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栏目:首页 > 收藏知识 > 金银珠宝 > 正文
收藏知识
  • 明代最顶级官窑:成化斗彩
  • 时间:2021-02-08 11:45:07        编辑:xinzheng_b        点击量:1754次
  •   

                         斗彩海水异兽纹罐,明成化,高11.8厘米,口径6.6厘米,足径8.8厘米

           罐直口,短頸,豐肩,肩以下漸收,圈足。通體鬥彩裝飾。腹部繪四只海獸及海水江崖、朵雲紋。肩與近底分別繪下覆、上仰蕉葉紋。外底署青花楷體“天”字款。

           此罐胎體輕薄,透光度強,從內壁可窺見外壁的紋飾。裝飾以紅彩和青花為主色,黃彩和綠彩為輔,明麗悅目。畫面海水洶湧,浪花飛濺,海獸形體由象頭、獅身組成,騰空而起,兇猛異常,體現出明代成化時期景德鎮禦器廠制瓷工匠高超的繪畫技法。

           此罐因外底書“天”字,俗稱“天字罐”,是成化鬥彩瓷中的名品。這種成化鬥彩天字罐壹直珍藏於宮中,清雍正、乾隆時宮廷檔案中稱之為“成窯五彩罐”或“成窯天字罐”。除海水異獸紋,有的天字罐以海馬紋、海水龍紋、纏枝蓮紋等做主題紋飾。

                          斗彩海水龙纹“天”字盖罐,高13.3厘米,口径8.7厘米,足径11.2厘米
           罐短直頸,豐肩,肩以下漸收斂,圈足,蓋平頂無紐。罐外施鬥彩紋飾:肩部及近足處飾仰覆蕉葉紋,腹部飾海水雙龍紋,蓋頂飾海水龍紋。

           此器胎體細膩潔白,釉汁瑩潤平滑,紅、綠、黃諸彩搭配,諧調亮麗。罐蓋與罐體的色彩和紋樣有別,是清雍正時期所配。罐底青花楷書“天”字,故有“天”字罐之稱。

                         斗彩开光折枝莲花纹罐,明成化,通高12.7厘米,口径6.2厘米,足径6.5厘米。清宫旧藏
           罐直口,豐肩,肩以下漸收斂,圈足。通體鬥彩裝飾。肩部和近足處分別繪覆、仰月花紋。腹部均飾五個菱形開光,開光內繪折枝蓮紋,開光之間隔以上下呼應的折枝蓮和花葉紋。罐附平頂圓蓋,蓋面微隆起。蓋面繪上小下大正方形成90°角疊放,小正方形的中心繪朵花,四角均繪如意頭紋。蓋周邊繪礬紅彩卷草紋。青花發色淡雅,所施釉上彩有紅、綠、黃等。圈足內施白釉。外底署青花楷體“大明成化年制”六字雙行款,外圍青花雙線圈。

           開光是瓷器裝飾方法的壹種,系指在器物上先用線條勾描圓形、菱形等區域,然後在區域內描繪圖案。這壹技法能夠起突出圖案主題的作用。擅用開光技法進行裝飾是成化鬥彩瓷器的壹個特點。

                         斗彩怪石花蝶纹罐,明成化,高10.5厘米,口径10.8厘米,足径9厘米
           罐直口,短頸,豐肩,肩以下漸收斂,淺圈足。通體鬥彩裝飾,於坡地上描繪怪石牡丹和怪石月季各兩組,相間排列,輔以飛舞的蝴蝶。全部圖案均在釉下以青料勾勒輪廓線,釉上填塗紅、黃、綠、紫等彩,給人以清新亮麗之美感。圈足內施白釉。外底署青花楷體“大明成化年制”六字雙行款,外圍青花雙線圈。形體飽滿,釉質白潤,畫意生動。

           從傳世和出土的成化鬥彩瓷罐來看,其造型主要有兩種,壹種是高體罐,另壹種是矮體罐,此罐屬於後者。清代康熙時景德鎮窯曾仿制過這種鬥彩怪石花蝶紋罐。

                         斗彩宝相花纹盖罐,明成化,通高19.7厘米,口径7.9厘米,足径8.4厘米
           此罐為目前所見成化鬥彩罐中形體較大者。直口,短頸,豐肩,肩以下漸收斂,淺圈足。通體鬥彩裝飾。肩部與頸部分別繪如意頭紋和蓮瓣紋。腹部繪六組團狀折枝蓮托寶相花紋,團花間隔處上、下間繪對稱朵雲紋。圈足內施白釉。外底署青花楷體“大明成化年制”六字雙行款,外圍青花雙線圈。
           附蓋並非原偶,查《養心殿造辦處各作成做活計清檔》可知,此罐上的蓋子當為乾隆十三年(1748年)督陶官唐英奉旨所配。檔案中稱之為“成窯五彩荷花罐”。蓋頂繪佛杵紋,環以相間排列的朵雲和朵花,周邊繪如意頭紋。

