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栏目:首页 > 知识大全 > 高中教育 > 正文
科目辅导
  • 2022年高考作文内容预测之四——《种子》《脚印》
  • 时间:2022-05-26 12:48:49        编辑:陈心正        点击量:8383次
  • 1.材料范围扩大,将经典文化、名人事迹、名人名言、时政热点等各领域各类型的材料作为命题材料。主要以议论文和记叙文二选一为主,材料作文兼命题作文。命题材料有诗人的一句诗、古代名著;有神舟十三号、冬奥会这类的热点时事;有名人话语、有纪录片。

    2.考察思维品质,考生的思辨能力、逻辑思维、开放思维、创新思维等思维品质都是高考作文重点考察的。同学们要关注当下生活和历史文化之间的联系,着重思辨、感悟和想象能力。

    3.引导落实五育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是培养能够扎根人民、奉献国家、肩负民族复兴使命的时代新人。随着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进,作文命题将会通过多种途径引导考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时代发展中探索和感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作文题目一:

    华夏祖先神农氏播下的种子,一直生长到如今,让我们每天都咀嚼着远古的味道。

    为建国家种子库而献出生命的钟扬曾在演讲中说:“一个基因能够拯救一个国家,一粒种子能够造福万千苍生。”

    袁隆平的墓碑上镌刻着他生前的一句话:“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

    开国领袖毛泽东曾经说:“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

    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语言流畅。不少于800字。

    范文一:《身纳土地,心扶苍生》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是中国先人对种子朴素的期盼。中华民族根植于华夏农耕文明的沃土之上,真理都饱含着泥土的芳香,就如为人一世,当有“种子精神”。

    何为种子精神?看到身边那些葳蕤的植株了吗?它们由小小的种子长成。“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春和景明,万物生发,希望是种子,未来靠种子。种子深埋地下,但花朵能见太阳。种子精神是真正的凛然英雄气。只有相信个体伟力的种子精神,方能积蓄而彪炳。这便是种子精神”与西方“个人英雄主义”的不同。个人英雄主义者们想以个体之力拯救世界,而种子精神是永不放弃的个体终能凝而聚伟力,这是中国暗藏的积微”思想。如建设中国种子库的钟扬所言,“一个基因能够拯救一个国家,一粒种子能够造福万千苍生。”他相信每个种子的潜力,而他之所以选择建设种子库而不是寻找能够拯救人类的那个基因,私想,亦是积微之意。“未有积微之力,焉成拔地之山?”这便是种子精神能扩而兴盛的原因之所在。

    但伟业岂能一日功成?作始虽简,其成必巨。”那些持种子精神为烛而不惧前驱之人,并未以伟业居功,他们秉造福后人之高贵品格,为其一生之志。种子精神亦是奉献精神。“让后辈享受前人浴血后的太平幸福吧!”陈乔年烈士如是说。那些甘当种子的人,才是托举盛世的肩膀。初心自慷慨的张福清老人,化剑为犁,插入三尺黄土,造福一方。核潜艇科学家黄旭华老人,“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甘为中国核事业奠基中的那颗螺丝钉,几经外力,仍不动如山。“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是他们的人生信条,亦是种子精神的内核。

    不言而喻,种子依赖土地生长,故需回报土地。开国领袖毛泽东曾言“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生逢盛世,肩负重托,我们的种子精神便是“

    到人民中去,取一坏乡土;从人民中来,造万亩良田”。我们不能忘记自身优渥的条件来自于人民与国家的托举,更应反哺之,以青年之伟力,不畏风雨,直上青云。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青年人怀无限生力,就应开拓视野,掘井泉而护世之安宁。怀种子精神,身纳土地,心怀苍生,移山填海,纵横天下,吾辈何辞?


    范文二:《做一粒种子,造福万生》


    钟扬曾说:“一个基因能够拯救一个国家,一粒种子能够造福千万苍生。”从古到今,华夏祖先神农氏播下的种子,孕育着千万民生。人类华夏文明得以绵延至今,正因为有着无数种子”的播种。因此我认为,青年也应做一颗种子,用自身“营养”孕育华夏文明,造福万生。

    什么是“种子”?种子是植物的前体,被播撒于土地,吸收土壤中的水分与营养,进而长成能供人类食用的粮食,保障人民安全。同时,“种子”也可以是人,是存在于这个社会上的任何一个独立个体,带有华夏基因,生长于华夏土地,汲取着社会发展带来的“营养”,待种子长成参天大树以后,势必也会为国家提供营养,为人民乘凉。

    “种子”应扎根于泥土,向上生长,最终造福万生。世间上的千万颗“种子”被播种于全国各地,一粒好种子应该带动身旁的“土地”向上生长。秦明飞走向贫困地区,以“全心全意力人民”的宗旨扎根于基层,像一粒种子带动人民茎叶向上攀爬,带动全民致富。张桂梅如同一粒种子播于偏僻山区,以自身知识的养分,为山区的女孩们提供营养,撑起了我国教育之地。樊锦诗以“种子”身份走向荒漠,用自己所蕴含的文物保护能力,重新孕育出敦煌文化,增强了中华文化自信。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唯有像一粒种子扎根于人民之中,以“为生民立命”的决心,发挥自己的特长,才能推助人民幸福,造福百姓。

