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栏目:首页 > 国学文化 > 论孟老庄 > 正文
国学文化
  • 仁者为君,天下无敌——孟子的天命论
  • 时间:2019-04-25 16:21:22        编辑:xinzhengjiaoyu        点击量:3500次
  • 在《孟子》这一章是孟子重点详尽地解说什么的“仁”、如何做到“仁”、“仁”能带来什么效果等等。在孟子向很多诸侯论说仁政的重要和必要性后,在孟子向梁惠王解说了“仁者无敌”的含义之后,在这里孟子细致地论说了仁者为什么能无敌于天下。有观点说这一节是孟子的实用性的天命论,谁成就了王道谁就是天命所归,其实这是一种曲解,是为了服务于既得利益者的恶意曲解。孟子始终还是心系民众的,他认为民心就是天意,天命在于民心所向,民心是向着那仁德之君的。

    孟子曰:“天下有道,小德役大德,小贤役大贤;天下无道,小役大,弱役强。斯二者天也,顺天者存,逆天者亡。齐景公曰:‘既不能令,又不受命,是绝物也。’涕出而女于吴。今也小国师大国,而耻受命焉;是犹弟子而耻受命于先师也。如耻之,莫若师文王;师文王,大国五年,小国七年,必为政于天下矣。诗云:‘商之孙子,其丽不亿;上帝既命,侯于周服;侯服于周,天命靡常;殷士肤敏,裸将于京。’孔子曰:‘仁不可为众也。’夫国君好仁, 天下无敌。今也欲 无敌于天下而不以仁。是犹执热而不以濯也。诗云:谁能执热,逝不以濯。”——《孟子·离娄上》

    译文:

    孟子说:“天下政治清明时,道德低的人会听从道德高的人役使,才智少的人会听从才智多的人役使;天下政治黑暗时,力量小的受到力量大的役使,势力弱的受到势力强的役使。这两种情况都是符合天理的。顺从天理的能够生存,违逆天理的就会灭亡。齐景公说过:‘我既不能命令别人,又不愿听别人命令,这是绝路一条。’景公不得已哭着把女儿嫁到吴国去。现在,小国效法大国,却又耻于接受大国命令,这就好比学生耻于接受老师的命令一样。如果真的感到羞耻,那就不如效法文王。效法文王,大国不出五年,小国不出七年,一定能统治天下。《诗经》上说:‘商朝子子孙孙,不下十万余人。上帝既有命令,都向周朝归顺。都向周朝归顺,就因天命没有定论。殷朝的臣子漂亮聪敏,将去周朝镐京助祭。’孔子说:‘仁德,不在于人多。’国君爱好仁德,就能天下无敌。如果想无敌于天下而又不凭借仁,这就像手拿了烫东西而不用冷水冲洗。《诗经》上说:‘谁能手中拿了烫东西,不用冷水来冲洗?’”

    老张评说:

    看上去这是孟子的天命论,所谓的“顺天者存,逆天者亡”,然而这里的天是什么呢?是不是历代开朝君王所谓的天命所归呢?孟子的天命在于民意,所谓天命所归其实就是民心所向。获取民心的根本在于“仁”,仁德之君就是天命之君,就是无敌于天下的人,哪怕千万人都会臣服在仁德面前。这就是本节最费解的那句话“仁不可为众也”的含义。这就是仁者无敌的复杂解释,再多的民众都不会与仁者为敌。

  • 上一篇:老子追求的“世界本原”是什么
  • 下一篇:五层含义揭开《道德经》“无为”的真意

  • 分享到:
  • 我来说两句
    登录后可评论



  • 网易
  • 百度
  • 大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