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栏目:首页 > 国学文化 > 明清小说 > 正文
国学文化
  • 没有诗词就没有《红楼梦》?我们为什么要读“红楼诗词”
  • 时间:2019-09-18 10:06:56        编辑:xinzheng_b        点击量:2312次
  •        一部《红楼梦》摆在面前,我们能从里面读到什么呢?鲁迅先生说: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这还不是全部,《红楼梦》里还有园林,绘画,戏曲,美食,服饰,医药等等,不一而足。我们将通过这篇文章看见诗,看见词,看见曲,看见文。《红楼梦》是一部小说,小说最该关注的是人物和情节,为什么我们要关注诗词曲文呢?这是不是舍本逐末?不是。有人说。没有诗词就没有《红楼梦》,这是不是危言耸听呢?也不是。诗词在《红楼梦》里不是跟“本”相对的“末”,也不是附庸和点缀,而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何以见得呢?我们从三个方面说。第一、红楼有诗乃全,诗是构建红楼的砖瓦。
           从《唐传奇》开始,我国古代小说,熔史才,诗笔,议论三者于一炉,形成了“文备众体”的艺术特色,《红楼梦》在这方面堪称一流,小说的主体是白话文,可是诗,词,曲,赋,诔文,对联,谜语,酒令等等不仅齐备,而且精彩。光就诗歌来说,绝句,律师,歌行,写人,咏物,即事反复出现,佳作频仍。凡此种种,成就了红楼诗的天地。
           红楼有诗乃全,诗和写诗是《红楼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小说地二十七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埋香冢飞燕泣残红”描写黛玉创作《葬花吟》。第三十四回,“情中情因情感妹妹,错里错以错劝哥哥”,宝玉赠帕传情感动了黛玉引出了她的题帕三绝句。第四十五回“金兰契互剖金兰语,风雨细闷制风雨词”告诉我们黛玉写《秋窗风雨夕》的前情后事。而没有第七十回的《桃花行》,海棠诗社就不会更名为桃花社。从第三十七回探春提议结诗社起,写诗就成了书中的线索之一。结完海棠诗社就咏白海棠,咏了白海棠又赛菊花诗,连吃一顿螃蟹都无诗不欢。香菱学诗惊动了半个大观园,一场大雪如果没有诗又怎么对得起那琉璃世界白雪红梅?
           如果你有兴趣,不妨重读地五十回“芦雪庵争联即景诗”,这一回曹雪芹可谓写尽了诗与青春联袂的快乐。那一次参与写诗的人最多最全,咏白海棠,咏菊花,填柳絮词,基本上就是宝玉,黛玉,宝钗,探春,湘云。可芦雪庵联句,除了他们几位之外,还增加了香菱,抱琴,岫烟,李玟,李绮,连不会作诗的李纨和王熙凤那天也被激发出了诗兴,联句的头一句“一夜北风紧”就是王熙凤的创作,这是她一生中唯一作过的诗。她自嘲这是句粗话,可众人都为她点赞说“这句虽粗,不见底下的,这正是会作诗的起法,不但好,而且留了多少地步与后人。”有了好的开头后,这首以雪为主体的五言排律就在姐妹们争前恐后的热情中以此往下联,联句自带竞赛性质,它考验人的反应是否灵敏,出对是否得当。虽然是自由接力,但既要联得好,更要联得快,用湘云的话说“这不是作诗,竟是抢命呢。”刚开始,大家按照抓阄的顺序一个一个联,几句之后李纨自知才力不够,主动退出,盯着丫头热酒去了,而湘云却诗兴大发,开始抢着联,把反应不快的人挤在一边,本来还规矩坐着的,一激动竟然站了起来。