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恺之作画,主张意在传神,其“迁想妙得”、“以形写神”等论点以及提出的“六法”,为中国传统绘画发展奠定了基础。中国画史上将曹不兴、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合称为“六朝四大家”。
顾恺之的《女史箴图》是中国绘画史上早期人物画中的杰作,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极高的地位。这幅珍贵的名画自诞生以来就被历代宫廷收藏。该图原作早已丢失,世界上现存的两个绢本摹本,一本为宋人临摹,由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另一本传为唐人摹本,在英国大不列颠博物馆珍藏。
《女史箴图》画卷依据西晋张华讽谏贾后,宣扬封建女德的《女史箴》一文而作。《女史箴》原文共有12节,画卷也分为12段,前3段已失,尚存9段。所存的9段画卷,据各段空隙所书箴文,其顺序依次为:冯媛当熊、班姬辞辇、世事盛衰、修容饰性、同衾以疑、微言荣辱、专宠渎欢、靖恭自思、女史司箴,其中“冯媛当熊”及“班姬辞辇”表现的是封建宫廷妇女忠于君主的道德操分。“冯媛当熊”描绘汉元帝游乐遇险,婕好冯媛挺身而出,卫护皇帝的情景:”班姬辞辇”表现的是汉成帝女宫班婕好,为使君主不致贪恋女色而忘朝政,辞谢与成帝同乘一辇的故事。其余各段也以可视形象来解释箴文的抽象说教。画卷中人物神态宛然,细节描绘体物精微,所画妇女端庄娴静,符合封建箴规。笔法细劲连绵,设色典丽秀润。卷末款署“顾恺之画”,应是后人添加。
过了一会,汉元帝惊魂稍定,却不免为冯媛的大胆感到奇怪,于是问冯媛:“那么一头狰狞凶恶的大熊,人人都怕,你为什么不怕?”冯媛恭敬地回答道:“臣妾怎么能不怕呢?不过臣妾听说熊性与其他猛兽不同,熊只要抓住一人,就会停下来,不会再去抓第二个人。为了保护皇上安全,所以臣妾冒险一试。”汉元帝听后,被冯媛的举动大为感动,对她其为赞赏。因为冯媛有此救驾之功,使得她在后宫的地位仅次于皇后。太后对她也颇为器重。
班姬是汉成帝的妃子班婕好。班婕好出身名门,其父班况在汉武帝时出击匈奴的战争后期,立过汗马功劳。班婕好贤淑有德,是当时有名的才女。她在后宫中的贤德也是有口皆碑。班婕好的文学造诣极高,且精通经史,她常常引经据典开导汉成帝内心的积郁。班婕好又擯长音律,常使汉成帝在丝竹声中进入忘我的境界。对汉成帝而言,班婕好不只是他的侍妾。由于她多方面的才情,汉成帝把她置于亦妃亦友的地位。初时,汉成帝被她的卓绝风姿、博学多才和善解人意吸引,与她形影不离。
汉成帝听完后仔细一想,认为她言之有理,于是打消了与班婕好同辇出游的念头。皇太后听说这件事情以后,认为班婕好能以理制情,说服皇上,对她非常欣赏。太后对左右亲近的人说:“古有樊姬,今有班婕妤。”太后把班婕好比作樊姬,使班婕好当时在后宫的地位更加突出,成为历史上被传颂的一位贤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