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栏目:首页 > 国学文化 > 正文
国学文化
  • 诗词歌赋中的《平仄》详解
  • 时间:2022-01-13 18:49:54        编辑:陈心正        点击量:3439次
  • 平仄声是在四声基础上,笼统地把四声分成两类,故而产生"平仄"。

    古音和今音的对照,大概是这样分的:今音的第一第二声约等于古音的平声,今音的第三第四声,约等于古音的仄声。

    具体来讲讲四声。四声,这里指的是古代汉语的四种声调。我们要知道四声,必须先知道声调是怎样构成的。所以这里先从声调谈起。

    声调,这是汉语(以及某些其它语言)的特点。语音的高低、升降、长短构成了汉语的声调,而高低、升降则是主要的因素。拿普通话的声调来说,共有四个声调:阴平声是一个高平调(不升不降叫平);阳平声是一个中升调(不高不低叫中);上声是一个低升调(有时是低平调);去声是一个高降调。

    平仄声

    古代汉语也有四个声调,但是和今天普通话的声调种类不完全一样。古代的四声是:

    (1)平声。这个声调到后代分化为阴平和阳平。

    (2)上声。这个声调到后代有一部分变为去声。

    (3)去声。这个声调到后代仍是去声。

    (4)入声。这个声调是一个短促的调子。

    现代江浙、福建、广东、广西、江西等处都还保存着入声。北方也有不少地方(如山西、内蒙古)保存着入声。湖南的入声不是短促的了,但也保存着入声这一个调类。北方的大部分和西南的大部分的口语里,入声已经消失了。北方的入声字,有的变为阴平,有的变为阳平,有的变为上声,有的变为去声。就普通话来说,入声字变为去声的最多。其次是阳平;变为上声的最少。西南方言(从湖北到云南)的入声字一律变成了阳平。

    但入声不是区别平仄的依据。粤语保留入声,可粤语歌也多数不合平仄。

    一江春水倾出你倩影

    古:仄平平仄平仄?仄仄 ◆影【上声二十三梗】

    今: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 ◆影【十一庚,eng,ing(ieng),ong(ueng)iong,(üeng)】不合平仄声规律。

    流传在月夜那故事

    古:平通仄仄仄通仄仄 ◆事【去声四寘】

    今:平通仄仄仄仄仄仄 ◆事【十三支,(-i)(零韵母)】不合平仄规律。

    仅有沧海一声笑,滔滔两岸潮

    古:平仄仄平仄 平平仄仄平 ◆潮【下平二萧】

    今:平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潮【六豪,ao,iao】 勉强符合平仄声规律。

    古代四声生大概

    古代的四声高低升降的形状是怎样的。已经不能详细知道了。依照传统的说法。平声应该是一个中平调,上声应该是一个升调,去声应该是一个降调,入声应该是一个短调。

    《康熙字典》前面载有一首歌诀,名为《分四声法》:

    平声平道莫低昂,

    上声高呼猛烈强,

    去声分明哀远道,

    入声短促急收藏。

    这种叙述是不够科学的,但是它也这我们知道了古代四声的大概。

    古诗词平仄声

    新韵,就是按普通话的北方韵为基础,由中华诗词协会整理的,也就像楼上所说,一二为平,三四为仄

    古韵,一般又叫平水韵,是古往今来比较公认的格律书参考。连诗词学会也说,新韵提出来只是并行,不敢取消平水韵。而平水韵是宋朝的官话,大致是洛阳语(中国古代官话统称)偏汴京腔。他的韵律要比普通话多:

    分上平、下平、上声、下声、去声和入声六种。

    平声也就是上平和下平。这是毋庸质疑的。

    但是新韵中的所谓"阳平"二声,你写的时候看情况把它归入仄声也不错。

    总结就是,你想没事写两句,就按普通话的新韵就行。就是一平三仄。

    想玩深一点,就看平水韵的韵书。(除了这些,还要考虑意境、风格)

    姓名中的平仄

    名字除了要好认以外,还要符合中国字的发音规律,也就是要读起来上口。虽然各人自有讲究与偏好,但终究,姓名中平仄的安排并无铁律。即如王羲之(平平平)、李白(仄平)等脍炙人口的名字也有清一色平仄声的。

