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沈战役是中国近代史解放战争的“三大战役”之一,1948年9月12日开始,同年11月2日结束,共历时52天。中国共产党称之为辽沈战役,中国国民党称之为辽西会战,又作”辽沈会战“。[1]
战役结束后,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在兵力数量方面超越国民党军。[1]
名 称
辽沈战役
地 点
今辽宁省、吉林省
时 间
1948年9月12日至11月2日
参战方
东北野战军,国民党军
结 果
东北野战军获胜
参战方兵力
东北野战军 70万人
国民党军 55万人
伤亡情况
东北野战军 伤亡6.9万人
国民党军 伤亡、被俘47万人
主要指挥官
林彪、罗荣桓、刘亚楼
主要指挥官
卫立煌、杜聿明、范汉杰
目录
1 历史背景
2 战役过程
▪ 战前部署
▪ 锦州会战
▪ 辽西会战
▪ 解放沈阳
3 战斗序列
▪ 东北人民解放军
▪ 国民党军队
4 战争结果
5 历史评价
辽沈战役历史背景
编辑
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后,东北即成为国共两党两军争夺的焦点;[2] 辽沈战役战前两军态势图 辽沈战役战前两军态势图
1946年6月26日,国民党军队向共产党的中原解放区发起进攻,国共大规模内战全面爆发;[2]
1948年7月初,国共双方兵力的对比,已由战争爆发时的3.14:1,变为1.3:1;[2]
1948年8月,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已控制了东北97%的土地和86%的人口。国民党军队有4个兵团14个军44个师(旅),加上地方保安团队共约55万人,但被分割、压缩在沈阳、长春、锦州三个互不相连的地区内。由于部分北宁铁路为人民解放军所控制,长春、沈阳通向山海关内的陆上交通被切断,补给全靠空运,物资供应匮乏。[3]
1948年9月,中共中央在西柏坡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决定抓住有利时机,与国民党进行战略决战,决战方向首先指向形势于己有利的东北。[3]
东北是全国唯一一个人民解放军军力超过国民党军队的地区,是中国重工业最发达的地区和最大的产粮区,也是侵华日军最早侵占的地区,因此中国共产党中央军委把决战的第一个战场选在东北。[3]
辽沈战役战役过程
编辑
辽沈战役战前部署
中国人民解放军[2]
中共中央从全国整个战局出发,认为同国民党军进行战略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决定把战略决战首先放在东北战场,并制定了东北野战军主力南下北宁线(今京沈铁路)攻克锦州,采取“关门打狗”的战法把国民党军关在东北,各个歼灭的作战方针。[2]
1948年,中国共产党中央和毛泽东主席决定先摧毁东北国民党反动军队。1948年9月,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命令东北野战军发起辽沈战役。由林彪,罗荣桓,刘亚楼组成总前委,林彪为书记,统一指挥辽沈战役。[4]
东北人民欢聚解放东北 东北人民欢聚解放东北 根据毛泽东的指示,[5] 林彪决定留下部分兵力继续围困长春,主力南下,兵锋指向锦州。具体部署为:
以6个纵队、3个独立师、1个骑兵师和炮兵纵队的主力,夜行晓宿,长途奔袭,包围锦州及北宁线上各点,
以4个纵队及1个骑兵师位于锦州以北的新民县西北,监视沈阳之敌;
以1个纵队在开原地区准备阻击长春之敌突围;
以1个纵队、6个独立师和炮纵一部继续围困长春。另以少数部队向长春方向佯动,公开提出“练好兵,打长春”的口号,以迷惑敌人。
