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栏目:首页 > 亲子教育 > 综合教育信息 > 正文
亲子教育
  • 将培养学生社会与情感能力作为五育融合的有力抓手
  • 时间:2021-03-15 12:32:24        编辑:陈心正        点击量:3577次
  • 作者:刘志/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博士研究生,讲师;梁晨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硕士研究生

    五育融合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塑造完整的人为最终目的。在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提出:“更加注重全面发展,大力发展素质教育,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的有机融合。”由此可见,关于全面发展问题,从来不是对“是否发展”的讨论,而是对“何以发展”的讨论。此时,五育融合则以一种“育人假设、育人实践、育人理念、育人思维”的定位出现,既是对“何以发展”的回应,也成为实现全面发展育人目标新的落脚点。值得注意的是,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中社会与情感能力的发展是一巨大挑战。而培养社会与情感能力对人的全面发展具有根基作用,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与教育的改革方向相契合。

    在社会发展急剧变化的现时代,单纯靠以专业知识技能为核心的认知能力已不足以支撑个人的长远发展,坚毅、乐观、合作、尽责、情绪管理、人际交往等社会与情感能力在个人和社会发展进步中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学生唯有在认知能力和社会与情感能力两方面取得均衡发展才能更好地应对未来社会发展的挑战。在通过五育融合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道路上,注重社会与情感能力的培养成为教育改革实践新的抓手,并发挥着融合五育的纽带作用。

    一、社会与情感能力的内涵与结构维度

    “社会与情感能力”与“非认知能力”同义,是对人的认知能力以外的各种具体能力的概括性表达。该术语经由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全球推行的“社会情感学习项目”(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 SEL)以及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实施的“社会与情感能力研究项目”(Study on Social and Emotional Skills, SSES)推广开来。根据OECD对其内涵的界定,社会与情感能力是指人在实现目标、与他人合作和管理情绪过程中所涉及的能力。个人的社会与情感能力是影响人在事业和生活中取得成功的重要驱动因素,它表现为思想、情感和行为模式的一致性,并通过正式和非正式的学习经历发展而来。

    从社会与情感能力的维度划分来看,学界以心理学领域“大五人格模型”作为理论基础,将人的非认知特征概括为五个维度:外倾性、宜人性、尽责性、情绪稳定性和开放性。每个维度又包含若干要素,这些要素表现为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并且可以根据行为表现测量一个人的人格得分。得分越高,获得事业成功和生活幸福的比例就越高(见表1)。

    表1 “大五人格”测量因素

    OECD基于“大五人格模型”,结合核心素养框架、社会情感学习(SEL)框架、教育实践中培养的个人特征等相关研究证据,制定了学生社会与情感能力的测评框架(见表2)。


    表2 OECD 社会与情感能力结构框架

    该结构框架包含五个维度的具体能力。一是交往能力,对应大五人格理论的外倾性,主要强调人际交往的重要性,看一个人是否喜欢与他人沟通、友善待人,交往过程中是否具有决断能力,以及是否能保持活力。二是协作能力,对应大五人格理论的宜人性,主要强调合作沟通的方式,能否站在他人的角度来看待问题,能否建立信任、和谐相处。三是任务能力,对应大五人格理论的尽责性,即一个人是否有追求的高标准并努力去实现,能否自律、保持专注,能否做负责任的决定并有毅力坚持做成事情。四是情绪调节,对应大五人格理论的情感稳定性,即个人是否能做好情绪管理,有效地调整焦虑和应对压力,同时对个人生活和社会事业发展抱有积极乐观的态度。五是开放能力,对应大五人格理论的开放性,即个人是否愿意学习和探究新事物,是否能保持不断创新的精神状态,同时能对不同的观点和多样的价值观持开放态度。

    在真实的社会情境中,人的活动除了以上具体能力的表现外,各维度的能力还通过有机组合形成复合能力发挥作用,OECD框架中所指的复合能力主要包括自我效能感、批判性思维和元认知能力,它强调人在复杂社会环境中的适应、应变能力,强调人在实现发展目标的过程中应具备的综合能力。由此可见,社会与情感能力是个人品质提升的关键,体现着现代人最重要的素质特征,表征着人获得事业成功与幸福生活应具备的心理品质、精神品质和人格品质,这些与我国教育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高度一致。