宝琴见湘云站着联,也不斯文,站了起来。黛玉见宝玉光顾着看,推他快说,宝玉应付了两句,湘云嫌他挡路说“你快下去,你不中用,倒耽搁了我。”就这一句话的功夫,宝琴又占了先,湘云急忙用“盘蛇一径遥”联宝琴的”伏象千峰凸“描写雪中的群峰和小路。见湘云累了捧杯茶喝,岫烟赶紧见缝插针说上两句,才说完,之间湘云已经扔了茶杯再次参战。最后其他人都退出了,就剩下湘云,黛玉和宝琴三人对抢,好句伴随着笑声,你追我赶,想收都收不住。这次联句,湘云充分地表现了她的才华和豪情,黛玉也一反常态笑得握着胸口,连声音都抬高了。你看她这样子能想到这是无事闷坐,不愁眉便长叹,好端端就要流泪的黛玉吗?太不像了,两个画面大相径庭。
           联完雪天即景诗,大伙儿意犹未尽。李纨罚落第的宝玉去栊翠庵访妙玉讨要红梅花,“红梅”又成了诗题。由宝玉,宝琴和联句时没怎么抢到机会的岫烟,李玟四人分咏,作出了三首《咏红梅花》和一首《访妙玉乞红梅》。那一天简直就是大观园的诗歌节,这以后还有“宝琴新编怀古诗”,“黛玉悲题五美吟”,“湘云偶填柳絮词”,“贾政闲征姽婳词”和“宝玉撰写芙蓉诔”。小说前八十回诗和写诗一幕接一幕,一场连一场,像一条彩线穿起来精彩的情节,活化出人物多姿的风采。
          《红楼梦》里众人作诗,吟诗,既生动活泼又风雅有趣,恍若画中之景,唯美动人。吟咏之间,红楼儿女们不同的性格特征也跃然于诗词之中,“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这是多愁善感的黛玉。“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墙魂。”这是低调端庄的宝钗。“落去君休惜,飞来我自知,莺愁蝶倦晚芳时,纵是明春再见隔年期。”这是博爱多情的宝玉。那么这些红楼诗词都是来自曹雪芹的原创吗?诗词除了刻画人物个性还有那些深层次的用意呢?
           红楼诗词是曹雪芹为他笔下的人物代拟的,这些诗词不完全是他的独创,其中有些参考了前人的作品。比如《葬花吟》,宝钗和湘云想出了菊花诗分咏十二题的写法,说前人没作过,部落俗套。其实曹雪芹同时代就有人作过这种类型的菊花诗,而且《问菊》,《对菊》《访菊》等诗题和《红楼梦》里写到的一模一样,只是不好断定谁影响了谁,有借鉴,但是红楼诗词魅力不减,它最成功之处在于曹月琴按头制帽,量体裁衣,做到了诗词的个性化。曹雪芹笔下一个人有一个人的声调口气,《桃花行》是哀音,一定出自“曾经离丧”的黛玉之口,宝琴有这个才力,可她不写这种风格的诗。宝玉过生日,席上行酒令,酒面要一句古文,一句旧诗,一句骨牌名,一句曲牌名,加起来凑成一句话“落霞与孤鹜齐飞,风急江天过雁哀。却是一只折足雁,叫的人九回肠,这是鸿雁来宾。”和“奔腾而砰湃,江间波浪兼天涌,须要铁索缆孤舟,既遇着一江风,不宜出行。”这两句不过是酒席上助兴的话,风格也不一样。前一句有孤鹜,雁哀,折足雁,九回肠,一定是黛玉的口气。后一句奔腾澎湃,波浪连天,风打铁锁,可见湘云的气势。红楼诗词展现红楼人物不同的个性和异样的风采,黛玉的诗文采风流,感伤缠绵,宝钗的诗含蓄浑厚,沉着稳当,湘云的诗洒脱,宝琴的诗清丽。每个人的学识,气质,性情,修养都在诗词里,如果我们把诗词曲文和写诗词曲文的情节抽走,红楼将减少一层残缺角。红楼有诗乃全,诗是构建红楼必不可少的砖瓦。第二、红楼以诗为谶,诗是导航红楼的路标。
           《红楼梦》在写作上有一个特点,曹雪芹大量使用多种类型的谶语来推动小说情节的发展。“谶语”就是有意无意的预言,比如说我们读到小说地五回时会发现作者通过图谶,也就是金陵十二钗图册判词的形式预言了书中主要女性命硬的走向,之后随着小说情节的展开,星罗棋布的诗谶、谜谶、戏谶、物谶会陆续出现在我们的阅读当中,只要你有一双慧眼,就能通过它们判断出小说主要人物的未来将往何处去。
