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栏目:首页 > 健康养生 > 名医名著 > 正文
健康养生
  • 被孙策嫉妒杀害的《太平经》作者于吉简介
  • 时间:2022-03-07 22:21:58        编辑:陈心正        点击量:2668次
  • 《太平经》,又名《太平清领书》,是相传由神人授予方士于吉的东汉道教太平道典籍,成书于东汉中晚期,170卷。

    《太平经》内容博大,涉及天地、阴阳、五行、十支、灾异、神仙等。《太平经》重新构筑了早期道教的“天人合一”思想;以阴阳五行学说勾勒了一个理想社会图景,提出了一套“无为而无不为”统治术;提出了修道的教徒的修身养性术;提出了财产共有、自食其力的善恶报应观念,指出只有人们信修正道,方可断除灾异而得道成仙;也反映了平均主义和平等理想的朴素民本思想。

    在东汉至唐代,《太平经》在道教中有重要地位,对道教思想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是汉末太平道的主要经典,被视为传达天命的谶书,构成道经“三洞四辅”中的太平部,辑入历代道藏,宋代以后逐渐为人淡忘。

    内容简介

    《太平经》主要采用的是问答体,即真人(弟子)问,神人(天师)答。《太平经》的基本内容,《后汉书·襄楷传》中说是:“专以奉天地、顺五行为本,亦不、有兴国文嗣灾害术。“范晔说是:“以阴阳五行为宗,而多杂语。”《神仙传》说是:“专论阴阳、否泰、灾眚之事,有天道,有地道,有人道,云治国者用之,可以长生,此其旨也。”

    《太平经》的经义,大致可分为四个方面:一是构筑了早期道教的神学思想及体系,提出了神仙不死、身中神、求长生等观念,最高神名太平金阙帝晨后圣帝君号太平真正太一妙气皇天上清金阙后圣九玄帝君,亦称大太平君(实即老子),又有一师四辅,即太师彭君,上相方诸宫青童君,上保太丹宫南极元君,上傅白山宫太素真君和上宰西城宫总真王君。其余公卿有司仙真圣品大夫官等361人;从属3万6千人,部领36万,人民则十百千万亿倍等等。二是为帝王治太平提出的一套统治术,占全书的主要部分,以阴阳五行学说为理论基础,以“无为而无不为”的黄老学说为治国方针。认为天人一体,人的一切能够影响天道,人治不得,天必降以灾祸,小则损伤疾病,大则灭国亡家,均与治道有关。并且提倡儒家的伦理道德,表示对明君清官的拥护和向往。还以神的权威,劝诫和警告昏君和贪官污吏,谴责他们的贪婪,不劳而获和残暴。要求平等,反对过度剥削,提出一种以建立人人劳动、周济贫穷的平等社会为目标的太平思想。在一些篇章晨,还提出保护山林和土地等利于农业生产的主张。三是关于教徒的修养方法,其中主要的就是守一之道,认为守一既久,可使形化为神。并提出了辟谷、食气、服药、养性、返神、房中、针灸、占卜、堪舆、禁忌等诸般方术。书中还有丰富的中医中药知识,可补《黄帝内经》之不足。同时,还重视符咒,宣说服符诵咒能够驱邪求福、治病长生,要求信徒进行斋戒、首过、祈禳、叩拜及育经等活动。四是书中包括有浓重的劝善思想,提出了“承负”的善恶观,认为先人犯有过失,积累日多,由后辈子孙负其过,前人为“承”,后人为“负”。如果为善,则前人积福,后人受荫。这是对“一家三代”的祸福根源而言,与佛教的“三世因果”并不相同。而且推而广之,认为天地人三统共生,如果人类作恶太多,则天地必降灾异,殃及后人。正是因为有这种天道所决定的承负,因此劝人为后巨子孙着想而行善积德,并方信修正道,可以断除承负而度成仙。总的来说,《太平经》包容了古代道家、方仙道、黄老道思想,是这些学术思想向宗教信仰转化的产物,也是道教教团最初酝酿和形成过程中的一部宣言书。

