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铜是中国古代最常见的货币,但在流通过程中,这几种货币有一个极大的缺点,那就是不易携带,特别是在数额较大的时候。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北宋时期,中国发明了纸币“交子”,也就是古代的银票。银票比起现在的人民币,价值可是大得多,现代都有假钞,难道古代没有假币,没有假银票吗?
可能许多人想不到,古代极少发生伪造银票的事情。这种动动手,造造假,就能富甲一方的事,起了歹心的人怎么能坐得住?其实不是古人不想,而是他们造不出来。古代的银票看似就是一张纸,想要制造出来,不仅烧钱,还烧脑。
第三:银票更换周期快。在古代,银票的票版每1到2年就会变换一次,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减小了银票被伪造的概率。这一版的银票被研制出来后,底版就会被销毁,假设你模仿出了一个底版,但是刚出来后就不能用了,你觉得弄得这个有什么用呢?
最重要的一点:刑罚很重。打击假币,中国历代王朝的一个基本手段,就是法律保障。南宋绍兴三十二年(1162)的《伪会子法》,明确制造假币要被处斩。元朝的纸币上,就印有“伪造者处死”的字样。到了明朝起更狠,不但伪造纸币者要处斩并株连九族,举报伪造者更是重重有赏,甚至连伪造者的财产都要赏给举报者。
这些防伪苦心,放在古代科技条件上,称得上高精尖技术,普通人根本造不出来。这样难以做到又后果严重的事,肯定是很少有人做的,这也正是古代纸币伪造相当少的原因,在小编看来古代造反都比造假币容易得多。
当然了,更重要的一点还是因为很多人没见过“真正的银票”,比如清朝的晋商银票只是在自己的商号流通,甲地存银在全国任何一个他开的票号取银,他开据银票上有他家独特的赔语,只有各号掌柜的知道,东家也未必知道,微小的一段古文中间,故意刻错一二个字或缺笔画或某笔画短一点,总之不是业内人根本不知道。既然不知道,那更谈不上去造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