    二、社会与情感能力培养作用于五育融合的现实可能性

    当前,世界范围内对社会与情感能力的关注并非空穴来风,是基于时代变革对人的能力要求和人实现健康发展与追求幸福的需求而逐步提出的,具有天然的历史生成性与迫切的现实必要性,尤其是针对学生能力发展的失衡状态,结合我国教育发展的育人目标,使社会与情感能力的培养可以有效作用于五育融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社会与情感能力是学习、生活中的重要能力且具有很强可塑性

    有很多的实证研究证明,社会与情感能力能够预测大量生活结果与重要事件的成功,它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并能通过教育措施进行有效干预。社会与情感能力是教育成就和工作表现的决定性因素,比如在坚毅、可信赖、积极开放、善于合作、愿意接受新事物等社会与情感能力特征上表现更好的学生,学习成绩更加优秀;在经济学领域的研究中,有学者在总结归纳大量研究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真正对个人在劳动力市场中的表现起关键作用的能力多数来自社会与情感能力(80%左右),而不是人们一直默认的认知能力。此外,社会与情感能力在改善与健康相关的结果(肥胖、心脑血管疾病等)和减少反社会行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有助于保护个人免受攻击性行为的侵害。这些研究表明,提高社会与情感能力对于改善个人和社会结果的影响通常大于提高认知能力的相应影响。因此,社会与情感能力非常重要且亟待开发。

    社会与情感能力是可以培养的且发展的空间比认知能力更大。一般来说,在儿童发展早期,社会与情感能力是波动性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波动性会降低,稳定性增强。这意味着关键期是儿童与青少年时期,通过系统化培养,可以促进孩子的社会与情感能力发展,提升孩子的幸福感与成就动机。神经科学领域的研究证实,社会与情感能力与大脑结构功能具有密切联系,它们的功能在人脑额叶皮层上可以找到相应的反应区域,每个区域有不同的神经活动特性并在区域间建立了紧密的联结,大脑的功能与结构进化为人的能力培养提供了生理依据。同时,心理学的研究证实人的能力既有个体内的差异,也有个体间的差异,社会与情感能力也要经历由简单到复杂、从基础性社会情感阶段向高级社会情感发展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就体现在日常开展的教育活动中,需要及时发现、及时应答、进行针对性塑造。

    (二)学生能力发展状态的失衡是实现全面发展目标的现实难题

    从我国当前学生群体的发展来看,最大的现实莫过于认知能力和社会与情感能力发展的失衡,我们的教育体系并不是围绕培养学生的社会与情感能力来组织的,而是依然更加侧重认知能力,这也导致了很多的问题。首先,表现在评价导向上,唯分数、唯升学依然是评价学生的指挥棒,在倡导人的素质均衡发展的今天,教育实践过程中仍然呈现出“重知识教学而育人不够”的状态,导致学生片面发展而无法适应社会发展对人的能力素质的要求。其次,学生大量存在恐惧、焦虑、抑郁等心理健康问题,存在孤僻、冷漠、不善与人合作等人际交往问题,存在思维与情感不丰富、意志力差等精神品质问题,以及由此产生的校园欺凌、暴力行为、自杀甚至是犯罪活动,这些棘手问题具有破坏作用,会对社会发展和个人的成长产生负面影响。

    上述现实情况和棘手问题若从国家整体利益和个体成长维度进行考量的话,其紧迫性和严重性显而易见。问题紧迫的背后凸显的是学生社会与情感能力的严重缺失,而社会与情感能力已经被证实是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健康和人格品质的核心。因此,教育要正视人在当今社会所面临的种种现实问题,充分重视学生社会与情感能力的培养,积极回应现实问题所带来的挑战,促进学生认知能力和社会与情感能力的均衡发展。

    (三)培养社会与情感能力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核心过程与目标

    社会与情感能力培养是教育的一个本源性问题,它关乎人的本性,是个体生命的主体力量,是满足人的生存发展、实现全面发展所需要的根本能力。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告诉我们,人的社会情感产生于需要的满足,当生理、安全、归属、审美等需要都能得到满足时,人会强烈地感受到友爱的可贵,渴望在一定的社会集体中建立深厚的伙伴关系,希望自己能够胜任所担负的工作并有所成就,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成为一个富有理想、富有创造能力的人,从而促进人生命价值的自我实现。在经济学领域,新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将社会与情感能力纳入分析框架并视为人力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有多项研究证明提升学生社会与情感能力并构建自身的社会网络对于学业发展、职位晋升、工作收入以及其他多方面的社会表现具有重要影响,甚至是人在事业中取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报告中提出“教育的一个特定目的就是要培养社会情感方面的品质,特别是在人和人的关系中的情感品质。系统的训练有助于人们学会如何交往,如何在共同任务中合作”,在此基础上,“把一个人在体力、智力、情绪、伦理等各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才是一个完善的人、和谐的人。由此可见,一个人在形成人格和自我实现的过程中,就能力需求而言,虽然会以一定的认知能力为基础,但社会与情感能力的发展与完善才是根本。尤其是在人工智能时代,社会与情感能力作为必备生存能力的重要性愈加凸显。因此,社会与情感能力的发展应该作为贯穿学生全面发展的核心过程与目标。

