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栏目:首页 > 国学文化 > 名人名著 > 正文
国学文化
  • 康有为:《广艺舟双楫》
  • 时间:2021-08-23 14:23:41        编辑:陈心正        点击量:3144次
  • 一、《广艺舟双楫》,是晚清年代康有为创作的书法论著。

    又名《书镜》,近代书法论著。为康有为所著,是晚清最重要的书法专著,曾影响了整整一代书风。从问世的那一年起,它就受到了国内外各方面人士的注意。从思想性上说,《广艺舟双楫》也的确表现了康有为抛弃陈习、另辟蹊径的进取精神。

    康有为出生在一个世代官僚地主的大家庭中,从小接受严格的封建正统教育,他熟读《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打下了中国传统的学问基础,但是他喜欢杂览群书,写气势纵横豪放的诗文,而对于科举考试的八股文却很厌恶。康有为的家乡在广东南海县,位于珠江三角洲富饶的平原中,资本主义萌芽生长较快,又较早受到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和文化的影响。康有为十九岁时,到九江礼山草堂从学于著名学者朱次琦,接受“济人经世”的实学,这对后来他的哲学思想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但是,当国家和民族遭到厄时,他对传统的封建文化产生了怀疑。

    年轻的康有为苦苦地思索着,探求着,“路漫漫其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1879年,他在家乡西樵山结识了张鼎华,他俩“过从累年,谈学最多,博闻妙解,相得至深。”在张鼎华的指引下,康有为开始接解到近代的改良思想,了解“京朝风气,近时人才及各种新书”,逐渐打开了眼界。同时,他又去了香港,看到了英国人治理的法度,很受启发,认识到资本主义制度比封建制度更加优越。从此大购西书,大讲西学,开始了他向西方寻求真理的漫漫求索之路,也正是从此,他对中国的旧文化和旧风俗也日益厌弃了。他在家乡创办了“不裹足会”,制定会章条例,发动亲友参加,这是康有为第一次对封建和传统陋俗进行冲击。

    1884年的中法战争,中国不败而败,使康有为受到很大刺激,经过长期探索,开始形成资产阶级改良的思想体系,“吾既闻道,既定‘大同’,可以死矣!”1888年,康有为到北京应顺天乡试,这是他一生重要的转折点,他以布衣身份向清朝皇帝上书,被顽固派礼部侍郎许应?癸、李文田等阻隔,未能上达。但是,他在书中所提出的“变成法”、“通下情”、“慎左右”三条纲领,却引起了顽固派的极大不满。康有为的书稿如同在一潭死水中扔下的一块大石,在朝野引起很大的反响,一时“谣谗高涨”。康有为非常苦闷。

    二、内容

    谱中提到的包慎伯,名世臣,安徽泾县人,他撰有《艺舟双楫》一书,上半部论文,下半部论书,而康有为所“广”的,也只是其论书的部份。可以说,《广艺舟双楫》是康有为极度苦闷中的产物,是在寻求拯救中国道路时遇到了黑暗势力的压迫,不得已而暂时转向书法领域以遣苦闷的心情。

    《广艺舟双楫》全书六卷二十章,叙目一篇,各章之间的联系,大致说来,卷一、卷二是讲书体源流的,卷三卷四是评论碑品的,卷五卷六是讲用笔技巧、书学经验和各种书体的书写要求的,全书的涉及面很广,对书法艺术的各个方面几乎都有论述或评价。

    三、世人评价

    包世臣的《艺舟双楫》定下了扬碑抑帖之调,可惜阐发太少,但康有为增广包氏之作,写成了这碑学理论集大成之作,举世瞩目,与前代包世臣,阮元等的著作相比较,主要有以下特点:(一)全书广征博引,资料极为丰富,并且吸取了清代金石考据学的最新成果。尤其是北碑凡稍有一点名气的都搜罗无遗,详细地加以评论。当年康有为在京师时,几乎把当时所有碑刻拓本和藏家名迹都全部过目,康有为对北碑研究的广泛性和全面性来说,前代的文章都不足以和他相比。

    但康有为对北碑的评价有时难免有偏颇之处,有时评价偏高,例如,他在《尊碑》一章中就列举了北碑五大优点,认为唐宋两代无此境界,尤其是极力抑唐,在他洋洋洒洒六万余言的长文当中,竟然未言半句北碑不足之处。他评价碑品的时候,常用比喻式评法,如“《■龙颜》若轩辕古圣,端冕垂裳。《石门铭》若瑶鸟撒山,骖鸾跨鹤。……”与实物拓本相对照,有的评价并不是很妥切。

    (二)康有为修正了阮元的一些不正确的说法,尤其是他否定了阮元所谓南帖北碑,画如鸿沟的错误看法,他认为“书可分派,南北不能分派。阮元达之为是论,盖见南碑犹少,未能竟其源流,故妄以碑帖为界强分南北也。”这个重要的观点,对于碑学的科学性和中国书法史的研究,均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他对包世臣的执笔法也有指正,提出“四指争力”以纠“五指齐力”之弊,并断然否定了包氏鼓吹的“以指运笔”说等,这都是康有为经过深思熟虑而得出的观点。

