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栏目:首页 > 亲子教育 > 综合教育信息 > 正文
亲子教育
  • 论中国古代教育对人口再生产的影响——以中央官学、书院制度为例
  • 时间:2019-10-14 15:21:19        编辑:xinzheng_b        点击量:3093次
  •        教育与人口数量是无论什么时代都老生常谈的话题,这二者之间表面如同毫无关系,实则教育对人口数量藏有隐性的影响,受教育改变人的思维,还有教育带来的限制,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人口数量。
           比如中国古代的教育,对人口再生产的影响就不可谓不大,同样的中国国土,如今中国有14亿人,可是在古代封建王朝,整个华夏人口加起来国亿的民族只有寥寥一两个,普遍王朝都是几千万的人口数量。虽说古代科技与现代无法相比,但教育带来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本文以中央官学制度和书院制度为例,浅析中国古代教育对人口再生产的影响。
           什么是人口再生产
           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人口再生产,人口再生产是指除去死亡人数每年增多的人口数称“人口再生产”。而中国古代教育,可谓繁之又繁,“教育”一词最早出现在儒家思想中,见于《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可以说儒家是教育行业的先祖,所以孔子也被奉为万世之师,孔子曰“有教无类”,这种教育理念至今还在沿用。中国古代的官学教育是指朝廷名下的教育机构,分为地方官学和中央官学,一般能在里面读书没有寒门子弟,都是非富即贵,并且有官位在身的人。

           中央官学只要分为三类,最高学府、专科学校和贵族学校。其中最高学府是中央最重视的机构,也是人才最多的机构,最高学府设有国子监和太学,因为最高学府是归属皇帝名下,所以这个机构的学生又被称为“天子门生”。

           与科举制相似,国子监和太学注重考试,以考试的结果来得出一个人的合格与否,所有虽然被称为天子门生,一身荣耀,却时时刻刻担心着会因为考核不过而被惩罚甚至驱逐。这样一来,国子的监学生一心学术,就无心风月,更别论成家立业。由此,一大部分国子监男子,若无才情绝艳得到皇帝的青睐,为了抱住国子监学生的荣誉,只能一生专研学术,即便成婚,也到了大龄,这也就相当于降低了他这个年岁的人口增长。

           国子监招生制度

           有人可能会想,那不能成家立业,有了子嗣之后再入国子监吗?在中央学府国子监初立之时,朝廷对国子监招生制度有了非常明确的规定,其中有一条就是年龄限制。

           汉朝规定入学年龄不得大于十八岁,在古代男子十八九岁左右正是法定结婚年龄,这个时候成婚必定会影响到国子监招生选吧,所以为了能入国子监,很多人放弃成婚,也就导致国子监多是晚婚晚育甚至是不育,即便是后来结婚生子,比正常生孩子的年龄晚了十几二十岁,这就相当于隔了一代,如此一来,这十几年里的人口增长就少了国子监学生的这一部分,人口再生产基数降低。

           除此之外,到了唐朝中央学府制度逐渐完善,招收学生也越来越多,为了方便管理与学习,朝廷专门为国子监与太学学生建立宿舍,并且有了一系列相关规定。《后汉书•樊准传》有记载:告归,谓休假归也。也就是说平常国子监学生要想离开宿舍,必须要评价回去,同时限制了请假次数,这也就意味着学生在家的时间少之又少。
           另外一方面,与现代不同的是,古代阶级制度森严,女子地位低下,即便是王公贵族家的女子也不能轻易出入国子监,不像现代一样,女子可以陪在丈夫身边。如此一来,可以说国子监学生能在正常年龄成亲的少之又少,即便成亲了能待在一起也几乎不可能,用用原因,国子监学生能生育的年龄一般都会比正常年龄大上十几岁,这样就隔了一代,人口数量无法上升。
           中央官学制度和书院制度
           除了中央官学制度,古代教育中的书院教育也是盛极一时,历史上盛名已久的四大书应天书院、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嵩阳书院就是这样制度下的产物。与中央官学有些不同,书院对学生年龄要求不是很严格,比如影视剧中常常会出现的一个场景,某书院学生中,有二三十岁的青年,也有七八岁的孩童。
           但是与官学制度又有相同之处,官学制度下对请假做较严厉要求,而书院更甚之。因为对年龄不设要求,学生年龄段杂,为了更好的管理学校,所以关于书院的规章制度就严苛很多。如果入学年龄早,到了适婚年龄,要想成婚的话就必须退学,宋朝书院关于退学制度就提到了婚取,所以这就导致入学早的学生到了适婚年龄却不能结婚。
           如果去学年龄晚,成婚后再入学,并且入学前已经生下子嗣,那倒影响不大。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书院是为朝廷提供人才的机构,学生入书院读书是在无法入国子监的情况下退而求其次的选择,但最终目的与国子监学生一样,能通过读书为官,光耀门楣。这么一来,就必须得非常努力,所以很多人都是在懵懂之时便开始在私塾上学,年纪渐长,等到十一二岁便开始去书院求学,以望未来,二三十岁入书院的有,但是数量不多。
           这样一来,在入朝为官之前,这些学生都不能离开书院,否则这十几年的书就白读了,如此一来,结婚就更不可能了。
           总得来说,中央官学制度和书院制度下对中国古代人口再生产是起抑制作用的,如上述所言,这两种制度最终结果都是导致学生晚婚晚育,如果比正常年龄晚十年生子,那就意味着这十年对这个年龄段而言就是断层,少了十年的人口增长。
          参考文献:《孟子·尽心上》
  • 上一篇:原77师付政委于天松:《谁才是真正的明星》
  • 下一篇:武则天一生造18个字,17个已被废除

  • 分享到:
  • 我来说两句
    登录后可评论



  • 网易
  • 百度
  • 大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