    三、社会与情感能力的培养何以作为五育融合的有力抓手

    对于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来说,社会与情感能力的培养存在其独特性与必要性,是当前较为适切的教育改革实践的落脚点。

    (一)将社会与情感能力培养作为融合五育的纽带

    在日常教学与学校工作中,学生不断发展着的社会与情感能力作为一条无形的纽带,发挥着衔接五育、促进五育实现融合的作用。五育本身即是一体、不可分割的,然而在真实的教学工作中,学科分工明确,某些学科天然地和某一“育”具有较高的契合度,如语文与德育、数学与智育等,这种倾向性使日常教学中的五育也逐渐形成定式,细化分工,高效开展。但这违背了五育本身的融合规律,分离、割裂的培养方式难以培养出能够运用多元综合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人。要想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势必要通过社会与情感能力培养建立五育之间的紧密联系,并且融合在日常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

    将社会与情感能力的提升作为五育融合的目标,是以学生的能力发展为本,重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核心能力,从而促进学生认知能力和社会与情感能力的协调发展。例如,在一堂几何课上,原有的单纯智育的教学目标已被淘汰,有教师表示,几何课堂中的美育在于让学生认识对称美、图形美,劳育则体现在动手操作画圆等。但这些都是表面美,一方面没有将美育、劳育与智育结合,另一方面缺乏对“育”自身的挖掘。而重视社会与情感能力培养就有了明确目标,可以设计相应的课程任务,注重学生的综合素养,将活动过程中学生的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开发出来,融会贯通,使学生能够在实际情境中解决问题。如“设计车轮”,为什么方的车轮不如圆形车轮?通过算一算、找一找、说一说、画一画,运用多种方式找一找生活中的圆、为人处世中的圆。这就自然地融合了美育、劳育、智育、德育,并且使每一育的育人功能最大化地发挥了出来。

    这就表明,以社会与情感能力作为纽带与目标,符合“五育融合”的自身特质与规律,就势必不会将某一“育”排挤在外,必然是融合的,多育协同提升育人效果。不仅如此,社会与情感能力还有助于挖掘各“育”的潜力,深度强化学生核心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同时,有助于学校构建育人新机制,推动学校特色办学的延伸。

    (二)寓社会与情感能力培养于五育融合的统一过程中

    社会与情感能力构成了人的全面发展的主要部分,其培养、提升与五育融合的理念目标相契合、内容相耦合、过程相共生、结果相一致。

    1.社会与情感能力组成要素与五育融合的育人目标相契合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指出了五育融合的育人目标,强调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的有机融合,全面提升学生意志品质、思维能力、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在学生全面发展所涉及的综合能力要素方面,《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注重培养支撑终身发展、适应时代要求的关键能力,其中,“培养合作能力,引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学会与他人合作……培养创新能力,激发学生好奇心、想象力和创新思维,养成创新人格,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大胆尝试、创新创造……”的育人要求与本文所述社会与情感能力五个维度“交往能力”“协作能力”“任务能力”“情绪调节”“开放能力”的具体内涵相一致,这些能力的培养也是通过五育融合所要达成的目标。

    2.社会与情感能力培养与五育融合的结构相耦合

    五育融合的要求下,各育虽有职责分工,侧重的育人维度不同,但更注重五育协调发展,以实现全面、完整的人的塑造。社会与情感能力作为综合多种具体能力的整体性能力,是教育教学整个过程的育人目标,体现在“德、智、体、美、劳”实现融合的各阶段、各环节。社会与情感能力的五个维度也同五育职责分工有不同侧重一样,有针对性地协调发展,互相支持、互相补充,这是因为社会与情感能力的内容体现了德、智、体、美、劳五育内涵及其有机融合。根据OECD社会与情感能力结构框架,主要有具体能力与复合技能之分,恰如其分地体现了五育的内涵及各育之间的融合。例如,在具体能力层面,“乐群、同理心”等特质体现“德育”;“果敢、创造力”等特质体现“智育”。在复合技能层面,“批判性思维能力”体现“智育”“美育”“德育”的共生共融。可见,社会与情感能力本身具有融合性,在内容与结构上与五育相耦合。