    成书过程

    《太平经》面世的背景,与东汉时期道教发展有关。因有疫病流行,当时社会上出现了一批以“符作造书”、“符水咒说以疗病”、“教病人叩头思过”等方法感召民众的巫觋方士,他们组成教团,并开始制定经典文献,以作为信仰者的规矩。这类经典文献包括《老子想尔注》、《周易参同契》、《千二百官仪》及《太平经》等。《太平经》撰于2世纪前期,相传神人帛和传授经书二卷给北海人于吉,于吉扩写成《太平经》,共170卷。但据内容看,《太平经》并非出于一时一人之手。书中“真人”和“天师”互相问答,汇集《太平经》的人,应是真人或其传人,把天师所授的道书,连同问答记录编集成书。白话文有《太平经全译》、《太平经注译》。

    作品思想/医世思想/病症观

    《太平经》一书以“太平”为题,追求天地人的时空动态和谐之美,具体言之就是“太平之气”。在医学的思维方式之下,《太平经》将天下不得太平之气的状态称之为“病”,这种天地人之“病”又具体表现人之病与天地之病两种,如人的脏腑受损、精神不调、言行失当、病虫害、风不调、雨不顺等。依“医世”思想病理观来看,天地病与人病的关系其实是一种病。

    天下的人生病,其症候表现为:“疾病连年,不离枕席,医所不愈,结气不解。计念之,日夜羸劣,饭食复少,不能消尽谷,五藏不安,脾为不磨。是正在不全之部短气,饭食不下。家室视之,名为难活。”

    不守道德、违背忠孝仁义也会病:“得善应善,善自相称举,得恶应恶,恶自相从。皆有根本,上下周遍。”天下无病的状态就是天地、阴阳、日月、星辰、万物、人民都能够“各居其所”、交互而不互扰。在《太平经》中把这种天下能够安平无病、阴阳相得、天地人和谐交互的中和“无病”的状态称为“天地中和之心”“天心地意”“天地意”“天地人和悦”。

    病理观

    探究人为何会生病,根本原因仍在于精神外散不能内守,导致阴阳失调,缺失中和。人病和天地病均是天地之气的不调所致,人的病气会影响天地,天地不调和的病气也会影响人;人病得治则天地病就会得治,天地无病则人亦不会生病。

    《太平经》中认为:“夫天地人本同一元气。”天地人是同根而一气贯通的。在一气贯通的天地间,阴阳二气交和而成中和之气,乃生人,人为万物之长,最为贵。“人生乃受天地正气,四时五行,来合为人,此先人之统体也。此身体或居天地四时五行。”人受天地正气而生,身体居天地之间顺应四时五行。人是天地之子,是万物之长。如果人能够处天地间而自正,天下万物都能够随之而正;人如果失职,不光自己被伤且不能长寿,万物乃至天地也会随着人的不正而遭殃,“邪气大作”。

    医疗观

    医世的对象是整个天下,不能随随便便地治标,医治天下需要治本,治本就在于要合天心、理和气、安民意。若要做到不失天心,就要做到对天地日月天下苍生事事洞察、处处随顺。人法天象地,遵循道德仁义而行事,天下就会太平;反之,就会承负灾祸,远离安泰。天下失治的责任,不可归咎为一人,甚至先人的善恶之行对后世之人都有影响;同样,天下得治的功劳也不是君王一人的,而是人人有责。

    天下人的心意,也是医世的根本。《太平经》中非常重视“民”之意。“帝王所以能安天下者,各因天下之心而安之,故得天下之心矣。民是天下的根本,是社会政治的根本。治国之道,要以民为本,民是国家之大急,君、臣、民的关系也是要“三合相通”的,好比天地阴阳交感之和气,君象天,象父;臣象地,象母;民象子,象和,三者“共治成一事,共成一家,共成一体”,缺一不可。