    平仄与对联

    其实,单凭平仄区分上下联是不科学的。区分上下联的最好方法,把对应的字用连线连起来。

    对联:水流人愁。作者李白。横额:水流人愁。上联:"抽刀断水水更流",下联:"举杯消愁愁更愁"。采用连线法,只要把上联的"流"和横批的"流"连线,上联的"愁"和横批的"愁"连线就可以区分上下联。在文学创作中,平仄声所起到的是修辞作用,不是限制作用。

    对联的类别决定对联的贴法 ,借陈树德先生的对联知识结构图解表来谈怎样贴对联,要掌握贴对联,首要任务是明白对联的分类。

    如果孤立内容相关来讲平仄相谐,可能会产生不对不联的效果。贴对联之前,应辨别对联的类型。1.散联,有横额看横额,没有横额看语境。如"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此联层层铺垫,由少到多。再如"门对千杆竹无,家藏万卷书有"。有些对联是按时间顺序写的,如"山舞银蛇兆丰年,花开富贵报平安。"还有"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等。

    2.通联:先看横额,再看逻辑,然后语境,顺序,最后平仄。如"妹妹我思之,哥哥你错了"

    3.格联:通常看平仄。一般上仄下平。如"祖国山河壮,神州岁月新"。

    折叠编辑本段平仄与四声

    据陈寅恪的说法,四声是按印度三声说发展而来,由周颙,沈约等用完全归纳法归纳出四声,后经王融,刘韬,元竞等用不完全归纳法完成四声二元化,就诞生平仄。

    王融,刘韬,元竞等人究竟统计了多少句诗歌,而研究出错误百出的平仄呢?

    王融等人最可能统计的是汉、魏、南北朝的诗歌,发明平仄的其它人还研究了少量初唐的诗歌,而汉、魏、南北朝的诗歌都是以五言为主,再加上当时的研究资料有限,发明平仄的人累计读过的七言诗不会超过10000句。

    我们知道,古代总共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等5种声调,如果是写七言诗,每个字都可能是五种声调的一种,5的7次方,累计有5x5x5x5x5x5x5=78125种声调组合,假设一种声调组合对应1句7言诗,那么78125种声调组合对应78125句诗,也就是说如果研究出古代7字句的声调层面的规律,样本至少是78125句七言诗。

    7字句,XaXbXcX, a字可能是平声或仄声,b可能是平或仄,c可能是平或仄,这样,我们随意写7字句,abc三字的8种声调(2x2x2),可能是平平平、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仄仄仄中的某种,只有平仄平和仄平仄,被部分人认可,也就是25%的声调结构被部分人士认可。

    从数学上分析,平仄很片面。

    平仄演变

    据陈寅恪研究,中印文化交流后,印度三声说传入中国,因为中印语音的比较区别,人们逐渐发现了声调。沈约受三声说启发,并结合琴韵音律,创造归纳出"四声",并撰写《四声谱》(参见《诗词基本知识/席金友》)

    沈约的《宋书·谢灵运传论》之中:"夫五色相宣,八音协畅,由乎玄黄律吕,各适物宜。使宫羽相变,低昂互节,若前有浮声,则后须切响,一简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中,轻重悉异。"这段文字的大意就是要求人们在诗歌创作中,使用高低轻重不同的字音,互相间隔运用,使音节错综和谐,即后世所谓的"调和平仄"。除"四声说"以外,沈约还提出了"八病说",即"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大韵、小韵、旁纽、正纽"八种声律的毛病。 "四声说"、"八病说"在诗歌声律提出了规范和创作模式,虽然其规定极为苛细,一般人不能完全做到。不过更重要的是,诗歌声律论的提出,为新诗体(律诗)的正式形开辟了通途。唐朝年,"四声"正式二元化为"平仄",真正意义的律诗得以产生。

    平仄声二元化后,缺点甚多,因此,平仄和不拘平仄之争几乎延续了1500多年。清末民初,陈独秀,胡适等人批判了平仄声的片面性。随后孙大雨,闻一多等开始新诗格律研究。人们冷落了平仄声问题。

