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得绝望,说明看得深刻。《金瓶梅》的思想,有点像《红楼梦》里警幻仙子转述宁荣二公的嘱托:先以情欲声色等事,警其痴顽,或能使彼跳出迷人圈子,然后入于正路。以及警幻自己告诉宝玉的:令汝领略此仙闺幻境之风光尚如此,何况尘境之情景哉?而今而后万万解释,改悟前情,留意于孔孟之间,委身于经济之道。
《金瓶梅》也是极力渲染“情欲声色等事”,让读者”领略此仙闺幻境之风光“,然后用西门庆之死、众妻妾之散,告诉读者人生不过如此,应该摒弃感官享乐、“改悟前情”、“入于正路”云云。
当然,明朝商品经济发达,带动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变化,对从前“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念产生颠覆,注重感官享乐。但如果直接提倡享受,那就违背了“政治正确”,这部作品也难以问世了。
不过,作者设计身死人散的结局,有哲学上的意味,符合佛家“家”的理念。这就不免让人感到绝望了。
如果只沉溺于色情描写的刺激,是看不到绝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