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诗词中,描写童趣的作品俯拾皆是。在古诗词中寻找童年的影子,别有一番情趣。
钓鱼、捉蝶、捕知了、放风筝等等,这些熟悉的场景让人们倍感亲切,也表现出千百年来永远不变的纯朴童心。
《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一个头发蓬乱的小孩子正在学钓鱼,侧身坐在青苔上,绿草映衬着他的身影。过路的人向他问路,小孩子只是远远地摆手,他不敢出声回应,生怕吓跑了水中的鱼儿。寥寥数笔,就把小儿钓鱼时那种认真、专注的神态以及怕鱼受惊跑掉的心理刻画得惟妙惟肖。
《宿新市徐公店》
【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树枝头上的落花在微风中,纷纷掉到了插着稀稀疏疏竹篱笆的小路上。黄色的小蝴蝶在儿童的追赶下,忽闪忽闪地飞进了黄色油菜花,了无踪迹。小孩子的童趣跃然纸上。
《村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早春二月,草长莺飞,杨柳拂堤,儿童们兴致勃勃地放风筝。有景有人有事,充满了生活情趣,一个“忙”字把儿童迫不及待的心情刻画得淋漓尽致。孩子们放风筝的景象为早春美景增添了别样风光,把春光装点得更加欢快活泼,生机盎然。
《牧童词》
【唐】李涉
朝牧牛,牧牛下江曲。
夜牧牛,牧牛度村谷。
荷蓑出林春雨细,芦管卧吹莎草绿。
乱插蓬蒿箭满腰,不怕猛虎欺黄犊。
这首诗里描绘的牧童憨态可掬,腰间插上几枝蒿竿子,小胸脯一挺,自信心爆棚,就以为自己是李广了,老虎来了也不怕。无论是谁,儿时都做过这样稚气的侠客梦。
《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儿时,都做过偷瓜摸枣的事儿。按常理,大多数孩子都会挨大人的责骂,可在这首诗中没有批评和责怪,只有温馨描绘。活泼可爱、天真无邪的小娃瞒着大人,偷偷地划着小船去采莲,采到白莲后他极其高兴,兴奋得竞忘记了自己是偷采去的,公然大摇大摆地划着小船跑回家,在湖里清晰地留下了他划开的一片片浮萍。
《鸟石山》
【宋】刘克庄
儿时逃学频来此,一一重寻尽有踪。
因漉戏鱼群下水,缘敲响石斗登峰。
熟知旧事惟邻叟,催去韶华是暮钟。
毕竟世间何物寿,寺前雷仆百年松。
天真无邪的孩子都做过“坏事”,这其中自然少不了逃课出去玩。诗人忆起了小时候在乌石山上游玩的两种最有趣、最难忘的游戏:为捉游鱼,一群孩子跳下水去把水弄干;为争敲山寺的响石,便比赛看谁先登上山峰。孩子们的狂劲儿、野劲儿、疯劲儿,在这首诗里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
《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他那嘹亮的歌声在树林里回荡。突然看到树上的鸣蝉,马上止住脚步,屏住呼吸,准备捉蝉。寥寥几笔就把一个活泼机灵的小牧童刻画出来了,诗句如白话,而且极富情趣。
《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大儿子在溪东豆地锄草,二儿子在家门口编织鸡笼。最喜欢的是调皮的小儿子,趴在溪边剥莲蓬。一个“卧”字把小儿躺在溪边剥莲蓬吃的天真、活泼、顽皮的劲儿,和盘托出,跃然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