国民党军队[2]
蒋介石和东北“剿总”总司令卫立煌对东北战局深感忧虑 辽沈战役 辽沈战役 ,1948年3月,蒋介石计划把沈阳国军主力撤至锦州,以便与华北傅作义配合,进可以夺回东北,退可以撤往关内。采取集中兵力,重点守备,相继打通北宁线的方针。而卫立煌则力主固守沈阳、长春、锦州三大战略要点,保全东北,待变而起;作战目标:放弃补给不易的长春及沈阳,防止东北野战军进入山海关,安定关内局势,伺机转攻收复东北。[6] 廖耀湘等东北将领也大都支持卫立煌的方案,而反对蒋的计划。至5月初,蒋介石又令卫立煌打通沈锦路,将主力撤到锦州。
卫立煌率周福成第8兵团、廖耀湘第9兵团,共8个军24个师30万人,驻守沈阳及外围的本溪、抚顺、铁岭、新民地区,作为防御中枢,准备随时增援长春、锦州;
东北“剿总”副总司令兼第1兵团司令郑洞国中将率第1兵团,共2个军6个师10万人,驻守长春孤城,以牵制东野主力;
东北“剿总”副总司令兼锦州指挥所主任范汉杰中将率卢浚泉第6兵团,共4个军14个师15万人,驻守义县至秦皇岛一线,重点防守锦州地区,以确保与关内的联系。
1948年9月辽沈战役打响,国军统帅部对东北战略尚无决策,蒋、卫仍然在为打不打通沈锦线将主力撤到锦州的问题而争执不休。
辽沈战役锦州会战
解放军攻克锦州 解放军攻克锦州 1948年9月12日,辽沈战役开始。东北野战军在辽宁省义县至河北省滦县300余公里战线上向国民党军发起进攻。至10月1日,切断了北宁路,孤立了锦州。
蒋介石为解锦州之危,组成东进和西进兵团,从锦西、葫芦岛和沈阳地区东西对进,增援锦州。东北野战军根据中央军委关于迅速攻取锦州的指示,确定了攻锦打援的整个兵力部署:以2个纵队另2个独立师位塔山地区,阻击东进兵团;以6个纵队共16个师计25万人攻击锦州;以1个纵队主力为战役总预备队;以4个纵队共14个师位彰武、新立屯地区,阻击西进兵团;以11个独立师、1个骑兵师围困长春。1948年10月14日, 塔山阻击战 塔山阻击战 攻锦集团发起总攻。经31小时激战,于15日攻克锦州,全歼守军10万余人,俘范汉杰及第6兵团司令官卢浚泉等,完全封闭了东北国民党军从陆上撤向关内的大门。
在锦州攻坚战的同时,南北两线阻援部队分别采取坚守防御和运动防御,粉碎了国民党军东进兵团和西进兵团增援锦州的图谋。在南线坚守核心阵地塔山的第4纵队第12师第34团,以“人在阵地在”的英雄气概,面对十倍于己的敌人陆海空立体进攻,鏖战6昼夜,歼敌6000余人,创造了野战阵地坚守防御的光辉范例。战后,该团被授予“塔山英雄团”的荣誉称号。
锦州被克后,困守长春的国民党军第60军军长曾泽生,在东北野战军强大的军事压力和政治争取下,于1948年10月17日率所部2.6万余人起义。21日,长春宣告和平解放。[7]
[更多详细资料请参阅[2] ]
辽沈战役辽西会战
1948年10月18日,蒋介石飞赴沈阳部署“总退却”,严令西进兵团继续前进,在东进兵团配合下重占锦州。19日,东北野战军领导人决定采取诱敌深入打大歼灭战的方针,在辽西地区围歼西进兵团。东北野战军10个纵队在黑山、大虎山以东,饶阳河以西,无梁殿以南,魏家窝棚以北约120平方公里的地区内,对西进兵团展开大规模围歼战,各部大胆穿插,分割围歼。至28日拂晓,辽西围歼战结束,全歼西进兵团5个军12个师(旅)共10万余人,其中包括号称国民党军“五大主力”的新1军和新6军,生俘中将司令官廖耀湘,从而取得了辽沈战役的决定性胜利。[7]
[更多详细资料请参阅[2] ]
辽沈战役解放沈阳
辽沈战役 辽沈战役 从10月29日起,东北野战军乘胜东进,先后解放新民、抚顺、辽阳、鞍山、海城等沈阳外围据点。1948年11月2日,东北最大的重工业城市沈阳宣告解放,守军13万余人全部被歼。同日,解放营口。辽沈战役胜利结束。9日,锦西、葫芦岛地区之敌从海上撤至关内。至此,东北全境解放。