    浙江诗人王无童先生在《我对诗平仄的管见》一文中谈到:"音乐的低、沉、缓慢和高低的变化就产生悲哀。高、强、有力,节奏明显有连续,就产生昂奋进。轻、柔、平、和、有跳跃感,就产生轻松活泼。因此,诗歌只要进行音乐的朗诵,又大大超过汉语四声抑、扬、顿、挫,对诗歌产生音乐美的作用。"同样鲜明提出了"诗的音乐美不应局限于平仄格律"。

    理论缺陷

    《世界汉诗》杂志总第四期,为纪念中抗战争胜利六十周年而刊发了一组诗词,其中便有当代词人霍松林先生的大作,录诗如下:

    掳掠杀烧举世惊,夺吾土毁吾茔。

    救亡怒吼卢沟炮,雪耻围歼碧海鲸。

    宁舍颅争寸土,誓抛筑长城。

    八年百战驱强寇,万里山河四亿兵。

    这首诗四平八稳,谈不好,也谈不不好。浑是说事理,缺乏隐秀之美。隐者,意在言外,秀者,弥漫美的氛。然则这首诗中,却是无法悉。显而易见,是没有跳出平仄的限制。

    当代坛大家林从龙也有一首《纪念抗战胜利六十周年》的诗,为了平仄工整,也存有不足之。录诗如下:

    辽沈无端起战烟,寇倭兽行史无前。

    同胞惨死三千万,胜利欢呼六十年。

    人访京华频谢罪,眼觎东北暗垂涎。

    太平盛世须牢记,军残灰正燃!

    细研此诗,我发现有三硬伤。硬伤之一:"人访京华频谢罪"中的"人"是指本人,应改为""较为妥当。这里采用泛指,与句意不合;硬伤之二:"眼觎东北暗垂涎"中的"眼觎"是不能替代"觊觎"的,在汉语词汇中是没有"眼觎"这词目的。若将这两句诗改为"访京华频谢罪,心怀东北暗垂涎。"句意一目了然,且"怀"与"暗"呼应,更添了诗的生动。但平仄的限制却因此被打破了。硬伤之三:"寇倭"为了平仄工整,竟将"倭寇"的词序颠倒。

    古人云:"能浮舟,亦能覆舟。"调配平仄,虽然可以增强诗词的节奏和语言的表现力,展现声乐之美。但也不能视其为一条准绳,将自己捆绑住,束缚自己的思想。

    有很多词语都不是平仄生产线的,龚祯熊先生指出"第一声与第二声"、"第三声与第四声"其音调性质是大有不同的。同类不同调交替,也可使人感到音韵和谐。比如"谁知盘中餐"虽然为五连平,但因"谁"与"盘"为第二声,音韵并不单调。又如"山巅青松高"也是五连平,因为全都是第一声,听起来音韵就单调得多了。这种句例随处可见。这说明调的作用不能忽视。

    也不尽然,词语

    新加坡

    古:平平平 ◆坡【下平五歌】

    今:平平平 ◆坡【二波,o,e,uo】

    "新加坡"一词三连平,原则上使用声调愈多,愈有语音美。正因为,平仄声是不完全归纳法归纳出来的,故,你可以找一堆证据证明平仄论合理,我也可以找一堆证据证明平仄论不合理。

    有人说绿豆治百病,有人说绿豆是偏方。平仄声使用,请从语境考察。实际上,古代的上声,今天的第3声(上声),很多字的音长也是较长的,例如爽shuang,朗lang,想xiang,享xiang 等,这些字的音长绝对比平声的西xi,基ji,踢ti等的音长更长。

    王力当时不懂音长,简单说音长,就是一个字念出来所需要花费的时间。任何平声字都有音长相对较短的字,也有音长相对较长的字,

    任何仄声字都有音长相对较短的字,也有音长相对较长的字。王力笼统认为平声长,仄声短,明显就错了。

    现代的音韵学研究证明,实际上,上声的音长是最长的,同样是 zhang,上声的涨zhang,音长比平声的张zhang,发音时间要略长。

    因此,平仄声的片面性。是每个格律诗爱好者不得不重视的问题。


  • 上一篇:【五伦八德】人道不修与禽兽何异?
  • 下一篇:中国诗词中的词牌名有多少?

  • 分享到:
  • 我来说两句
    登录后可评论



  • 网易
  • 百度
  • 大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