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白菜,由和盛缅泰珠宝展出,重达3吨,长180厘米、宽60厘米、高50厘米,由数十名雕刻师历时3年精心雕刻而成,市场估价达4.8亿元,是国内最大的“翡翠白菜”,集椿、翠、白三色于一身。
名为“椿带彩大白菜摆件”的“翡翠白菜”,由和盛缅泰珠宝展出,重达3吨,长180厘米、宽60厘米、高50厘米,由数十名雕刻师历时3年精心雕刻而成,市场估价达4.8亿元,是国内最大的“翡翠白菜”,集椿、翠、白三色于一身。
由翠根琢制而成,局部留有翡色。顶端丛叶中间,雕一椭形深孔。周围肥硕的菜叶有的挺拔直立,有的叶尖下垂,姿态各异。叶上浅浮雕叶脉纹,更显逼真茂盛。菜根上部用深琢加透雕的手法,形成自然围抱菜心状。底部椭形小平足。工匠因材施艺,按质料和翡色之深浅,巧施雕刀。不仅层次分明,立体感强,而且特意留下的翡色,似霞光映照,使白菜更加暗绿可爱,为清代宫廷名贵陈设。
…………………………………………………………………………………………………………………………………………
翠玉白菜,是翡翠雕刻里一个历史渊源也是备受欢迎的一个题材。它造型亲切,摆放在室内既增添了几分自然的色彩,又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
台北故宫博物院还收藏有清朝光绪皇帝送给他的妃子珍妃的一座翠玉白菜玉雕,玉雕雕刻得非常逼真,常常令观赏的朋友分不清真假。
翠玉白菜的还有一个神话传说。有一对母子住在大理。母亲生了很严重的病,儿子心疼母亲,四处求医问药,结果平时种的地就荒了,家里穷得没米下锅了,可是母亲的病却没有一点好转。儿子着急得夜里都睡不着!直到有一天,好不容易睡着了,在梦里见到一个白发白胡子的老头,得到了白发老头的指点,爬进中和峰脚下的那口龙井。走进龙井的儿子惊奇地发现有四条红龙把守着一棵玉白菜。他回想起老爷爷说只要向红龙恳求一小片白菜叶,就能治好母亲的病。于是,他诚心诚意地只讨要了一小片菜叶,带回了家。
回到家以后,他把菜叶放在母亲的鼻子上给她闻了闻,母亲的病马上就好了。后来儿子又把玉白菜的叶子借给了村民们用。从那以后,大家都没病没灾,过上了安安心心的生活。
后来,一位大臣听说了这件事,也把自己装扮成贫苦的老百姓,爬进了红龙井,对着红龙假情假意地哭诉一番。红龙们受了骗,就让他走上前去撕一片玉白菜菜叶。这个贪心的大臣,居然抱着玉白菜使劲一掰,想把整棵玉白菜都抱走,结果整个大理城都摇晃起来。地震了,红龙们非常生气,口里喷出火来,把贪心的大臣活活烧死了!
当然,这只是一个传说。民间都认为翠玉白菜是吉祥之物,因此非常受欢迎,所以也有非常多的雕刻师将翡翠雕刻成翠玉白菜放在家里,以求平安吉祥。也有制作成翠玉白菜车挂,寓意出门在外,能“遇百财”。制作成吊坠,用来馈赠亲朋好友也是不错的选择。
…………………………………………………………………………………………………………………………
翡翠“翠玉白菜”的故事
玉石铺子拍摄的翡翠原石照片
翡翠”一词,原来是两只鸟的名字。赤色羽毛的鸟,被称为“翡”,绿色羽毛的鸟则被称为“翠”。后来,人们便将拥有同样颜色的美玉称为“翡翠”了。翠色讲究的是浓、阳、正、俏、均,以白色与绿色较为常见,其中又以绿色为佳,尤其是以鲜亮浓艳的翠绿色最为珍贵。
如今珍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的翠玉白菜,就是一块难得的翡翠极品。它被陈列于台北故宫三楼展厅的入口处,每天都会有许多外来游客争相驻足观看。
翠玉白菜长为18.7厘米,宽为9.1厘米,高为5.07厘米。它是由一块半白半绿的翠玉雕琢而成的翡翠珍品,并且有一个让人感到十分亲切的名字——白菜。在绿意最浓之处,还有两只停留在菜叶上嬉戏玩耍的鸣虫——它们就是寓意多子多孙的螽斯与蝗虫。
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翡翠白菜
传奇的身世
对于有关翠玉白菜身世的传说,至今仍众说纷纭。其中,就有与慈禧太后相关的。因为有人说这件稀世的国宝是从慈禧墓中盗出的。
那是在1928年春夏之交,北伐战争已进入了尾声。就在此时,震惊中外的“东陵盗宝案”发生了。军阀孙殿英率领的士兵,轰开了清东陵一道道紧闭的墓门。数不胜数的东陵珍宝被洗劫一空。