    (三)《广艺舟双楫》是当时最全面最系统的一部书学著作,是有计划,有体系、一气呵成的。这一点与《艺舟双楫》不同,沈氏是将平时零碎的信札、论文辑成《艺舟双楫》。中国的书学,起自汉朝末年,但一直未有人对书学作全面的途述,连一本书法史都没有,惟有《广艺舟双楫》一书,体例严整,论述广泛,从文字之始,书体之肇开始,详述历朝迁变,品评各代名迹,其间又夹杂考证指法,腕法,引之实用,它对科学体系的建立和严密,都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四),最后,但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康有为在其中明确提出了“变”的思想,即强调以“变”来求得事物的进步。他在第一章就明确指出“变者,天也。”“书法与治法,势变略同。周以前为一体势,汉为一体势,魏晋至为一体势,皆千数百年一变;后之必有变也,可以前验之也。”这种思想,不能不说是一种进步。

    他指出书法的目的是“著圣道,发王制,穷物变,洞人理”,提倡书法艺术的变革,反对当时封建统治所提倡的,特别是考试所提倡的“方光鸟”的“楷法”,这也是为变法的总目的服务的。

    由此可见,康有为是把他的变法的哲学思想赋予书法艺术中表达出来。

    但是,康氏思想上保守的一面在书中也有所反映。他看不清前进的方向,所以他的“变”,不是努力去破坏旧的,创造新的,而是主张回到古代去。他认为上古秦汉、魏晋的书法才是完美的,而唐以后则每况愈下。他不承认唐代书家变古法是一种创新,反而指责“名家为古,实不尽守六朝法度也。”这样,他在指导思想上就陷入了自相矛盾的混乱境地。

    又如,他在书中有几章专谈“干禄”书法的,这是一种应考,求官性质的书法,意在指示学书法的人,一方面要改革书法艺术,另一方面,足以“干禄”的书法仍不可不学,而这种思想,和康有为政治上改良主义的思想异曲同工,殊途同归。

    总的看来,他的著作中赋哲学思想于艺术表达也是本书的一大特色。

    《广艺舟双楫》在中国书法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其一,它总结了清代后期的“碑学”,康有为在《广艺舟双辑》中指出了清代书法的四变,康雍时,专仿董其昌;乾隆时转学赵子昂,嘉庆,道光间则盛行欧体,康有为称这三个时期为清代书法的“古学期”,以晋帖、唐碑为师,所得以帖为多,刘石庵,姚姬传为代表作家。第四个时期为咸丰,同治时期,转师北碑,为“今学”期,所得以碑为主,以北碑,汉篆为师,邓石如、张廉卿为代表作家。

    其二,总结了碑学的理论和实践。阮元提出了碑学的见解,开辟了新的道路,但他自己的书法却是帖派,说明实践仍是很薄弱的。包世臣著《艺舟双楫》,对碑学的形成起了巨大的影响。推动了大批人加入碑派,而康有为的《广艺舟双楫》则是碑学发展史上第三篇重要的著作,从它问世起,碑学成了有实践,有系统理论的一个流派,在中国书法史上牢牢地占据了它应有的地位。

    正因为如此,《广艺舟双楫》曾整整影响了一代书风。从它问世那年起,就受到国内外各方面人士的注意。据张伯桢所编《万木草堂丛书目录》载,此书在光绪十五年(1889)脱稿后,“光绪辛卯(1891年)刻,凡十八印。戊戌(1898年)八月,庚子(1900年)正月两奉伪旨毁板”。在当时的条件下,七年中印刷达十八次,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相当大的出版数。何况在清政府下令毁版后,《广艺舟双楫》依然流行。仅在康有为生前,日本就以《六朝书道论》为名翻印六版。近世的论书的,无论赞成与否,对这部书还是相当重视的,可见《广艺舟双楫》在书学上的重要性。

    《广艺舟双楫》之所以被禁,并非它本身对清政府有什么冒犯,也不是有什么违碍字眼,而是因人废书,因为康有为是近代史上有深远影响的“戊戌变法”的领导者,他的作品全部被禁,当然,从另一方面讲,《广艺舟双楫》在思想性上,的确表现了康有为抛弃陈习,另辟新径的一种进取精神,他的这种力主“改变”的思想,也是清政府所忌讳的,但他力斥书坛帖学萎靡之风,惟陈言之务去,倡言学习六朝碑刻,给书坛带来了一股清新的风,也正因如此,《广艺舟双辑》屡禁而不止,不胫而走,影响深远。

    四、康有为个人简介

    2008年11月24日蓝衣少年补充资料:

    作者康有为( 1858~1927)

    清末资产阶级改良派领袖,后为保皇派首领。又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广东南海人。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进士。初年学习传统儒学。国家的危亡,现实的刺激,使他对旧学发生怀疑。1879年,接触到西方资本主义思想和当时的改良思潮,开始糅合古今中西之学,改良政治。1888年10月,鉴于中法战争后形势险恶,康有为第一次上书光绪帝,提出变成法、通下情、慎左右三事。1890~1893年,在广州、桂林聚徒讲学,著有《长兴学记》、《桂学答问》。他把三世说推演为乱世、升平世(小康)、太平世(大同),认为只有变法 ,才能使中国富强 ,最后达到大同的境界。1891年,刊印《新学伪经考》,认为东汉以来经学,多出刘歆伪造,“非孔子之经”,打击封建顽固派的“恪守祖训”,为扫除变法维新的障碍准备理论条件。继又编纂《孔子改制考》,尊孔子为教主,用孔教名义提出变法要求。


  • 上一篇:宋金时代名家元好问简介
  • 下一篇:跟徐悲鸿私奔的蒋碧微为何出轨张道藩?

  • 分享到:
  • 我来说两句
    登录后可评论



  • 网易
  • 百度
  • 大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