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栏目:首页 > 国学文化 > 论孟老庄 > 正文
国学文化
  • 东方思想:老子·道家哲学
  • 时间:2020-09-19 10:50:23        编辑:xinzheng_b        点击量:1954次
  • 老子·道家哲学
    第一节 以“道”为终极本源的宇宙论
    一、 以“道”最为概念的变迁
    什么是“道”?
    “道”的本意指道路,后来被引申为规律或规范。与天相应的的就叫做“天道”,与人相关的就叫做“人道”。“天道”意指日月星辰等天相运行的规律;“人道”指人类社会中一些行为规范。
    老子所做的杰出贡献就是首次把“道”抽离出来,最为一个哲学形上学范畴予以系统化论证。
    宇宙论的特点是确定宇宙万物同出一本源,并由同一本源的生化来说明宇宙万物的现存状况与变化法则。
    二、 以“道”为本源的宇宙论
    1、 在老子看来,“道”首先就是天地万物的最初本源,天地万物均由“道”所生。而道是独立的,无对待的。
    2、“微”是无形,“希”是无声,“夷”是无迹。旨在强调道是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完全超乎感觉的范围。
    3、 但是,这绝不意味着说“道”是绝对的空无,“道”有自己的实存性,从感觉经验的角度看,“道”的这种是有若无,实而无形的特点确实显得很玄妙,甚至很乖谬。本源当然不是某种具体的物,所以“道”必须是无限的,而无限的东西必定是无形无象的,更不可名言指称;但本源绝对不能是绝对的无,“道”是要创生万物,就必须是实有的。更何况,“道”本来就不是由经验来发现,也不能由经验来发现,它实际上是老子超越经验,从有形的世界突围而进入无形的领域才悟到的。这里的无实际上是无名的缩略语,无名是对道体的另一种表述。
    “建之以常无有,而主之以太一”。“道”、“太一”不仅为有形有质之前的一种存在状态,这是一种有气之前的存在状态,由之,它免不了被视为神秘的。
    第二节 “反者道之动”与经验世界的辩证展示
    在老子那里,“道”不仅是创生万物的本源,而且还是事物运动和变化的动力。
    一、 “反者道之动”揭示的生化规则
    从“道”到万物的生化就意味着道的运动。“道”的运动不是单向的,直线式的运动。“道”创生天地万物。这是一个循环往复,永不停息的过程。
    “反”有两个含义:一是相反,二是反复。
    “道”之动是向自己的反面转化,依后者,“道”之动是一个周而复始的过程
    对万物而言,向本源的重新回归,实际上是一种复命的过程,也是万物的最终归宿。
    二、 经验事物相反相成的辩证展示
    “反者道之动”在老子思想体系中是非常重要的观念,它不是决定了老子整个思想的基调,而且成为他观察纷纭的现象世界和处理人生问题、政治问题的法宝。
    1、 一切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变化的前提就是事物之间有区别、有对立。“道”自身即包含自我分化的潜能。因此,在经验世界里,任何事物都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
    2、 事物的对立面相互转化。本源之“道”能从无形质落实到有形质,在从有形质恢复到无形质。充分说明对立面相互转化是一个普遍规律。
    3、 事物向对立面的转化有一个渐进的进程。“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比作为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第六十三章)老子无论是对道体还是对各种具体的事物均抱有一种深邃的辩证观念。他不但认识到事物之间充满各种相对性,而且还发现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
    第三节 由宇宙论开出的人生观和政治论
    从理论的层次看,老子的思想系统是由宇宙论向下落实到人生论,再由人生论延伸到政治论;但从立论的宗旨看,其宇宙论却是为了解决政治和人生问题而建立的。
    一、 “道法自然”的人生哲学和政治诉求
    老子借宇宙论所要解决的,其根本就不是一个事实问题或自然哲学的问题,而是一个与价值的源泉与标准有关的问题。他对本源之“道”及其特征的种种描述,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要为处于大变动时期的社会和人生寻找一条应当遵循的普遍准则。老子哲学的这一特点使得宇宙论与人生哲学很难区分。
    本源之“道”的所有特征都是人的价值准则的一种投射。甚至,人生哲学和政治哲学的区分也成多余。凡是与人的活动相关的,标准只有一个,即“归根”、“复命”、与“道”合一。治身与治国并无二异。把“道”落实到人身上,成就的就是常德,孔德或玄德的人格;把“道”落实到社会中去,成就的就是没有矛盾与纷争的至德之世。
    修身之道的原则:
    第一, “自然无为”。“自然”是从肯定层面讲,意思是自然而然,依其本性来发展。“无为”从否定层面讲,意思是不妄为,不包含任何人为的成分。
    第二, “柔弱不争”。“不争”实际上是“柔弱”的一种表现。“柔弱”是道创生作用的特点。其具体表现为谦下、守雌、不争。
    第三, “致虚守静”。“虚静”也是道的特征,“静”是“虚”的表现。“致虚极,守静笃”,即让内心清净,虚寂到极点,只有这样,心灵才能在不受任何干扰的情况下,达到与“道”玄同合一的境地。因此,“致虚”、“守静”实际上成了个人接近、通达道的必要前提。
    二、 “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
    老子所面对的社会现状是:随着文明的发展,智慧的开启,不仅在生活中出现了许多“不自然”的现象,而且,由于过分膨胀的欲望带来的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的冲突,由于过分严酷苛刻的社会制度所带来的人性的压迫与扭曲,已经对人的生活生存处境,对人的身心造成了严重的伤害。
    老子相信,所有这一切并非出自人性之本然,而是由于过分“有为”的结果。因此,只有按照“道”的要求,用“自然无为”来化解各种心智巧诈,用“柔弱不争”来削弱各种逞强好胜,用“致虚守静”来消解各种欲望冲动,人才有恢复其本真的状态,社会也才有望回归稳定和谐。
    老子设想的社会,是浸润在文明与秩序,道德与礼仪之中的社会;老子设想的社会,却是更自然主义的,更具本色的社会。
    老子的真实意图是悬设一个理想,以之作为标准,凸显现实社会与现实人生的种种病态和不足,并促使人们在享受文明带来的好处的同时,认真的反省由文明和巧智所引发的种种浮躁或弊端。
    这大概是老子人生哲学与政治哲学最具批判意义之处,也是一切社会乌托邦的价值所在。
    第四节 老子哲学的历史地位
    1、老子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他不但开创了一个学派,成为又一影响深远的思想传统的创始人,而且还建构了一套思想体系,提出了许多重要的观念,从而对道家之外的各种思想均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2、老子对到道体的沉思直接刺激了人们对万物本跟的理性思考。
    3、老子思想包含丰富的辩证观念。一方面来自身为史官的经验,另一方面可能受到《易经》中辩证思想的影响。
    4、老子是一位史官,他对朝代兴亡,社会变迁有着细微的观察,这使得其哲学饱含睿智。

    5、在个人修养方面,老子曾提出“为学者日益,为道者日损”的说法,为学是追求知识,为道为追求境界。

    来源:哲学漫步集  郭齐勇 冯达文 | 作者  《新编中国哲学史》| 书籍  中国哲学史笔记系列

  • 上一篇:《大学》中的十句名言,影响中华千年
  • 下一篇:《六韬》中的10句经典哲理,智慧尽在字里行间

  • 分享到:
  • 我来说两句
    登录后可评论



  • 网易
  • 百度
  • 大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