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味追求成功、成绩,终将失去灵魂的卓越
时间:2019-01-30 18:52:10 编辑:xinzhengjiaoyu 点击量:3546次
前不久,一则新闻震惊全国:在北京大学的新生中,竟然有三成学生厌学,四成学生认为活着没意义。有人将这种症状称作“空心病”,即因为价值观的缺陷而导致的心理障碍,从而深陷迷茫而不能自拔。作为学业佼佼者的北大学生,却有如此高的“空心病”发病率,深层次的原因恐怕要从整个社会和教育来剖析。
目前,在世界大学排名和科研评估的推波助澜下,很多国家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道路上争先恐后,我国“双一流”的建设也到了全面实施阶段。然而在实践中,大学乃至大学教师们,或者因为对“世界一流大学”的理解有偏差,或者出于功利的考虑,偏离大学的中心工作——培养人的倾向明显,甚至科研早已替代教学成为学校的核心工作。我们不能不说,现代的大学普遍犯有“空心病”。
大学的“空心病”,可以有以下一些表征。
年轻而迫切需要成长经验的本科生与老师接触有限,平时个人成长、人格完善、高尚道德养成等得不到充分的引导,有人甚至夸张地认为本科生进入大学后的基本上是“自生自灭”,仅在毕业时因为就业率才被关注。
在大学教师成长会上,青年教师们讨论最多的是科研项目、科研经费、论文影响力和学术水平等,对他们来说,急需且至关重要的教学水平提升的话题几乎被完全排除在外。
各大学排名和科研评估轮番地“折腾”大学校园,被冠以“组织效能”“质量控制”“透明工具”“审计文化”或“问责运动”的旗号,并作为界定优质高等教育、知识创新体系的准绳,甚至是世界一流大学的圭臬。学校中,无论是行政人员还是教师、科研人员,均疲于应付各种量化考评。对此,香港大学教育政策研究中心博士李军曾形容为“一种奇怪的绩效代表一切的心态如同幽灵一样蔓延在大学里”。
“拜占庭式官僚主义”在校园里盛行,并异化出“科研人员器物化”的大学文化。年轻教师是“苦力”、校长做“CEO”、资深教授则为“高管”。在严格的科研评估体系下,科研人员的压力不断地增加,尤其是年轻教师常常感觉到自己的学术生命岌岌可危。大学不断沦陷为发表论文,尤其是英语论文的量产工厂。教育和社会服务的人文功能逐渐式微,人文学科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甚至最终“科研人员的创新力日渐萎缩”。
综上,“空心病”下,大学的学术生活被根本改写:大学空前地受到排名和评估的主导,被越来越牢地禁锢在“标准化”、“商业化”和“同质化”的轨道上,深陷知识量产、校际攀比,甚至国际竞争的泥淖。偏离教学和育人,“空心病”的最终结果,正如前哈佛校长哈瑞·刘易斯所言:“一味追求成功、成绩,终将失去灵魂的卓越。”
在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道路上,大家应高度警惕和自觉防治“空心病”的危害。正如中国教育学会会长瞿振元所言,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大学是学知识、长能力、育素质的地方,是让学生成长的地方,大学的根本是学生;关注学生的学习,服务学生的学习,引领学生的全面成长”。要努力将大学建设成:传承人类文明的典范,进行科学研究的前沿;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基地、会聚各学科世界领军人物的高地;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机构,促进国际理解和交流的桥梁。在为了生存不得不忙于应付各种量化指标的同时,不应忘记教育中更为本质的问题——对人的培养。这是大学要有尊严、有价值、有意义地“活着”的必由之路,也是帮助学生远离“空心病”的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