    3.社会与情感能力培养与五育融合的过程相共生

    社会与情感能力培养的过程与五育融合的实践过程相互交织,社会与情感能力为五育融合带来方向指引性;五育融合作为一种思维保障、体系保障和社会与情感能力的发展实现共生,不可分割。

    具体来看,在德育方面,社会与情感能力的培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的先导性工作,证实了仅有道德认知显然不足以产生道德行为,只有道德意志、道德情感强大到一定程度时才会产生道德行为,这正说明构成社会与情感能力的意志和情感方面是内在动力,社会与情感能力需要通过德育培养,同时又促进德育功能的实现;在智育方面,在倡导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中,除了认知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沟通合作能力、自我效能感也得以提升,并且有大量的研究从学生的毅力、自信、责任感、成就动机、情绪管理能力等方面探讨与学业成绩的关系,证实了积极的社会与情感能力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业成绩;在体育方面,社会与情感能力同样注重“以体育人”,强调体育是人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是促进人的能力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在减少行为问题和心理健康问题上有积极作用,通过运动参与锻炼意志力、抗压力、合作能力等,有效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在美育方面,美育是对人美的感受能力以及美的创造才能的发展过程。着重培养人的积极情感、审美能力和创造力,一些特定的教育形式,美术、音乐鉴赏比其他任何形式更加能锻炼大脑前叶连合区,以利于人的情感能力的培养;在劳动教育方面,劳动教育具有综合性育人价值,其落脚点在于使学生学会劳动与生存,具备参加社会生产劳动的实际能力,除了基本的认知学习外,学生的社会与情感能力也在劳动实践中得以有效提升。总而言之,培养学生社会与情感能力与发展五育融合具有相通性,辐射教育活动的全程和全域。

    4.社会与情感能力培养与五育融合的结果相一致

    在现实的教育教学中,偏重智育,五育发展不协调的现状没有得到明显改变,大部分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社会与情感能力发展不平衡依然是实然状态,尚未达到通过五育融合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要求。由于社会与情感能力的培养与五育融合的实践过程相统一,五育难以并举、融合,社会与情感能力的培养就难有成效,缺失了社会与情感能力的指引,五育融合容易变成一个空泛的概念。因此,社会与情感能力的培养成效与五育融合体系建立的成果是一致的,五育能够共生共融,社会与情感能力的培养就更可能达到标准,达成了社会与情感能力培养的目标,五育融合的体系保障也就建立起来了。

    (三)以社会与情感能力培养突破五育融合的评价之难

    要想真正将五育融合转化成实践中的育人思维和体系保障,就要突破五育融合的实践难点。评价问题,始终是一个困扰任何改革的瓶颈难题。困难的焦点在于:如何化虚为实,让融合通过具体的评价指标、评价方式来落地。教育评价要贯穿学生学习的全过程,涵盖学生能力提升的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OECD组织实施的“国际学生社会与情感能力研究项目”已完成首轮测评,这对学生能力的测量与评价提供了重要借鉴,如前文所述,社会与情感能力的内涵、结构框架、评价指标都有了较为清晰、完备的标准和科学的测评方法,可以有针对性地解决五育融合评价内容的缺失。

    而评价之难,难在哪里?一是难在共识,当前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中,对于各育的评价已有共识,也已形成具体的评价标准,缺少的是对于“融合”的共识。如何判断融合程度?如何看出融合效果?如何判断改革成效是由五育融合带来的?这些都是亟待落实的问题。而社会与情感能力为此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突破口,目标、内容、过程、成果的统一性为社会与情感能力作为五育融合评价的抓手提供了天然优势。二是难在对各育发展的评价标准或维度过多,解决此难题就需要一个系统性的标准或抓手来破解,而社会与情感能力的培养与科学评价可以提供解决之策。

    综上,学生社会与情感能力的培养生长于五育之中,同时以综合能力的提升串联着五育的发展,也就是说,对社会与情感能力的培养并不需要独立的时空,也不需要“另起炉灶”,而是要通过系统设计,以渗透与融合的方式,在“五育”发展的过程中使社会与情感能力得到协同性的培育与提升。

    本文来源于《中国教育学刊》2021年第二期,仅作分享交流。


  • 上一篇:关于加强对网络游戏经营行业监管的建议
  • 下一篇:【心正读书】《检测与纠补》

  • 分享到:
  • 我来说两句
    登录后可评论



  • 网易
  • 百度
  • 大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