    《太平经》医世的医疗路径从根本上说是以身为本,通过理身而达到治世的目的。得天心安民意,就要求在社会生活中的每个人都能够各安其分,各司其职,正心诚意。如果君、臣、民、父、子、弟子,社会中的每个人都扮好自己的角色,能够治身调心,以身为本,以内正外,那么整个社会的风气就会焕然一新,善气愈发浓厚,恶气自然消除,天下之气得以调治,太平盛世自然会实现。忽视了吾身的修养,就等于放弃了天下的治理。

    治身治国

    治身之道,根据修练者的资质和禀赋,可以发挥治病、长寿及成仙三个不层次的功效。治身为治国之本,精研治身之道,能除尽天地万物的灾厄,其次再修治国之道,除去灾祸而致太平。这种“身国并治”的观念,符合汉代的典型思维。治国之道,《太平经》强调了帝王的主体作用。经中指出, 帝王当行道德, 弃刑祸, 理政应法天地、顺自然, 而不可失道而失天心。但仅仅只对帝王要求是远不够的, 它还提出要有“贤臣” 的辅助。在有了明君和贤臣之后, 还应以民为本。要想国家得到良好的治理, 君、臣、民三者都必须做好自身分内之事, 亦即君要行道, 成为明君;臣要贤良, 成为贤臣;而民则要视天下为己任, 服从治理, 对君臣和国家负责。当这三者达成和谐一致时, 则国家昌明、社会稳定、天下太平。

    仙鬼之说

    《太平经》构想的天界,其实是当时汉朝政府的翻版,仙界有官府组织,神仙之间有品级之分,臣属于天君,按天君旨意行事,各司其职,有考课制度,犯错要受处分,凡人升仙前,要受“保人”仙人的教导,升仙后若犯错,或无才无德,保人也会连带受罚。这种保人制度,相当于汉代政制中察举制度。《太平经》认为人的终极目标应是追求成仙,但又有精英主义色彩,指出只有极少数有“天命”的才能成仙。《太平经》亦有命定论色彩,能否成为神仙,主要视乎天命以及个人资质,有天命又有资质的才可以成仙;人是不知道自己有没有天命的,只有努力学道和行善,这种观念与基督新教喀尔文派的上帝预选说相似。有天命的人,未出生前姓名就已着录于仙府的“录籍”中;升天时日来临时,会有天神和一位“保人”下降,教导他变形法术,授与仙药,传授天界的知识与戒条,年月已满后才带往天上。没有天命的人,如果行善积德,也有一丝机会成为神仙,得到上天的同情和恩赐;他可以先成为长寿之人,名字从“死籍”转移到“寿曹”,天界仙府中若有官职空缺,就能“补缺”成仙,因此个人自由意志和自我抉择也是重要的。 [6]

    《太平经》指出世间鬼神会作祟,降祸于人,使人生病。不过,鬼神不会无缘无故害人,只是因为人有罪恶过失,上天才会派遣他们来惩罚世人。天地随时随地都有鬼神监视人的一举一动,人的体内也有鬼神常驻。其中最重要的是五脏神,如果人有邪念,行为失当,五脏神会向天廷禀告,上天使会派鬼物入侵人体。每个人都有多个“身神”,主要部位和器官如头腹、四肢、五脏,都有神驻守,如果神离开身体,人就会生病,例如肝神离去会使人“目不明”。人有恶念,胡言乱语,喜怒无常,就会“神游于外”,导致外邪入侵,使人中邪。

