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鱓《花鸟册十二开》
李鱓《花鸟册十二开》之一 纸本设色,25.8×40.7cm,1753年,辽宁省博物馆藏
此图画母鸡、野花、怪石。画中两只母鸡一向右一向左,前后排列,画家以短促连续的笔触描绘母鸡一低头一抬头的动态。红色、紫色的野花与黑色的怪石形成轻盈细腻与厚重粗犷的对比。尤其是倾斜的土坡将母鸡与野花、怪石联系起来极具构成意味。此画笔墨稚拙,设色淡雅,追求野趣,惹人喜爱。
李鱓《花鸟册十二开》之二 纸本设色,25.8×40.7cm,1753年,辽宁省博物馆藏
此图画雄鹰与栗枝。“雄鹰”与“英雄”谐音,画家题:“英雄自立”四字。画中右侧一只雄鹰单爪立于栗枝之上,雄鹰振翅回望,栗枝轻轻弯曲。雄鹰与栗枝用笔概括洗炼,用墨层次丰富,构图取从右向左的延伸之势,唯有雄鹰头部呈相反之势。此画以水墨画出,仅在雄鹰头、翅、爪三处浅浅涂抹,尽显卓尔不群的姿态。
李鱓《花鸟册十二开》之三 纸本设色,25.8×40.7cm,1753年,辽宁省博物馆藏
此图画竹枝画眉。画中构图取从左向右的延伸之势,啼叫的画眉鸟立于弯曲的竹枝之上,竹枝水墨双钩填入淡淡花青,画眉鸟水墨勾勒晕染浅浅赭石。画家题诗:“竹间啼鸟似吹竽,难写声音入画图。都笑当年张敞笔,而今空染白髭须。”汉代有“张敞画眉”的典故,形容夫妻恩爱,画家借此感叹年华逝去。
李鱓《花鸟册十二开》之四 纸本设色,25.8×40.7cm,1753年,辽宁省博物馆藏
此图画朱藤黄鹂。画中构图仍然取从左向右的延伸之势,黄羽、青眼、青爪、朱喙的黄鹂鸟立于朱藤之上,全画墨色极浅淡,几乎全由水色画出。画家题诗:“古木参天倚碧霄,春光零乱好垂条,朱藤画罢无人赏,只有黄鹂吹洞箫。”作者似乎清楚地知道他的画知音难觅,但是绝不因此而媚俗,宁愿孤独寂寞。
李鱓《花鸟册十二开》之五 纸本设色,25.8×40.7cm,1753年,辽宁省博物馆藏
此图画芦花双燕。画家题诗:“水墨方裁燕子衣,深秋渐觉语声微,春风红杏雕梁里,萧瑟芦花便欲归。” 春去秋来,仿佛刚刚画好的水墨燕子正在呼朋引伴,离开温暖的巢穴,栖息萧瑟的芦花,即将飞向遥远的南方。画中水墨双燕“笔简形具、得之自然”,双钩芦花若有若无,意境空灵,思乡欲归之情令人动容。
李鱓《花鸟册十二开》之六 纸本设色,25.8×40.7cm,1753年,辽宁省博物馆藏
此图画野草蝈蝈。画家题诗:“京师南北往来踪,古道萧萧禾黍风。买得商家林草帽,骡纲头顶叫寄笼。”蝈蝈为鸣虫之首。画家曾经三次进京,因此画野草蝈蝈回忆早年京师往来的旅途,寄托自己向往自由的心境。蝈蝈和野草皆淡墨勾勒,浅色晕染,野趣洋溢,所谓“逸笔草草,不求形似”,笔墨从心,俨然逸品。
李鱓《花鸟册十二开》之七 纸本设色,25.8×40.7cm,1753年,辽宁省博物馆藏
此图画垂柳双蝉。唐代李商隐《柳》诗云:“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画家题录此诗,“春苑”改为“原上”。画家六月溽暑蒸人之日画水墨高柳鸣蝉,只为夏秋之际的一丝清凉。粗笔柳干和细笔柳枝皆以水墨画出,双蝉概括洗练,生动精彩,仿佛能够听到双蝉的哀鸣。
李鱓《花鸟册十二开》之八 纸本设色,25.8×40.7cm,1753年,辽宁省博物馆藏
此图画月影游鱼。画中稍稍偏右以淡墨湿笔晕染出一轮月影,环绕月影下部边缘以浓墨干笔勾勒皴擦出三尾游鱼,两尾游鱼自左向右,一尾游鱼自右向左,仿佛见面交谈,另有右侧水草若隐若现。游鱼为实,月影为虚,画家题诗:“一片清光万里寒,蛟龙几觉咽吞难,谁知荇底鱼儿辈,翻得嫦娥隔水看。”
李鱓《花鸟册十二开》之九 纸本设色,25.8×40.7cm,1753年,辽宁省博物馆藏
此图画松树松鼠。画家善画松树,常常以松树象征朝中直臣,仅《五松图》就有十二幅之多。画中苍松古树斜倚,松干干笔勾勒湿笔皴擦,松针浓墨淡墨相破,一只渴笔渴墨画出的松鼠仰望天空,姿态生动。从题诗可知,画家以松树赞美朝中直臣,以松鼠讽刺逢迎鼠辈,老鹤不在营巢,鼠辈穿窬松树枝头。
李鱓《花鸟册十二开》之十 纸本设色,25.8×40.7cm,1753年,辽宁省博物馆藏
此图画桃子一枚、枇杷四枚、杨梅二枚。画家八月初秋画朱明时果又在题款中讨论水果何种味美何种味恶,并将自己喜爱的水果画出:北桃、白沙枇杷、珍珠窝杨梅。画中七枚水果以细笔淡墨勾勒轮廓然后以胭脂、石绿、朱磦、赭石、花青晕染明暗体积,明显借鉴西洋画法。此画工整精致,有蒋廷锡之风。
李鱓《花鸟册十二开》之十一 纸本设色,25.8×40.7cm,1753年,辽宁省博物馆藏
此图画水墨兰花。“扬州八怪”多受石涛影响。石涛喜画墨兰,诗曰:“十四写兰五十六,至今与尔争鱼目。始信名高笔未高,悔不当初多食肉。”可见其画兰的苦心。李鱓画墨兰与郑燮相互影响,他先以中锋淡墨画出俯仰参差的兰花兰叶两丛,再以中锋浓墨画出两丛与先前所画相破,相破之处笔墨飘逸。
李鱓《花鸟册十二开》之十二 纸本设色,25.8×40.7cm,1753年,辽宁省博物馆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