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雪》是近代词人毛泽东于1936年2月创作的一首词,最早发表于1945年11月14日重庆《新民报晚刊》,又在重庆《新华日报》《大公报》发表。新中国成立后,《诗刊》杂志1957年1月号正式发表。
毛泽东这首《沁园春.雪》水平太高,蒋介石看到后惊问陈布雷:“这真是他自己写的?”
蒋中正说:“我看毛泽东野心勃勃,想当帝王称王称霸,想复古,想倒退。你(陈布雷)要赶快组织一批人,写文章批判他。”
陈布雷说:“气势磅礴、气吞山河,可称盖世之精品。”
柳亚子说:“中国有词以来第一手,虽苏、辛犹未能抗手,况余子乎?”
……………………………………………………………………………………………………………………
蒋介石家境不错,幼年入塾,熟读经史,后一直在军伍之中无暇文学,诗词水平只能算中等,他一生虽然留下了十几首诗词,但真正传诵一时的代表作却一首都没有。
1909年,留学日本的蒋介石写过一首热血小诗《述志》:
“腾腾杀气满全球,
力不如人万事休!
光我神州完我责,
东来志岂在封侯!”
1945年10月重庆谈判前夕,蒋介石在重庆写过一首《大中华歌》:
“战胜强权,复兴中华。协和万邦,威振迩遐。
完成国民革命,建立平等自由大中华。
民族解放,民权吐葩。民生乐利,自由开花。
实现三民主义,建立富强康乐大中华。
五权并立,五族一家。民国万岁,宪政孔嘉。
厉行五权宪法,建立统一独立大中华。”
仅仅是官样诗歌,文采和意境乏善可陈。
相比之下,蒋介石一生对手毛泽东的诗词水平洒脱豪壮,水准极高,其代表作《忆秦娥·娄山关》、《沁园春·雪》放之唐宋也是绝顶之作。
毛泽东后代出版的回忆书《我们的父亲毛泽东》里,写过一个“蒋毛比诗”的故事。
重庆谈判时,毛泽东的《沁园春·雪》由重庆《大公报》刊登流传到国统区。以往,由于国民党宣传的诬蔑,大多数人以为毛泽东不过一草莽英雄,但目睹到《沁园春·雪》的博大气魄和才思后,国统区的文化人无不对毛泽东另眼相看,兴起了一股唱和之风。
蒋介石先是对这一唱和风潮不以为然,等到他的侍从室主任陈布雷念给他听之后,他才大为震惊,第一句话就是追问:“这是毛泽东自己写的?”
陈布雷回答:“就连党内一些能吟诗作词的人,也不得不承认这是上乘之作,对毛泽东的胸怀学识产生敬意。现在很多人在为毛泽东的词着迷,不管在朝在野,是敌是友,都在唱和着。我们的谈判才开始,毛泽东已在重庆产生了巨大影响,后果实在令人堪虑。”
陈布雷是浙江才子,国民党的“文胆”和“智囊”,素有“国民党第一支笔”之称,他在私下里对《沁园春·雪》的评价更高:“气势磅礴、气吞山河,可称盖世之精品。”
蒋介石不甘示弱,授意国民党政协指示各地、各级国民党组织,在能作诗填词的国民党成员中广为征集《沁园春》,打算从中选出几首意境、气势、文字超过毛泽东的,来压一压。
国民党的确找来了一批文人骚客来写,但是,比起毛词的格调高绝差得很远,直到蒋介石逃离大陆,国民党也没拿得出来一首“毛泽东级”的《沁园春》。
1949年10月31日,逃到台湾的蒋介石在63岁生日当天,在日记里写了一首《六三自箴》自责自省:“虚度六三,受耻招败,毋恼毋怒,莫矜莫慢。不愧不怍,自足自反,小子何幸,独蒙神爱。惟危惟艰,自警自觉,复兴中华,再造民国。”
政治军事上完败,诗词文才上完败,蒋介石只有在勤于写日记自省这一项上,完胜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