据《爱月轩笔记》记载,慈禧死后,身边还放有一件极其名贵的珍宝——翠玉白菜。所以,后来有人猜测,现在收藏在台北故宫中的翠玉白菜,就是清东陵慈禧棺椁中存放的宝物之一。后来,孙殿英因盗宝一事泄露,不得不四处打点,而翠玉白菜则很可能被送给了蒋介石。
除了这则传言以外,关于翠玉白菜的身世还有另外一种说法。根据有关史书记载,台北故宫博物院的这件翠玉白菜,并非来自清东陵,而是来自清朝的皇宫,也就是现在的北京故宫。
在北京故宫工作了二十多年的那志良老人,就见证了这历史的一幕。
那志良,北京宛平人,1925年1月入故宫,曾相继参与清室善后委员会点收、北京故宫博物院成立、故宫文物南迁和运台等工作。他一生研究玉器,曾著有《故宫四十年》、《中国玉器》等作品。
玉石铺子拍摄的翡翠原石照
那志良老先生在1949年1月的时候,到了台湾,又在台北故宫工作了三十多年。他曾在《典守故宫国宝七十年》一书中写道:“1925年10月10日,北京故宫博物院成立,开始着手整理故宫铜器、瓷器、玉器、绘画等物品。而自己正好负责的是玉器的整理工作。”
在书中,那老先生很风趣地回忆了他在北京故宫第一次见到翠玉白菜时的情景。那老说,那件著名的翠玉白菜刚从宫里提来的时候,是种在珐琅花盆里的,在它的旁边还种了一棵小灵芝。在提到库房的时候,有专家就认为,这是一件顶好的物件,可是被种在了珐琅花盆里,旁边还配上了灵芝,实在是太不匹配了。
后来,斋宫成立了玉器陈列室,翠玉白菜被选为展品。专家们决定将花盆与灵芝都留在库里,单独将翠玉白菜进行展出。想不到,此举竟然使翠玉白菜一举成名。从此,国宝翠玉白菜闻名于世,一直享誉中外。
2014年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展览 展览现场
皇妃的陪嫁
1925年10月,北京故宫博物院正式成立,而发现放置翠玉白菜的地方正是北京故宫的永和宫。据相关文献记载,永和宫是清朝光绪皇帝一位皇妃的住处,她后来被溥仪皇帝封为端康皇贵太妃,也是后来帮助溥仪盗取国宝的瑾妃。据说,她便是这件稀世国宝的主人。
在这里,我们不得不提到光绪皇帝的另一位妃子,也就是这位瑾妃娘娘的亲妹妹——珍妃,珍妃深受光绪皇帝的宠爱。公元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了北京城,在慈禧太后仓皇出逃前,下令将刚满25岁的珍妃投入井中淹死。这口井现在就在故宫内。
相传,这件国宝翠玉白菜本是瑾、珍二妃的母亲,清朝礼部侍郎长叙的夫人留给珍妃的陪嫁添妆之物。这块用一半洁白、一半翠玉雕刻而成的翡翠珍品,象征着家世清白,而这清清白白的寓意也正好与珍妃的善良相称。原来,瑾、珍二妃都是长叙的女儿,姓他他拉氏,满洲镶红旗人。公元1890年的一天,姐妹两人同时被选入后宫,并且同被封为嫔。
可是,瑾妃在入宫的前一晚,与父母、妹妹吵闹个不停。原来,她发现母亲并没有将翠玉白菜作为嫁妆陪送给她便大哭大闹起来。虽然谨、珍二妃是亲姐妹,可是两人的性情、相貌却截然不同。
这一次,霸道的姐姐在得到了满箱的金银珠宝后,仍不满足,想要母亲将翠玉白菜交给自己。其实,礼部侍郎夫妇为了姐妹两人的嫁妆,很是下了一番苦功。因为姐姐偏爱珠宝,所以就给了她许多的金银首饰。而妹妹却只要些书,为了不显得太过寒酸,就陪嫁了这棵翠玉白菜摆件。同时,也是用这件配件衬托珍妃美好善良的寓意。
可没想到,为了此物姐姐瑾妃却闹个不停。最后,还是妹妹珍妃将翠玉白菜从自己的嫁妆中抱出,给了姐姐做嫁妆,才算是了结了此事。而得到宝贝的瑾妃,自然是爱不释手。可惜的是,她不明白翠玉白菜所蕴含的寓意,当这件宝贝被人们发现的时候,竟被种到了珐琅花盆里,还被配上了灵芝。本是高雅之物,竟被弄成如此世俗之感,实在是与之不配。
珍妃 (图片选自故宫博物院历史档案)
后来,经历了数十年的战乱,这件珍贵的国宝在经过多年的辗转流离之后,从南京到了海峡彼岸的台湾。1965年11月12日,台北故宫博物院正式成立,这棵翠玉白菜与众多国宝一起被再次展示到众人的面前,并以其精美的雕工与美好的寓意,成为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镇院之宝。
“翠玉白菜”与“肉形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