           在这些谶语中,诗谶是最常见的,什么是诗谶呢?举一个比《红楼梦》更早的例子。西晋有一个人叫石崇,石崇有个史上很有名的园子,叫做金谷园。园子里常常高朋满座,一群人聚在一起喝酒,作诗,其中有一位就是著名的美男子潘岳潘安仁。潘岳写过这么两句诗:投分寄石友,白首同所归。
           意思是我们志趣相投,意气相合,友谊坚如金石,直到白头。没过多久,赵王司马伦掌权,石崇和潘岳因为得罪了司马伦的亲信孙秀,被先后押赴刑场。石崇先到, 潘岳后到,石崇看见潘岳很惊讶说“安仁,你怎么也来了?”潘岳惨然一笑回答到,这就是所谓“白首同所归”了。“白首同所归”这句诗可以指到白头,到老不变,也可以指同时死亡。所以当时知道潘岳这句诗的人都说他适成其谶,不幸而言中,是不祥的预言。这句诗就是诗谶,《红楼梦》里这样的诗谶几乎随处可见,时刻提醒我们宝玉,黛玉,宝钗,湘云等人未来将遭遇什么。比如《葬花吟》以花喻热,人花共命,很多学者认为它就是黛玉自作的谶语,或者至少带有谶语的性质,诗里暗藏着黛玉的死亡:
                                                             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很可能预示着黛玉最后和晴雯一样,在寂寞凄凉中死去。《桃花行》也是如此:
                                                             泪眼观花泪易干,泪干春尽花憔悴。
                                                             一声杜宇春归尽,寂寞帘栊空月痕。
           这些句子如果从黛玉的命运角度去理解,绝不是好兆头。书里说宝玉读完这首诗后“并不称赞,却滚下泪来。”,瞬间发生这么多的心理反应,说明宝玉被诗里的某些句子触动了,他有很不好的预感,不愿意往下多想,深想,这首诗就是诗谶。还是宝玉过生日这一回,探春和宝钗行射覆的酒令,探春覆了“人”“窗”两个字。宝钗知道她用的是“鸡人”和“鸡窗”的典故,于是覆了一个“埘”字,这个字出自《诗经·王凤·君子于役》,“鸡栖于埘,日之夕矣。养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这首诗写的是妻子思念久久不归的丈夫,所以“鸡栖于埘”可能是隐隐透露宝钗结局的诗谶。小说暗示我们,《红楼梦》接近尾声时,宝玉可能离家而去,留下宝钗一人孤苦度日。
           再比如第七十六回,黛玉和湘云中秋夜联诗,湘云说“寒塘渡鹤影”,黛玉联到“冷月葬诗魂”,湘云立刻表示她的担忧,立刻说“诗固新奇,只是太颓丧了些。你现病着,不改作此过于清奇诡谲之语。”连在山石后,听她俩联句的妙玉也忍不住现身出来打断说“好诗,好诗,果然太悲凉了”,又说“方才我听见这一首中有几句虽好,只是过于颓败凄楚,此亦关人之气数而有,所以我出来止住。”这是小说里很有代表性的直接写到诗谶的情节,这几句对话相当于提醒我们红楼诗词不可等闲视之,它们中有很多关乎作诗人的气运,具有“谶”的意义。
           曹雪芹提前安排好了人物的命运,再通过诗谶点点滴滴进行预告,诗词曲文闪烁其词,欲言又止地泄露天机,不时地刺激着我们往下读的欲望,它们像导航红楼的路标一样,被曹雪芹设置在我们阅读的道路上,所以没有诗词就没有《红楼梦》,这句话虽然有点夸大,却并非全无道理。
