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栏目:首页 > 收藏知识 > 古籍善本 > 正文
收藏知识
  • 古籍拍卖发展史
  • 时间:2019-06-12 17:45:20        编辑:xinzheng_b        点击量:2142次
  •         拍卖企业的参与,带来了收藏市场的新变化。为了开辟稀有古旧图书及珍贵资料合理的流通渠道,北京市中国书店从 1992 年起就尝试利用拍卖的形式经营稀见书刊文献。

    天一阁藏孤本《明史稿》天一阁藏孤本《明史稿》
           同年 6 月,在北京市文物局、文化局、海关、经贸委等十几家单位的通力协作下,于北京拍卖市场成功举办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场文物拍卖会——1992 北京国际拍卖会。北京市中国书店为本届拍卖会提供了古籍拍品并取得成功。1993 年,中国书店又在北京第三届图书节期间举办了“北京首届稀见图书拍卖会”。上述这些拍卖会的成功,为后来的古籍善本专场拍卖的推出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994 年秋,刚刚成立的中国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于当年的秋季拍卖会推出了“古籍善本”专场。这是我国拍卖公司首次举办的“古籍善本”专场拍卖。整场仅有 73 个标的,总成交价却达 411.64 万元,成交率和成交价之高都出人意料。可以这样讲,新中国成立以后,对于古籍文献的拍卖经营,是一直伴随着拍卖企业的成长壮大而发展起来的。自从新中国诞生了第一家拍卖企业,便有了对古籍文献的拍卖。

           天一阁是明嘉靖年间进士、兵部右侍郎范钦的私人藏书楼,也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私人藏书楼。乾隆帝收藏《四库全书》的北方四阁的建制即是仿自天一阁。
           在经过了不到 10 年的时间,大陆艺术品拍卖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地迅速诞生。古籍拍卖随着收藏拍卖业的风起云涌,由初期的刚刚起步向着后来的多品类,规模化的方式不断探索。以前古籍文献仅仅是少数学者、藏书家们的书房秘藏、案头雅玩,而今却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它的品味与价值。最近几年,由于古籍善本类文物的稀缺和不可再生性,又由于市场行情的攀升,各个拍卖企业不断摸索,转变经营方式,在操作中因势利导,逐渐将以往单纯地以珍罕稀见的善本书籍作为拍卖标的和征集对象,逐渐扩大到一切与文字、纸张、印刷技术、摄影技术等相关的具有经济、学术、历史等价值的出版物、著作、信函、手稿等作为拍卖标的。其种类不断丰富,大概包括有:线装古籍、碑帖拓本、书札手稿(名人信件、发表或未经发表的手稿、底稿等)、旧平装书(罕见旧杂志、新文学著作、革命文献、红色文献等)、少数民族语言文献(历史上的西夏、回鹘、契丹、佉卢、阿拉伯、察哈台、八思巴等文字书写印刷的经、简牍等文献,以及用满、蒙、藏、傣等少数民族文字书写印刷的经、档案等文献)、舆图文献(地图等)、西文文献、木版水印(笺谱、笺纸、木版水印画等)、纸杂品(老报纸、号外、布告、契约、文书、请柬、委任状、褒奖状、贺年片等)、旧影像(老照片、胶片、底版等)、印刷材料(书籍雕版、活字等印刷材料)。

    文献中显示的位于紫禁城乾清宫东侧昭仁殿内的天禄琳琅内景,“天禄琳琅”为乾隆帝收藏宋元善本的场所

    天一阁宝书楼外景天一阁宝书楼外景

    天一阁旧禁牌天一阁旧禁牌
  • 上一篇:封——中国著名姓氏之一
  • 下一篇:乾隆36年《毛诗名物图说》卷三《虫》

  • 分享到:
  • 我来说两句
    登录后可评论



  • 网易
  • 百度
  • 大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