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栏目:首页 > 收藏知识 > 琴棋书画 > 正文
收藏知识
  • 唐玄宗与杨贵妃酷爱“握槊”,每天至少来一次,握槊到底是什么
  • 时间:2022-12-08 15:11:35        编辑:宗皓        点击量:1247次
  •        开元二十五年,武惠妃去世,这就让很宠爱武惠妃的唐玄宗颇为神伤。适逢有人进言杨玉环“姿质天挺,宜充掖廷”,唐玄宗一打听,哦,儿子李琩的媳妇儿,无妨,朕看上就是朕的了。唐玄宗一纸谕令,杨玉环就这样进了宫。对于隐藏有文艺青年属性的唐玄宗而言,善音律、通歌舞的杨玉环简直长在了自己的心尖尖上,两人共同语言非常之多。哪怕是当时需要技术和智商要求的“握槊”,杨玉环也能和自己玩儿在一处。不过这“握槊”,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呢?

           人生得意事:有红颜知己
           唐玄宗中晚年时期最得意的事情之一,莫过于有了杨玉环这么一个红颜知己。为了跟杨玉环尽早光明正大地在一起,唐玄宗在天宝四年时,将韦昭训的女儿册立为寿王妃。而后不久,唐玄宗将杨玉环册立为贵妃,和杨贵妃过上了奢靡且富有情调的生活。一个隐藏款文艺男性,一个当代鲜有的音乐舞蹈女性,唐玄宗与杨玉环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探讨音律。
    后唐玄宗亲谱《霓裳羽衣曲》,召见杨贵妃时,就会奏响这支曲子。

           在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生活里,偶尔也会出现一两个调剂品,例如“雪衣娘”,这是岭南进贡上来的一只白鹦鹉,能模仿人语,颇受唐玄宗和杨贵妃的喜爱。每次唐玄宗和杨贵妃一起下棋时,一旦局面对唐玄宗不利,雪衣娘就会扑到棋盘上,憨态可掬地捣乱,每次都逗得唐玄宗和杨贵妃哈哈大笑。除了下棋,唐玄宗与杨贵妃还酷爱“握槊”,每天至少要来一次,堪称“握槊”的忠实玩家。

           握槊到底是什么
           握槊是中国古代一款比较盛行的博戏,从玩法上来讲,握槊规则类似于双陆,非要说明两者的关系,可以将握槊理解为是双陆的1.0版本(后文也用双陆来代称“握槊”)。握槊的起源非常早,《魏书·术艺传》记载称:“此(握槊)盖胡戏,近入中国,云胡主有弟一人遇罪,将杀之,弟从狱中为此戏以上之,意言孤则易死也。世宗以后,大盛于时。”这说明早在汉魏时期开始,握槊就已经在中国出现,并成为了一个相对流行的娱乐之物。当然此时仍然有很多人不了解握槊,握槊真正盛行起来,是在南北朝时期及以后。《资治通鉴·卷一百七十一》里就有描写北齐穆提婆、韩长鸾沉迷于握槊的故事:“齐穆提婆、韩长鸾闻寿阳陷,握槊不辍……”哪怕是听到了寿阳被攻陷的消息,这两人竟然都没有停下玩握槊,看来握槊的确有着非常独到精妙的地方。
           不过南北朝和隋朝时握槊虽然盛行,却鲜少有文字记载,这大抵是因为南北朝和隋朝时期国家尚且不够安定,致使文人雅士们没有那么多的心思放在记述握槊上,但是等进入唐朝,有关于握槊的记载陡然变多。比如刘禹锡就曾写过《观博》:“初,主人执握槊之器,置于庑下,曰:‘主进者要约之。’既揖让,即次。有博齿,齿异乎古之齿,其制用骨,觚棱四均,镂以朱墨,耦而合数,取应期月,视其转止,依以争道。”
           后来握槊越发常见,不仅全国各地到处有之,还逐渐衍生出了新的玩法和各种大同小异的规则,并且握槊的名字也发生改变,变成了“双陆”。双陆局(棋盘)是长方形的,子分为黑白两色,各有15枚,呈“捣衣杵状”。此外还配有两枚骰子。玩法就是“掷采行马”,即投骰子按点数行棋,白子从右往左走,黑子从左往右走,谁的子先走完了,谁就赢了。
           虽然握槊很看运气,但过程中也需要有一定的技巧,一些玩握槊的行家甚至可以用技巧弥补运气。也正是因为如此,唐代及以后甚至有不少人形成了“握槊赢家聪明”的概念。比如《新唐书·列传卷八·诸帝公主》中就说:“丹阳公主,下嫁薛万彻。万彻蠢甚,公主羞,不与同席者数月。太宗闻,笑焉,为置酒,悉召它婿与万彻从容语,握槊赌所佩刀,阳不胜,遂解赐之。主喜,命同载以归。”基于此,唐朝时的达官显贵都颇爱握槊。甚至到唐代末年,为了增加难度和游戏刺激度,人们将骰子的数量逐渐增加到6枚。

           此外,通过握槊与双陆再度变化而来的“长行”也盛行起来,《国史补·卷下》说:“今之博戏,有长行最盛,其具有局有子,子有黄黑,有十五,掷采之骰有二。其法生于握槊,变于双陆。”

           唐代之后的握槊

           进入到宋朝以后,握槊被提及的次数减少,人们更喜欢由握槊演变来的双陆。在当时的北方地区,很多茶楼酒馆里甚至会特地摆放上双陆局,供人们打发时间。甚至在一些相对发达的城市中,还出现了专门以双陆为主要形式的赌博组织。此等娱乐之物不加以记录实在是可惜,于是乎,一个叫陈元散的人做了件和李清照写《打马图经》差不多的事--他写《事林广记》时,刻入当时流行的“打双陆图”,细致记录了双陆的格式和布局。

          宋朝覆灭后,元朝登上历史舞台,这一时期双陆仍然很是流行。
          值得一提的是,相比于宋朝民间化的双陆,元朝双陆被视为一种“才子”游戏,文人以及那些风流子弟无比钟爱双陆,并为双陆写下了很多传世佳作。比如关汉卿就写过一首《一枝花·不伏老》,此套曲的【尾】曰:“我也会围棋、会蹴鞠、会打围、会插科、会歌舞、会吹弹、会咽作、会吟诗、会双陆。你便是落了我牙、歪了我嘴、瘸了我腿、折了我手,天赐与我这几般儿歹症候,尚兀自不肯休!……”
           而明代时双陆仍然没有退出历史舞台,《金瓶梅》一书甚至大量提及双陆,给读者营造出一种那个时代的人无论男女老少,只有是玩得一手好双陆就很得名气的氛围。
           相比于双陆和象棋,早年间流行的樗蒲、弹棋、打马、七国棋、汉官仪以及五木等,要么被废而不传,要么就是“其法俱在,时以不尚”。这样来看,说双陆见证了中国历史的千余年变迁一点都不为过。
           进入清朝后,双陆终于和打马等游戏一样,呈现出衰势,这很有可能是受到了清朝统治者尚武的影响,相比于双陆这种“才子”游戏,或许他们会更加喜爱打猎等。
           发展到现在,起于握槊的双陆已经不再为人所记,但当我们翻开明代的传世典籍《三才图会》《居家必备》时,仍然可以还原出这双陆的具体玩法。
  • 上一篇:明宣宗朱瞻基:寒香疏影
  • 下一篇:恶俗!美术界十大套路评论

  • 分享到:
  • 我来说两句
    登录后可评论



  • 网易
  • 百度
  • 大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