           作为《红楼梦》里最常见的谶语,诗词曲文具有谶的功能,发挥着谶的作用,但它们首先是诗词曲文,然后才是谶语。小说里的诗词曲文不读可惜,读而不品遗憾。《红楼梦》精读,泛读两可,整体读和部分读都行,但是如果跳过诗词你就会减少很多阅读的乐趣。这部巨著充满了诗美,黛玉葬花有诗意,宝黛爱情有诗意,连贾府的日常生活有诗意,可最能体现诗意美的还得是这些诗词曲文。以诗为谶,诗是导航红楼的路标,这是诗词之于红楼重要性的第二点。第三、红楼因诗而雅,诗是提升红楼的阶梯
           林黛玉是《红楼梦》里头一个为诗而生的人物,她就是诗歌的化身,没有诗的黛玉,跟没有爱的黛玉一样,会停止思想,像灵魂被抽走。黛玉很美,可她最突出的特点是有才,“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宝钗有德,黛玉有才。小说一开始就把黛玉比作东晋著名的才女谢道韫,进入小说的正文后,黛玉的才华更是时时显露,尤其是诗才,无人不服。诗对黛玉来说,不为显露才华,博得名声,也不为坐着好玩打发时间,而是诗与身心一体,诗和生命同在。黛玉的思维方式是不能用语言表达的,就用眼泪表达。眼泪表达还不够的,就以诗和泪一起抒发。《葬花吟》《秋窗风雨夕》《桃花行》这三首代表作,都这这种情境下的产物。黛玉把自己寄人篱下的身世,无法言说的爱情,对青春的珍爱和生命不久长的悲伤化作悲戚之感写进诗里,诗是发自心灵的歌唱和哭泣,能写诗并且致力于诗是黛玉成为大观园里真正的同时也是最出色的诗人。
           再举个例子,小说第四十八回“滥情人情误思游艺,慕雅女雅集苦吟诗”。写香菱学写诗,他茶饭无心,坐卧不宁,着魔一般地苦吟苦学。宝玉说“这正是地灵人杰,老天生人再不虚赋情性的。我们成日叹说可惜,他这么个人竟俗了,谁知到底有今日,可见天地至公。”学诗之前的香菱跟大观园姐妹们一样青春妙龄,可是命运却坎坷的多。本来出身书香门第,命运偏偏让她做了薛蟠的小妾。尽管在这样的周折中,香菱难得地保有天真和慧心,可她的生活跟诗无关。用今天流行的话说香菱在薛家只有眼前的苟且,没有诗和远方,所以宝玉等人为她叹息。好在香菱不甘现状,一有机会住进大观园,就迫不及待地学习作诗。命运不能改变,小妾依然是小妾,可诗让精神升华。学诗和作诗是香菱能想到的完成自己,实现自己的唯一的途径。贾府年轻貌美的侍妾不少,只有学诗的慕雅女香菱脱颖而出,对诗的崇敬和向往使香菱真正成为大观园女儿国的一份子,这就是诗的力量。
           红楼因诗而雅,因诗而纯净。宝玉为香菱的加入而欣慰,他自己不就是个典型例子吗?小说第八回,因为奶妈李嬷嬷一再劝阻宝玉喝酒,又把宝玉专门为晴雯从宁国府要来的豆腐皮包子拿回家给孙子吃了,早期沏好的枫露茶也被李嬷嬷喝了。宝玉借酒发怒,把手中的茶杯往地上一摔,砸了个粉碎,泼了倒茶来的茜雪一裙子茶,又跳起来骂茜雪:他是你那一门子的奶奶,你们这么孝敬他,不过是仗着我小时候吃过他几日奶罢了。如今逞的他比祖宗还大了……白白的养着祖宗做什么?撵了出去,大家干净。
           宝玉这次发飙的结果是李嬷嬷安然无事,无辜的茜雪却被撵出去当了替罪羊。还有一回,小说地三十回,宝玉回怡红院,淋着雨叫门,半天叫不开,一肚子没好气。等袭人终于把门打开,他不看是谁,抬腿就踢了过去。一边骂道:下流东西们,我素日担待你们得了意,一点也不怕,越发拿我取笑儿了。