           此罐造型娟秀,與靈動活潑的團狀圖案相配,可謂相得益彰。所施釉上彩以紅、綠彩為主,局部使用黃彩,給人以清麗優雅之美感。

                         斗彩高士图杯,明,高3.4厘米,口径6.1厘米,足径2.6厘米

           杯敞口微撇,口以下渐收至底,浅圈足。外壁饰斗彩“羲之爱鹅图”和“伯牙携琴访友图”,画中苍松翠柏、垂柳轻拂,山石花草间王羲之身穿红衣,临池侧坐,俯视水中游鹅,一绿衣童子持书侍立于旁;俞伯牙绿衣前行,一红衣琴童携琴随后。底书青花双方框“大明成化年制”六字楷书款。此杯纹饰构图疏朗,意境高雅,施彩以青花和红、绿两彩为主,并略微点染黄、褐二彩,使画面显得清新雅致。

                         斗彩折枝花纹浅杯,明成化,高3.4厘米,口径7.4厘米,足径4.8厘米
           杯敞口,淺弧腹,圈足。內底繪青花十字寶杵,交叉處書壹梵文。十字寶杵圍以8個變形蓮瓣紋,蓮瓣內均書壹梵文。外壁鬥彩繪折枝花4組。細沙底,無款識。外底釉及年款被後人磨去。
           此杯屬成化窯新創的形制,造型和紋飾都很新穎。釉質瑩潤,突出青花和綠彩,色彩淡雅清新。此種杯除畫折枝花以外,還見有畫五供養者,均傳世不多。

           明官窯瓷器以梵文為飾始於永樂年間,宣德時亦有生產,但以成化時最盛,當為宮廷祈佛所用。

                                           

                                   

                          斗彩团莲纹高足杯,明成化,高7.2厘米,口径6.7厘米,足径3.4厘米
           杯口微撇,深弧腹,瘦底,下承以中空高足。內、外近口沿處各有青花弦紋壹道,近足處有青花弦紋兩道。杯外壁鬥彩裝飾,腹部均勻分布團蓮紋四組,間以上下對稱的變形花葉紋。足內沿署青花楷書“大明成化年制”六字橫排款。
           此杯紋飾采用勾勒平塗施彩,色彩均勻,微微凸起,富有寫實感,時代特征鮮明。故宮博物院珍藏數件成化鬥彩高足杯,制作皆秀美,圖案新穎,除了畫團蓮紋以外,尚見有畫纏枝蓮、花鳥紋者。

           明成化鬥彩的胎質潔白細膩,薄輕透體。其釉色乳白柔和,更能襯托出鬥彩的鮮麗清雅。它的色彩豐富,青花呈色幽倩淡雅並有透明感,釉上彩色則有紅、黃、綠、紫四大類十幾種,彩色配制靈活自如。

                           斗彩鸡缸杯,明成化,高3.4厘米,口径8.3厘米,足径4.3厘米
            杯敞口微撇,口下渐敛,平底,卧足。杯体小巧,轮廓线柔韧,直中隐曲,曲中显直,呈现出端庄婉丽、清雅隽秀的风韵。杯外壁饰子母鸡两群,间以湖石、月季与幽兰,一派初春景象。足底边一周无釉。底心青花双方栏内楷书“大明成化年制”双行六字款。
            此鸡缸杯以新颖的造型、清新可人的装饰、精致的工艺而历受赞赏,堪称明成化斗彩器之典型。其胎质洁白细腻,薄轻透体,白釉柔和莹润,表里如一。杯壁饰图与型体相配,疏朗而浑然有致。画面设色有釉下青花及釉上鲜红、叶绿、水绿、鹅黄、姜黄、黑等彩,运用了填彩、覆彩、染彩、点彩等技法,以青花勾线并平染湖石,以鲜红覆花朵,水绿覆叶片,鹅黄、姜黄填涂小鸡,又以红彩点鸡冠和羽翅,绿彩染坡地。施彩于浓淡之间,素雅、鲜丽兼而有之,收五代画师黄荃花鸟画的敷色之妙。整个画面神采奕奕,尽写生之趣。

           此杯是明成化朝景德镇御窑厂烧制的宫廷用器,明清文献多有所载,颇为名贵。明万历年间《神宗实录》载“神宗时尚食,御前有成化彩鸡缸杯一双,值钱十万”,由于鸡缸杯的名贵,引来仿制不息。清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各代无不仿烧。康熙时仿品最佳,从造型到纹样都贴近原作,鉴别时须从造型、胎釉、色彩及款识上仔细品察。