    任何一粒“种子”都可以造福万生吗?我想并不是这样。一粒种子,能否发芽,取决于它所积攒的能量。只有当我们习得足够知识,学得优秀传统文化,有了人生的积淀以后,才能像一粒种子一样破土而出。所以,当代青年应脚踏实地,以躬身之行,通过不断实践、奋斗,才能像一粒种子一样造福万生,为国之发展贡献力量。值得注意的是,种子也有好坏之分,如若只是沉溺于网红世界的金粉繁华,艳羡于他人的功名利禄,最终也只会成为埋于土壤之中的坏种子,唯有心向阳光,才能做一颗好种子。

    当代学生应做一粒好种子,从社会中汲取养分成长,最终反作用于社会,报效国家。


    作文题目二:

    诗人说:脚,走过后是一条路,站立时是里程碑。这一诗句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语言流畅。不少于800字。

    范文一:                        《永远向前进》


    载着向上的人们。脚,走时是路,站时为碑。脚之路无垠无际,正如人生漫漫,人的终点也无穷无尽。

    人的一生即为不停奋斗的过程,揆诸古今,众多先贤奋斗的足迹在历史之地留在了千万条大道。杜甫年少有凌云志向,“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中年仕途受阻仍心向儒学,而晚年“老病有孤舟”之际仍有“安得广厦千万间”之庇天下寒士之精神。在名为人生之路上,杜甫一步一个脚印。少时他的里程碑是取仕,中晚年则为接济天下,并为此矢志不渝地奋斗。奋斗的人生没有停止,杜甫的“脚”在土地上行走的路也没有尽头,他的每次奋斗都留下了一条路,而路的前方是遥不可及的里程碑。终其一生杜甫的心愿都未能实现。而里程碑也如檐上溶溶月般不缁而孤高,远在天边。里程碑的存在,与其说是个标志一一行走的标志,更是一个平台,一个对人生的选择。杜甫志向远大,因此他的里程碑是遥远的,而那些相对稳重踏实的人,做到一步一个脚印的人,他们的里程碑永远在脚下。

    里程碑为人的内源驱动力注入能量,让人得以在踏着实地的情况获得勇于踏出下一步的勇气,为他们“仰望头顶星空”提供了平台和台阶。人们以此为契机,永不停步,永不止息,在里程碑下迈开腿,离开碑,让里程碑也成为走过的路的一部分。

    回观我国百年征程,党一步一踏带领人们走向今天,自百年前的沉疴来到今日之富强,正是脚与里程碑的写照。国家安全维护人民利益,人民也是脚,向前稳步行进,在历史中创下了许多弘大的里程碑,而后以此为基点,继续前进,创造未来。永远向前吧,眼含热泪与深情,赠与时代。


    范文二:           《用脚选择》


    人常言,人生路上,步履不停。然而或停或行是你的选择,这一选择来源于你的双脚。脚是什么?是用于行走的工具,但也是对行程进行选择的主体。所以脚的内涵是一个人对于过去、当下、未来三节点的视域。

    选择行走,便意味着前进,向目标靠拢;选择停驻,便意味着进行思索和下一次决择。走过的路让丰碑更显意义,而停下时所铸的里程碑是走过之路的见证,也是将来之路的指引。无论是行走还是站立,脚所代表的一种内驱力才是使得走过之地成为路,站立之地成为里程碑的事物。这一内驱力在我们行走的时候为我们斩除芜杂的荆棘,在我们站立的时候,捶打出坚实的平台。

    “全部脱贫”“全部摘帽”“全民小康”,这些里程牌身后是用脚踏出的血路。无数的乡村干部,用脚丈量土地,用脚翦除贫困。正是因为他们的视域广阔,立足当下而将贫困的过往脱向未来的安康,这样一条脱贫之路才最终走向胜利的里程碑。当然,我们在关注宏观蓝图的同时也看到用“脚”走出天地的个体。“脚”其实或许并非实体,内源驱动力才是真正指领。湖南长沙贫困县的苗族姑娘因车祸而高位截瘫,却自强不息,引领区县脱贫致富;李国秀夫妇腿脚不便,却靠刺绣致富,双手透出幸福花。可见,里程碑之所以为里程碑,正在于你以怎样的方式踏出这一条通向碑的路,而脚所蕴含的强大的不息精神才是内源驱动力。过往走过的路铸就出的里程碑同样成为未来之路的指引。成长与发展都是阶段性的,是螺旋式上升的,所以只有适当的停驻,我们才可看清时局,明确未来的走向。

    今时今日,人民便是国家的双脚。我们站在时代的风口浪尖处,如何选择?何去何从?脚才是答案。


  • 上一篇:世界银行简介
  • 下一篇:2022年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科目选报与统一高考科目缴费

  • 分享到:
  • 我来说两句
    登录后可评论



  • 网易
  • 百度
  • 大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