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发神谶碑》又名《天玺纪功碑》,刻于天玺元年(276年),距今已经有近2300年。原石断为三段,故又称作《三段碑》(另说此碑刻石之初就是累积三枚大圆石,并非后来断裂)。
宋元祐六年(1091年)由转运副使左朝请郎胡宗师在南京发现,并在文末题字:“予因游府南天禧寺,寺门之外有石三段半埋于土,窃疑以为天玺元年岩山纪吴功德段石冈之碣,因观之,果耳。”胡宗师将刻石移置于筹思亭,后又移到尊经阁。
清嘉庆十年(1805年)尊经阁失火,《天发神谶碑》损毁无存。清翁方纲曾在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秋到尊经阁实地考察,他详细记录了碑的尺寸、字数,纠正了前人的吴末帝孙皓即位后,为了稳定政局,佯称天降神谶,是吴国的祥瑞征兆,于是将谶文及立碑经过刻石纪事。因碑文阙损较多,所以关于撰文者、书丹者的争论从未休止过。很多错误,考察结果在他的《两汉金石记》中有详细记载。
晋张勃认为是华覈(he)撰文,其后大多沿用他的说法,清朱彝尊则认为不是华覈所撰。至于书丹者,大多认为是江南三国时期书法家皇象,明周晖以为是苏建所书,清周在浚则以稍后的《禅国山碑》中有“东观令史邱信中郎将臣苏健”等字,认为是苏健所书。但迄今为止,以上的诸种认定,都没有完美的答案。
《天发神谶碑》最为人称道的,还是篆法的奇特。这种篆法的特征是笔画多盘曲,起笔呈钉头状,下垂处似悬针。因其奇特,以至被有的学者讥讽为牛鬼蛇神,不足取法。但赞赏的人更多,比如北宋黄伯思说“皇象的书法遗留下来的很少,只有三国吴时的《天发神谶碑》,既像篆书,又像隶书,字势很雄伟”。
清张廷济也赞赏这个碑说:“吴《天玺纪功碑》雄奇变化,沉着痛快,如折古刀,如断古钗,为两汉来不可无一、不能有二之第一佳迹。”
《天发神谶碑》独特的篆法也吸引了众多书法家和篆刻家仿效学习,著名的如吴让之、徐三庚,尤其后者,毕生不遗余力地将《天发神谶碑》融汇到书法和篆刻创作中。其他如僧六舟、赵之谦、张廷济等,也都留下了与《天发神谶碑》有关的作品。
前代人通常将《天发神谶碑》的独特篆法作为个案来看待,可资参考比较的,有字体近似的《禅国山碑》,但对这种篆法的形成渊源语焉不详。
实际上,这一篆书写法仍然没有跳脱东汉以来通行篆书的藩篱,通过比较汉代的碑额篆法就不难发现。至于具体点画的处理,尤其钉头的起笔状态,则可能参考了当时砖文模刻的形态。
三国吴及两晋时期,在当地使用砖文非常流行,阳文砖须刻写阴文反书的模范,现存很大数量的砖文,在起笔处都呈现三角形状,这种刻写方法,在南京出土的东晋砖志中也有明显的体现,所以《天发神谶碑》的书丹者未必是皇象和苏健,更有可能是当地的一名普通匠师,匠师会遵从他平时的书写、镌刻习惯来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