辽沈战役历时52天,歼灭东北“剿总”及所属4个兵团部、11个军部、36个整师及地方部队计47.2万人,俘国民党军少将以上军官186名。东北野战军伤亡6.9万余人,炮兵司令员朱瑞在战役中牺牲。辽沈战役的胜利,使东北野战军成为一支强大的战略机动力量,东北解放区成为巩固的战略后方。连同这一时期全国其他战场上的胜利,使中国军事形势出现新的转折,毛泽东指出:“原来预计,从一九四六年七月起,大约需要五年左右时间,便可能从根本上打倒国民党反动政府。现在看来,只需从现时起,再有一年左右的时间,就可能将国民党反动政府从根本上打倒了。”[7]
[更多详细资料请参阅[2] ]
辽沈战役战斗序列
编辑
辽沈战役东北人民解放军
总兵力
东北人民解放军(1947年更名,原名东北民主联军,也称东北野战军)自1945年被派往东北后,发展、壮大了自身力量,自全面内战爆发前,兵力已有30万。经历了三下江南、四保临江、血战四平等战役后,不断扩充,发展力量,在辽沈战役爆发前,东北人民解放军已经拥有野战部队70万人,地方部队30多万人。在东北有12个步兵纵队、1个炮兵纵队(特种兵)、1个铁道纵队、15个独立师、3个骑兵师,共54个师70万人。
司令部成员
司令员林彪(代号101)元帅
政治委员罗荣桓(代号102)元帅 辽沈战役中,解放军进攻锦州 辽沈战役中,解放军进攻锦州 参谋长
刘亚楼(代号103)上将
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谭政大将
政治部副主任陶铸(无军衔)
作战处处长 苏静中将
第二兵团领导成员
司令程子华(无军衔)
政委黄克诚大将
第一兵团领导成员
司令肖劲光大将
副司令员陈伯钧上将
政委肖华上将
政治部主任唐天际中将
参谋长解方少将
副参谋长潘朔端少将
各纵队领导成员
第1纵队(后改38军)司令李天佑上将,政委梁必业中将;
第2纵队(39军)司令刘震上将,政委吴法宪中将,参谋长吴信泉中将;
第3纵队(40军)司令,韩先楚上将,政委罗舜初中将;
第4纵队(41军)司令吴克华中将,政委莫文骅中将,副司令胡奇才中将;
第5纵队(42军)司令万毅中将,副司令,吴瑞林中将,政委刘兴元中将;
第6纵队(43军)司令黄永胜上将,副司令员杨国夫中将,李作鹏中将,政委赖传珠上将,参谋长黄一平少将;
第7纵队(44军)司令邓华上将,政委吴富善中将;
第8纵队(45军)司令段苏权少将,政委邱会作中将;
第9纵队(46军)司令詹才芳中将,政委李中权少将;
第10纵队(47军)司令梁兴初中将,政委周赤萍中将;
第11纵队(48军)司令贺晋年少将,政委陈仁麒中将;
第12纵队(49军)司令钟伟少将,副司令员熊伯涛少将, 政委袁升平中将,参谋长王亢;
炮兵纵队司令朱瑞(第一任,义县战斗中触雷牺牲),苏进少将(第二任)。
以上各纵队均有3个师,另外还有17个独立师。
辽沈战役国民党军队
国民党有部队有55万人,其中卫立煌正规军48万人,
东北剿匪总司令:卫立煌(国民党二级上将)
东北剿匪副总司令:杜聿明、郑洞国、范汉杰、梁华盛、孙渡、万福麟、张作相、马占山、陈铁
参谋长:赵家骧
锦州指挥所主任:范汉杰
锦州指挥所副主任:贺奎
第一兵团
司令:郑洞国,辖新编第7军和第60军。
新编第7军:军长李鸿
——该军辖新编第38师、253师和290师,后放下武器,投诚 林彪(中)罗荣桓(右)刘亚楼(左) 林彪(中)罗荣桓(右)刘亚楼(左) 。
第60军:军长曾泽生(解放军中将)
——该军辖182师、265师和286师,后起义,编为第50军。
第八兵团
司令周福成:辖第53军和第6军。
第53军:军长周福成
——该军辖116师、130师和270师
第6军:军长罗又伦,后由赵家骧接任
——该军辖第207师、195师(后该师改隶第49军)
第九兵团
司令廖耀湘,辖新编第1军、新编第3军、新编第6军、第49军、第71军和第52军以及骑兵司令部。
