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有六幅酿造图。在一条长案上摆着两三个大陶罐,罐底凿有小孔,从孔里流出一股液体,注入长案下面的陶盆。很显然,这是酿造过程中过滤工艺的写实。酿造物是什么呢?发掘者在报告中称之为“醋”,认定这是《滤醋图》,并援引过去河西走廊地区制醋工艺为证,认为二者的操作过程完全相同。北魏贾思勰所撰《齐民要术》所记的“酒糟酿醋法”,最后出醋时也是用这种底部有孔的滤罐过滤。当然,也不可断言这一定就是滤醋的图像,在酿酒等其他酿造过程中也会有过滤这一工序。
图为女子在盆中揉面,后面的墙上挂着铛、箕等厨具
砖画中见到不少切肉、揉面、烹煮及表现厨房设备的图像。切肉有时为男子担任,而烹食则基本由女仆掌管。另外有画面绘两个男子各跪在一个小案前,左手握刀,正在切肉,切好的肉放在案下的容器中。还有画面描绘一个在盆中揉面的女子,她身后的墙上还悬挂着铛、箕、炙叉等厨具。另一图表现的则是“煮”,一个大铁釜放在铁三脚架上,下面架着柴草,一女仆在一旁拨火。这里面所煮的大概是肉羹之类。还有一幅砖画绘一女仆正拿着肉串在火上炙烤,这烤肉串在当时当地官僚富贵之家大概是一种经常享用的美味。这烤肉串并不是像一些文章所说的那样,起源于河西走廊地区,因为在更早的山东诸城凉台汉墓中就见到有烤肉串的画像石。
图为嘉峪关古墓彩绘砖画——备食的侍女捧着羹盆
之后,主人宴饮就要开始了,侍女们忙得不亦乐乎,备食献食,这在彩绘砖画上也有充分表现。首先是备酒,侍女先用镟子盛上热水,把酒斜放在上面温酒,开宴时用勺将酒舀到酒杯中,再送到主人面前。备食的侍女有的捧着羹盆,有的托着放有馔品和筷子的食盘,还有的举着装有蒸饼的盘子,提着食匣,列队徐步前往宴席献食。《后汉书·梁鸿列传》所记梁鸿和孟光相敬如宾的故事,其中所说的“举案齐眉”,正是献食时连案举食,以表景仰之情,与砖画意境正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