           袭人被踢的肋下青了碗大一块,夜间还咳出了鲜血。宝玉这样的言行恐怕不比贾琏,贾蓉等人好到哪儿去。如果小说继续朝这个方向写宝玉,他就当不起“绛洞花主”这个名儿了,好在曹雪芹用了更多的笔墨,深入到宝玉丰富的内心世界,慢慢地把他跟一味施威的蛮横少爷划出界限来。

           宝玉和黛玉一样,保持并坚守着自然天性,他生活里最重要的事有两件,爱和写诗。这两件事发自他的内心,没有目的,没有功利。宝玉情不情,不仅爱眼前所有可爱的人,还将这种爱延伸到花,鸟,鱼,星星,月亮等一切无情之物,包括诗。在诗社活动中,宝玉的作品屡屡压尾,无论咏白海棠,还是咏菊花,他都是最后一名,填柳絮词他甚至交了白卷,可他不以为意,真心称赏姐妹们的好诗,为黛玉夺魁鼓掌。芦雪庵联句落第,被罚去栊翠庵讨红梅,宝玉巴不得呢,诗才不如姐妹们,可这丝毫不影响宝玉快乐的写诗,热情地爱诗。诗是才能,更是美和境界。没有诗,我们要把宝玉这位养尊处优的贵族少爷跟贾琏,贾蓉等人区别开来,恐怕有点难度。

           小说第二十八回,宝玉参加了一个由贵族公子冯紫英组织的小型酒宴,与宴的还有宝钗的哥哥薛蟠,唱小旦的蒋玉菡和妓女云儿。酒宴刚开始,薛蟠就要云儿唱打情骂俏的私房小曲儿,说唱得好,我喝一坛子酒。宝玉觉得如此滥饮,易醉而无味,他建议行一个新酒令,说出女儿的悲,愁,喜,乐,说完再唱一个同样主题的小曲。他那首哀婉缠绵,后来在87版的电视剧《红楼梦》插曲中被命名为《红豆曲》的作品,就是这样产生的。那一天的宝玉刚刚从黛玉的《葬花吟》里获得感悟,知道有花开就有花落,有生就有死,没有什么能永远把握,然而他依然想尽一己之力,紧紧握住眼前的美好,哪怕只有一时半刻: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睡不稳纱窗风雨黄昏后,忘不了新愁与旧愁。
           这首用十个“不”字,为抒情线索,展开女儿悲愁的《红豆曲》,正是对第二十七回《葬花吟》的回应,一个自伤自恋,一个深情体贴,不细看原文,我们和容易忘记这首《红豆曲》是产生在贵族公子取乐的酒宴上的,是黛玉泣血带泪的《葬花吟》净化了宝玉的心灵。这块通灵宝玉一步一步在黛玉含着眼泪的爱和美好的诗歌里变得晴朗通透,一步一步远离贾府那些真正的须眉浊物。李纨年轻守寡,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可探春一说结诗社,她就立刻响应说:雅的紧,要起诗社,五品自荐我掌坛,前儿春天我原宥这个意思的。我那里地方大, 竟在我那里做社。我虽不能作诗,这些诗人竟不厌俗客,我作个东道主人,我自然也清雅起来了。

           看她毛遂自荐当社长的积极劲儿,就像换了个人似的。诗给李纨单调冷清的守寡生活送来了温暖的色彩。王熙凤识字很少,可随口一句“一夜北风紧”,顿时让我们看到她蹬着门槛,拿着耳挖子剔牙和挽几挽袖子,脚跐着门槛,骂赵姨娘的粗俗泼辣背后,原来也有和红楼姐妹一样的文雅和可爱。

            一句话,红楼因诗而雅,诗是提升红楼的阶梯,是红楼的品味和精神。没有诗,红楼天地将华彩减半。所以我们要读《红楼梦》中诗,听《红楼梦》中曲,感受《红楼梦》中情,通过诗词剖析红楼人物,借人物了解这部小说,打开诗词曲文这扇窗,我们将看到不一样的《红楼梦》。
  • 上一篇:贾元春《红楼梦》中金玉粉饰下的悲苦皇妃
  • 下一篇:王熙凤的“辣”:是性格的主要特征,也是生存的主要武器

  • 分享到:
  • 我来说两句
    登录后可评论



  • 网易
  • 百度
  • 大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