                             斗彩蔓草纹瓶,明成化,高18.7厘米,口径4厘米,足径8.5厘米。清宫旧藏
           瓶唇口,直颈,扁圆腹,圈足。内外及圈足内均施釉,釉色白中略泛灰。通体以釉下青花双钩蔓草纹,釉上再按青花轮廓线填以淡绿彩。外底署青花楷体“大明成化年制”六字双行款,外围青花双方框。

           不管是从传世还是出土的成化斗彩瓷器来看,瓶类器罕见。此瓶将一般用作边饰的蔓草纹作为主题纹饰,亦属创新之举。淡描青花与单一的淡绿色彩搭配,显得格外清新雅致。

                             斗彩灵云纹杯,明成化,高4.4厘米,口径7.5厘米,足径3.5厘米
            杯撇口,深腹,圈足。外壁通体斗彩装饰。腹部四面画团形灵芝纹,周围绘对称的花草纹。外底署青花楷书“大明成化年制” 双行六字款,外围青花双方栏。
            此杯胎薄体轻,纹饰新颖别致,构图疏朗,以红、黄、绿等釉上彩装饰,色彩搭配协调。由于团形灵芝远看似一团祥云,故名“灵云杯”。

            清雍正时期景德镇御窑厂曾仿制此杯,与真品画风、纹饰、造型较为相似,但画工更加精细。

                             斗彩婴戏图杯,高4.8厘米,口径6厘米,足径2.7厘米
            杯深式,直口微敞,腹下渐收,圈足。杯里口绘青花线纹一条,外部通景绘婴戏图:天空彩云飘浮,一童双手持线放风筝,另一童观看,作欢舞状,其余三童持花为戏,空地辅以葵树、芭蕉、桂石、花草等纹饰。除青花外,还填以红、绿、赭三彩,足内双栏中青花楷书“大明成化年制”六字款。

            斗彩初创于明宣德年间,是一种以釉下青花勾线,再以釉上彩绘填彩的方法。斗彩工艺至成化年间趋于成熟,烧制的斗彩瓷也最为精美,因使用的是国产平等青料,具有呈色稳定、色泽淡雅的特点,再加艳丽的釉上色彩,使其形成主次分明、交相辉映的艺术格调。《博物要览》云:“若宣窑五彩,深厚堆垛,成窑用色浅深,颇有画意。”成化官窑制品常见高足杯、酒杯、盘、碗、罐等小型器物,造型玲珑奇秀,胎体细润,彩料精纯,绘画淡雅幽婉。此件斗彩婴戏图杯即其中的代表作之一。此杯造型轻盈秀雅,胎体洁白细腻,所绘婴戏纹饰为成化器中少见的题材,愈益珍贵。明嘉靖年间有此件器物的仿品。

                               斗彩三秋杯,明成化,高3.9厘米,口径6.9厘米,足径2.6厘米
           成化斗彩杯有多种式样,此杯属于其中的一种。撇口,深腹,瘦底,圈足。杯内光素无纹饰。外壁绘两组斗彩山石花卉纹,间以飞舞的蝴蝶。青花发色淡雅,所施釉上彩有红、黄、姹紫等。蝶翅上所施紫彩即著名的姹紫彩,其特点是色浓无光,为成化斗彩所仅有,也是后世仿品望尘莫及的。由于描绘的是秋天庭院或花园中的景色,而秋季一般历时三个月,故有“三秋杯”之称。圈足内施白釉。外底青花双方框内书青花楷体“大明成化年制”六字双行款。

          此杯造型轻灵娟秀,胎体薄如蝉翼,施彩淡雅,画意清新。特别是飞舞于花草间的彩蝶,欲落还飞,须足毕具,栩栩如生,体现出画工高超的画技和艺术修养。

                               斗彩葡萄纹高足杯,明成化,高6.8厘米,口径8.0厘米,足径3.5厘米。清宫旧藏
           杯外壁以斗彩折枝葡萄纹装饰,口部与高足大面积露白,使纹饰更加突出。此种式样的高足杯为明代成化官窑首创,明代人称之为“五彩葡萄撇口扁肚把杯”。在其出现之前,人们一直以为明代宣德官窑高足杯最美,此杯问世后,更受世人喜爱。明末谷泰撰《博物要览》曰:“成窑上品无过五彩葡萄撇口扁肚把杯,式较宣杯妙甚。”
  • 上一篇:世界五大金印:藩国印太小,清朝印最大
  • 下一篇:西周玉器凤纹及西周凤形玉器

  • 分享到:
  • 我来说两句
    登录后可评论



  • 网易
  • 百度
  • 大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