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栏目:首页 > 收藏知识 > 金银珠宝 > 正文
收藏知识
  • 古玩界六大行规十大怪
  • 时间:2025-10-13 09:47:07        编辑:宗皓        点击量:133次

  • 古玩收藏这水可深了去了!要是不了解里面的行规怪象,那你很可能就成了被割的“韭菜”。今天就给大家盘一盘古玩界的六大行规和十大怪:

    六大行规

    第一个行规就是“买者自负”。在古玩市场,你买东西全凭自己的眼力和经验。一旦交易完成,不管你买回去的东西是真是假、是好是坏,都不能再找卖家退货。这就好比你开盲盒,开出来啥就是啥,自己得认。这就要求你在购买古玩时一定要谨慎,多学习鉴别知识,不然一个不小心,就可能花大价钱买个“大忽悠”。

    第二个行规是“不打假”。在古玩圈,大家默认不会主动去揭露别人卖的东西是假的。就算你看出来某件古玩是赝品,也不能当面戳穿卖家。这有点像看破不说破,给彼此留个面子。不过这也给了一些不良卖家可乘之机,所以你自己得有一双火眼金睛。

    第三个行规是“无发票”。在古玩交易中,很多时候是没有正规发票的。这就导致交易缺乏有效的凭证,一旦出现问题,维权就会变得很困难。所以你在交易时,最好能保留一些其他的证据,比如聊天记录、交易视频等。

    第四个行规是“价格不公开”。古玩的价格不像普通商品那样有明确的标价,它的价格往往是买卖双方私下协商的结果。这就需要你有一定的议价能力和对市场行情的了解,不然很容易被卖家坑。

    第五个行规是“不准问出处”。你在购买古玩时,不能去问卖家这件东西是从哪里来的。这是古玩界的一个忌讳,因为很多古玩的来源可能比较复杂。你只需要关注东西本身的真假和价值就行。

    第六个行规是“同行不撬行”。同行之间不能互相撬生意,看到别人正在和买家谈生意,不能去横插一脚。这是一种行业道德规范,维护了古玩市场的基本秩序。这六大行规构成了古玩交易的基本框架,你要是不遵守,很可能就会被同行嫌弃,在这个圈子里混不下去。

    十大怪象

    第一个怪象是“捡漏传奇多”。在古玩圈,经常会听到有人说自己花小钱捡了个大漏,买到了价值连城的宝贝。这些故事听起来很诱人,但实际上真正能捡到漏的人少之又少。很多时候,所谓的“漏”可能只是一个陷阱。就像网上那些一夜暴富的神话,听听就好,别太当真。

    第二个怪象是“专家不靠谱”。现在市场上有很多所谓的古玩专家,他们打着鉴定的旗号四处招摇撞骗。有些专家可能自己都不太懂,就瞎给人鉴定,给出的结论完全不靠谱。你可不能全信专家的话,还得自己多学习、多研究。

    第三个怪象是“赝品满天飞”。古玩市场上的赝品数量远远超过真品。有些赝品做得非常逼真,就连一些老手都可能看走眼。这就要求你在购买时一定要格外小心,多找几个懂行的人帮你参谋参谋。

    第四个怪象是“地摊出珍宝”。很多人觉得地摊上可能会有好东西,于是经常去地摊上淘宝。虽然偶尔可能会碰到一些有意思的小物件,但真正的珍宝还是非常罕见的。地摊上更多的是一些仿制品和普通的工艺品。

    第五个怪象是“拍卖有猫腻”。拍卖行业在古玩市场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有些拍卖公司为了赚取佣金,会故意抬高拍品的价格,或者和卖家勾结,制造虚假的竞拍场面。你在参与拍卖时,一定要了解清楚拍卖公司的信誉和拍品的真实情况。

    第六个怪象是“圈子很排外”。古玩圈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圈子,外人很难轻易进入。里面的人往往形成了自己的小团体,对外来者有一定的排斥心理。你要是想进入这个圈子,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去融入。

    第七个怪象是“炒作很疯狂”。有些古玩会被商家大肆炒作,价格被炒得虚高。等你跟风买进去,很可能就会成为接盘侠。比如前几年的一些文玩核桃,价格被炒到了天价,现在却一文不值。

    第八个怪象是“故事很离奇”。很多古玩都会被赋予一个离奇的故事,什么宫廷流传、名人旧藏之类的。这些故事往往是为了增加古玩的神秘感和价值,但很多都是编造出来的。你不能仅仅因为一个故事就去购买一件古玩。

    第九个怪象是“鉴定无标准”。目前古玩鉴定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不同的鉴定师可能会给出不同的结论。这就导致了鉴定结果的不确定性,让你在购买时更加迷茫。

    第十个怪象是“交易很神秘”。古玩交易很多时候都是在私下进行的,交易过程非常神秘。这种不透明的交易方式增加了交易的风险,也让很多不法分子有了可乘之机。

    了解了古玩界的六大行规和十大怪,你是不是感觉心里有底多了?这些行规和怪象就像古玩市场里的“坑”,你提前知道了,就能避开很多陷阱。在古玩收藏这条路上,你不能盲目跟风,也不能轻易相信别人的话,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多学习、多实践。只有这样,你才能在古玩圈里玩得转,说不定还能真的捡到漏,实现自己的收藏梦想。


  • 上一篇:汉代金缕玉衣:奢华背后的历史传奇
  • 下一篇:盘点那些一买就踩坑的文玩珠宝玉石

  • 分享到:
  • 我来说两句
    登录后可评论



  • 中国教育部
  • 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
  • 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 济南市教育招生考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