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栏目:首页 > 知识大全 > 历史知识 > 正文
科目辅导
  •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盛世——成康之治
  • 时间:2025-11-06 11:39:20        编辑:宗皓        点击量:95次
  • 西周自周武王建立天下以来,历经十二位君主,依次是成王、诵、康王钊、昭王瑕、穆王满等众多帝王,直到平王东迁洛邑,史学因此将其分为东周。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盛世正是在成王与康王在位的时期达到顶峰,后世因之称作“成康之治”。

    在文、武、周公的教化影响之下,西周逐步趋于上下安宁,社会基本稳定。成王在位时倡导整肃礼乐、修订度制,民众安居乐业,社会颂声逐渐高涨。成王晚年,任命召公、毕公辅助太子钊,成王去世后,钊登基为康王。二公辅佐康王,帮助他向先王宗祠告祭,并强调“文王、武王之所以为王业不易,务在节俭,毋多欲,以笃信临之。”康王向诸侯与群臣宣示将依循前王治国之文武之道,着手撰写《康诰》以明示纲纪。成、康之际,天下安定,民刑错四十年不见死刑原型,史家因此称之为“成康之治”。

    结合大量文献与金文等资料,成康之治可归纳为三点要义:第一,延续文、武、周公之后的治理传统,对四方的征伐逐步收敛,最终实现周人对四方的统治;第二,对全国实行大规模的分封,逐步奠定以周人为核心的华夏文化圈与政治格局;第三,为稳固周王朝的统治根基,正式开启礼乐建设与封建治理的系统化进程,奠定华夏礼乐文明与制度文明的基石,如嫡长子继承制、庙制、服制等制度的确立。 《左传·昭公二十六年》记载王子朝称赞“成王靖四方,康王息民”,这从侧面说明成康时期的文治武功达到鼎盛,文武双修方能使天下长久安宁。 在西周的成康时期,农业生产显著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四方的少数民族纷纷来贺,成为西周初年乃至中国历史上所记载的最早且广为流传的太平盛世之一。

    然而,进入康王晚期,成康之治的光辉逐渐黯淡,出现了若干衰败的迹象,如沉溺于女色、征伐不止、刑罚不慎等现象,治理的稳固性受到冲击,国力也由盛转衰的迹象渐显。


  • 上一篇:北洋时期护国运动与护法运动的区别
  • 下一篇:已经没有了

  • 分享到:
  • 我来说两句
    登录后可评论



  • 中国教育部
  • 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
  • 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 济南市教育招生考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