    政治社会

    《太平经》主张任用贤才,减轻刑罚,听取民意,反对剥削,多行救济,政治立场上,维护五行中属火德的汉朝,强调忠孝之道与尊卑贵贱的秩序,人民必须服从帝王,奴婢则要服从主人,天灾人祸主要是臣民而非帝王的罪责。《太平经》所谓“太平”,是指阴阳和顺,国富民安,社会公平无私。书中多次提及“太平气”将来临,大德之君将出现,神人因而下降。经中反映了衣食不继、常有饥荒的民生困难,但没有实际的经济政策,只是主张遵从天师教令,上天就会降福,有大丰收。富人要救济穷人,若聚敛财富,会使天地愤怒,五谷失收;另一方面,又斥责穷人懒惰,平民百姓愚昩无知,要接受教晦。有学者认为《太平经》秉承道家思想,社会思想与《老子》相似,有学者认为《太平经》期望救世主与乌托邦;也有学者认为《太平经》不求救世主,只追求太平时代,对现存政权无所威胁,经中的“太平”并非革命性的平均主义,而是社会等级分明的制度,人人都有适当的出身和职业。马列主义史家曾认为《太平经》“揭露社会政治黑暗”,是“农民革命的理论著作”,也有学者认为其实代表了地主阶层的利益。

    道德伦理

    《太平经》在传统的报应思想之上,提出“承负”之说,解释为什么为恶不须受恶报,为善反而会遭恶报。它可分为两个层次, 即个人的善恶承负和社会的治乱承负。个人的善恶承负取决于先人的功过。先人有功, 人行恶还可得善, 但人的行恶会流及子孙;而先人有过, 人行善反得恶, 是躲不掉的, 但子孙会得善报。同时, 人即使承负先人之过, 但只要努力行善,“能行大功万万倍之, 先人虽有余殃, 不能及此人也” 。 把个人的善恶承负扩大到社会运行的治乱承负, 就可将衰乱之世的造成分析成两个原因:“一是中古以来政纲之失的余殃;二是当世`君臣民失计' , 不能并力同心, 来断灭承负而致太平, 从而使衰乱愈演愈烈。” 这即是说东汉王朝若只认识到是前期政纲之失导致了衰乱, 而不采取一些强有力的措施来改变现状的话, 就只会更加的衰乱。

    《太平经》谴责的恶行,包括不孝顺、侵害好人、诬告他人、劫掠财物、不敬老人、不敬鬼神、厚葬、随意动土建筑。有学者认为承负说受佛教因果观念影响,也有学者认为承负说建立在民间信仰之上,并非外来观念。《太平经》或受佛教影响,认为天道仁慈好生,但反对佛教的行乞,批评僧人舍弃父母,不娶妻而绝后。男女交合意义重大,可以使天地传承不绝,使宇宙永恒,是圣人治理国家的要事。

    后世影响

    《太平经》是中国第一部道教经典,东汉时地位崇高,是汉末太平道信奉的经书,官府起初批评《太平经》“妖妄不经”,后来汉灵帝却赞同此经。在六朝和唐代,《太平经》成为道教重要经典之一。南朝道士编集道书,以《太平经》构成道经七部“三洞四辅”中的太平部,以后历代道藏都收录此经。《太平经》一度被视作谶书,太平道用以发动革命推翻王朝,陈宣帝则奉为圣书,藉以拥护王朝;一般士大夫则不太重视此书,范晔指《太平经》“以阴阳五行为家,而多巫觋杂语”。《太平经》思想其实并无新意,无创新之处,都是固有观念,却能整合各种道教思想与神仙方术,开创一套更有系统的神仙理论,为太平道奉为主要典籍,太平道治病,教人跪拜认罪“首过”,以符水和咒语治病,都本于《太平经》。经中许多观念,包括上章、首过、身神、承负等,亦为后世道教所承继;经文发展了“存思”与“守一”的冥想法,使道教的冥想法更有系统;经中指出犯错神仙会被贬下凡,则成为后世谪仙传说的源头。

    版本信息/卷数

    《太平经》的卷数,传说不一。此书最早见于著录,是东晋葛洪《抱朴子·遐览篇》所载道教书目,其中有《太平经》50卷,又有《甲乙经》170卷。《太平经》是其本名,《甲乙经》则因此书分为甲乙丙丁等10部而得名。至于50卷和170卷的卷数所以不同,料想当时就有两种传本。现在《道藏》中的残本《太平经》共为67卷宗,其中还包括《太平经钞》10卷。《太平经》的实际卷数,较多的说法为170卷。近人王明先生根据《太平经钞》及其他27种引书加以校补,编为《太平经合校》,基本上恢复了170卷的轮廓。此书于1960年2月中华书局出版,成为通行本。