新编第1军:军长潘裕昆
——该军辖新编第30师、50师和287师
新编第3军:军长龙天武
——该军辖第14师、54师和292师
新编第6军:军长李涛
——该军辖新编第22师、169师和296师(后改隶第52军)
第49军:军长郑庭笈
——该军辖第79师和105师
第71军:军长向凤武
——该军辖第87师和91师 中共中央东北局召开会议 中共中央东北局召开会议
第52军,军长刘玉章
——该军辖第2师和25师
骑兵司令部:司令徐梁
——辖骑兵第1、2、3旅
锦州指挥所(驻锦州):司令范汉杰,辖 第六兵团、新编第5军和新编第8军,第54军一度归其指挥。
第六兵团
司令卢浚泉:辖第93军和第184师。
第93军:军长盛家兴
——该军辖第263师、264师和266师
新编第5军:军长刘云瀚
——该军辖第26师、293师和284师
新编第8军:军长沈向奎
——该军辖第288师、289师和88师
第54军:军长阙汉鶱
——该军辖第8师、36师和198师
辽沈战役战争结果
编辑
辽沈战役从1948年9月12日至11月2日,历时52天,东北野战军以伤亡6.9万人的代价,歼灭国军47.2万余人,其中毙伤国军官兵5.68万人,俘虏32.43万人,俘虏国军少将以上高级军官186名。国军共损失1个东北“剿匪”总司令部,1个东北“剿总”锦州指挥所,4个兵团部、11个军部和36个师。损失各种火炮4709门,轻重机枪13347挺和其他枪支175361支。[2]
辽沈战役历史评价
编辑
辽沈战役我军胜利和敌军失败都是有原因的,国共双方最高统帅蒋介石和毛泽东几乎同时都看到了锦州这步关键之棋,但蒋与他的东北将领们意见不一,从而举棋不定,贻误战机在先。[1]
蒋介石后来更犯下一个致命的战略错误,那就是不顾当时东北人民解放军力量增长的实际情况,固执地与解放军展开决战,终使几十万精锐之师在东北大地上灰飞烟灭。我军兵力包括地方部队几乎在其2倍,而东北野战军的装备在四大野战军和华北军区算是最强的。国民党军队如果迅速撤到关内,或许还能推迟被我军全歼的命运。
相比之下,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战略战术则是比较成功的。毛泽东认为,先打锦州,封闭国民党部队逃出关外的道路,“关门打狗”是上上之策,林彪则认为攻打锦州是有困难的,应该先打长春,但是在其试攻长春后就知道攻打长春也比较困难,于是同意先打锦州。锦州破后,国民党军队就被封闭在东北,陷入了孤立境地,陆上无法逃脱。[9]
攻打长春时,东北野战军指挥员又加强了政治攻势,使国民党军队主动起义和投降,兵不血刃就拿下了长春,避免了伤亡。
在黑山,我军第10纵队又成功阻击了敌第9兵团,在敌军败退后,又迅速出动数倍于敌兵力包围敌人,展开辽西大会战。具体作战时,我军又采用边合围,边分割、边歼灭的战术,大胆渗透穿插,将敌军10万人马全歼,国民党部队“五大主力”中的新一军和新六军亦在此战中被全歼。后来东北野战军虽打乱建制向沈阳进军,但是由于我军有明确攻击目标,最终解放了沈阳,东北的国民党主力部队有47万人于辽沈战役被我军全歼或主动起义、被迫投降,我军伤亡仅有不到7万人。[3]
辽沈战役纪念馆 辽沈战役纪念馆
辽沈战役的胜利,空前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和毛泽东军事思想,也为东北我军入关组织平津战役提供了良好契机。
这一战后,国军总兵力下降到290万人,解放军总兵力上升至300万人。国共双方的正负位置,已经颠倒过来了。毛泽东信心十足地说:“这样,我们原来预计的战争进程,大为缩短。”“现在看来,只要从现在起,再有一年左右的时间,就可能将国民党反动政府从根本上打倒了“。[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