度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制度发展呈现出来的特征,才能够更好的了解唐朝这个时代。

    结语:

    守选制度是唐朝开元盛世中后期开始在全社会范围内广泛推行的一项制度,其推行目的是缓和官位数量与科举考试考生数量之间的严重差异。这一制度开始的时间,与众多唐朝史料呈现的特征息息相关,因此对其的考证也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想要全面认识大唐,那就少不了全方位讲解政治制度和政策。

    参考资料:1.《新唐书》、2.《唐律令》



  • 上一篇:澶渊之盟的“澶渊”,到底在如今的哪里
  • 下一篇:历史上,英国如何“两面忽悠”成为巴以冲突罪魁祸首的

  • 分享到:
  • 我来说两句
    登录后可评论



  • 网易
  • 百度
  • 大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