    流传

    《太平经》的流传,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前一阶段,是在张角领导黄巾起义的太平道兴起之前,这部书一向秘密流传。在历史上可考的传经人有甘忠可、夏贺良、帛和、于吉、宫崇等人,其中最重要的当然还是于吉,他是受经和演经的重要人物。自从黄巾起义失败之后,此书应当在民间还有流传,因为《抱朴子·览篇》中曾有著录,后一阶段,即《太平经》的再度出现,是在南北朝时期,《道学传达室》郑十五说:梁初,昆仑山渚平沙中有三士漆笥,内有黄素写干君(即于吉)所出《太平经》三部。……(桓)因就村人求分一部,还都供养先呈陶(弘景)君。陶君云:“此真于君古本。”又《太平经复文序》中也说:“南朝丧乱,《太平》不复行。暨梁,陶先生弟子桓法 ……于溪谷间得《太平》本文。”从此《太平经》再传于世,而且在道教中保存下来。

    此后道士还在讲习此书,比如南北朝陈宣帝时的名道周智响。《太平经复文序》中说:“周智响善于《太平经》义,常自讲习,时号太平法师。”

    这部书一直流传到宋元时代,还是完整不缺的,《宋史·艺文志》和元马端临《文南通考》中都曾有著录,而且还都是完整的170卷。《太平经》开始残缺,大概是在“至元毁藏之后,明代已然不全,虽然白云霁”。《道藏目录详注》著录仍为170卷,但是《正1到第10卷已非太平经》原文,而为《太平经钞》。清代贺龙骧刊印《钦定道藏全书总目》时,《太平经》仍存119卷宗,他在《国朝坊道书目录》之中还著录了《道藏》以外的坊刻本《太平经》百余卷宗,可异今已不见。

    作者简介

    于吉(?-公元200年,有的史书作“干吉”),东汉道士,琅琊(今青岛市黄岛区)人,传说是道教典籍《太平清领书》的作者。相传曾在曲阳泉水上得神书,衍成一百七十卷,名《太平青领书》(即《太平经》)。又传曾往来江东吴(今江苏吴县)、会(今浙江绍兴)一带作符水为人治病,当地人多信而事之,为孙策所忌杀。

    于吉出场的时候,孙策正与朝中群臣在酒楼上饮酒作乐,“群臣纷纷借机下楼”。按理说,大家陪主公吃饭,应该毕恭毕敬,居然为了一个江湖道士纷纷找理由下去拜见。孙策看到“上至朝中重臣,下至黎明百姓,皆焚香伏道而拜之”,想到自己身为江东之主,都未受到如此的尊敬和膜拜,如今一个道士都比我深得人心。于是孙策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派人把于吉抓起来问罪,并且以他蛊惑人心之罪斩首示众,张昭和吴国太都来说情。

    孙策便想到一计,让于吉祈雨,求雨不成就能冠冕堂皇的把他杀了。于吉在求雨之前说了一句:吾求三尺甘霖,以救万民,然我终不免一死。”可见于吉知道孙策是有必杀之心的。没过一会儿万里晴空的天空突然骤变,乌云密布,下起了瓢泼大雨。众人再次纷纷求情,而此时孙策说道:“尔等皆欲从于吉造反耶?”

    江东众臣如梦初醒:费劲心力相救于吉,却将于吉送上了断头台。后来人们对于吉之死埋怨孙策,说孙策会遭到报应。久后在一次孙策出门狩猎,中箭导致身亡。后来人们把孙策的死因说成是被于吉的亡灵所杀死的。当然,这些是民间流传的,但是从侧面反映出了于吉受人民爱戴的程度。




  • 上一篇:葛洪《抱朴子内篇》中的养生方法
  • 下一篇:已经没有了

  • 分享到:
  • 我来说两句
    登录后可评论



  • 网易
  • 百度
  • 大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