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器起源于夏朝或更早,盛行于商周,形制上有饮食器、酒器、水器、兵器、乐器、工具、货币、车马饰等,种类繁多,纹饰精美。它的出现曾经在生产力的发展上起过划时代的作用。一些器物在祭祀或宴飨中,被赋予特殊的意义,成为区别贵贱、体现礼制的东西。器物上的铭文,上与甲骨文相接,下启篆隶楷之先河,被称作“钟鼎文”或“金文”,其中不少既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又是优秀的书法作品。
山东博物馆藏有青铜器四千多件,其中四十多件为国家一级文物,颂簋便是其中之一。颂簋,西周后期盛食器。高30.1厘米、口径24.2厘米。重13.2千克。敛口,鼓腹,圈足下另有三小足;口上有高隆盖,盖与器母子合口,盖顶有圈状捉手;腹部两侧有兽首半环耳并垂珥。在装饰上,颂簋的器口和盖沿各饰一周兽目交连纹(或称窃曲纹),中间像眼,两侧各连接一回勾状曲线。腹部和盖面,装饰着数道平行的凹槽状纹饰,称横条沟纹,因像老式房子上的瓦沟,所以也称瓦棱纹、瓦纹,这种纹饰,在西周后期至春秋时期非常盛行。颂簋盖顶的捉手内,饰团龙纹,圈足饰垂鳞纹。
颂簋 杨晓君摄
器身的主要纹饰是窃曲纹,窃曲纹由两端回钩的或“S”形的线条构成扁长形图案,有的中间填以目形纹,在铜器上往往连接成带状。盛行于西周中、后期,春秋时仍沿用。窃曲纹是龙纹和饕餮纹的变体,窃曲纹卷曲的条状当是取形于夔纹、顾龙纹之身躯,但其构造、布局则不仅取形于诸种龙纹,而且借鉴了饕餮纹与上述变形饕餮纹图案构形手法。然而从总体看,窃曲纹的出现使以往庄严、神秘的动物纹解体,进一步促进了青铜器纹饰的抽象化与几何图形化,因而在青铜器纹饰发展史中有着重要作用。颂簋的窃曲纹中间是目纹,即眼睛的样子,整体呈“S”形,两端分叉,这是典型的西周晚期的样式。
颂簋铭文 杨晓君摄
颂簋和颂鼎、颂壶,铭文内容相同,是同一组青铜器。因器主是西周王室一个叫“颂”的官员,遂以“颂”为器名。颂簋、颂鼎、颂壶又被称为“三颂”。颂簋盖器同铭,各铸十五行一百五十二字,铭文大意为:周王册命颂掌管成周贮(匿)甘家,监督新造,积贮货物,以为宫御之用。周王赏赐颂玄衣、省纯、赤市、朱黄、攸勒等物品。颂接受命册,退出中廷,然后再回返,向周王献纳瑾璋。比较完整地反映了西周王室策命官员的制度。
颂簋制作于西周晚期,此时,铜簋基本都配有对应的器盖,器盖倒放就是一个盘子,也可以用来盛食。器足为兽面象鼻形,象的题材在铜器中常见,大概商周时期象的分布比现在要靠北,在当时交通如此不便的情况下,人们也能见到。
颂簋 杨晓君摄
颂簋出土时间已不可考,清嘉庆十九年,清朝官员刘喜海慧眼识宝,在北京的一家古董店里发现了颂簋,重金购买并带回山东老家收藏。之后颂簋又先后被收藏家李宗岱和山东黄县巨富丁树贞收藏。后来丁氏家道中落,在丁氏兄弟分家过程中颂簋的器盖和器身分离。20世纪40年代,器身为胶东古物管理委员会黄县文管分会收集,后转入山东博物馆。1959年,家住青岛的丁氏后人张秀琳女士将收藏的器盖捐献给山东博物馆,颂簋重归完整。
颂簋铭文篆刻工整秀丽,典雅规范。其优雅的身姿,向我们展示了西周青铜铸造技术的高超,庄重的造型、精良的铸工、瑰丽的纹饰、秀美的铭文,使其成为难得一见的青铜器珍品,具有极高的价值,为国家一级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