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栏目:首页 > 新闻阅览 > 伟人专栏 > 正文
新闻阅览
  • 李讷回忆父亲毛泽东
  • 时间:2020-10-15 19:52:34        编辑:陈心正        点击量:4808次
  • 我眼中的毛泽东——毛主席女儿李讷


    李讷:79年的风雨人生    文章来源:《济南日报》等媒体

    李讷是毛泽东与江青的唯一孩子。出生于1940年延安。 图为1943年冬,毛泽东与小女儿李讷在延安枣园。这张温馨的照片,父女情深,至今令人感动。

    毛泽东和江青、李讷在延安枣园。温馨的一家人。

    1945年毛泽东重庆谈判归来,手牵李讷。


    1946年,毛泽东在延安窑洞前教李讷识字。

    父女俩的这个“大熊抱”是1949年5月在香山。

    1949年,毛泽东与江青和毛岸英、儿媳刘思齐、李讷在香山。

    毛泽东、毛岸英、李讷极为罕见的合影。寻常人家的兄妹之情,他们也有,没例外!

    1951年6月,毛泽东带李讷在中南海散步。


    1951年,毛泽东和女儿李讷观赏荷花。


    从左至右:周秉德、李讷、李敏、陈小达。

    毛泽东与李讷、李敏,一个左臂,一个右膀。

    1952年8月9日,毛泽东同李敏、李讷、毛远新在听李讷讲故事。

    1953年的春天来到了。毛泽东和李讷在北京万寿路住地欣赏盛开的梅花


    1953年5月30日,毛泽东与李敏、李讷、刘思齐和工作人员在北京玉泉山


    老北京的记忆:北海、什刹海滑冰。1953年,毛泽东和李讷等人在中南海滑冰场。

    1954年1月29日,毛泽东与李讷在杭州五云山。


    1954年,毛泽东和江青、李讷、毛远新在一起。

    1955年,毛泽东和李敏、李讷、毛远新在北戴河浴场。


    1960年7月,毛泽东同李讷在北戴河海滨。


    李讷在北京大学历史系学习(1959年考入)。1961年合影。左起:李讷、林立衡、聂力(聂荣臻之女)、陶斯亮(陶铸之女)。


    1962年,毛泽东在北戴河与子侄辈合影。后排左起:毛远新、孔令华、王博文、王海容、王起华、李讷。


    1965年李讷于北京大学毕业,以“肖力”姓名,供职于《解放军报》社。次年李讷与陈少敏、林豆豆在天安门城楼合影


    1966年,李讷与周恩来在天安门城楼合影。


    1976年9月毛泽东去世,10月江青被逮捕,经历不幸婚姻的李讷孤身一个带着一个孩子艰难度日。


    李讷母子的状况引起了看着她长大的刘少奇夫人王光美的关心,热情地伸出了援手。毛、刘两家三代簇拥着年迈的王光美。左一为李讷的儿子王效芝。


    在王光美和毛泽东的老卫士李银桥等人的撮合下,李讷与曾经担任过毛泽东、周恩来卫士的王景清于1984年结婚。杨尚昆闻讯后,在他们结婚之日特地赠送一床精致的大被套和几斤优质巧克力,还以全家人的名义写来了贺信。


    1986年,李讷到中央办公厅秘书局工作。


    1990年李讷退休。退休后住北京万寿路。他继续过着低调的生活,偶尔参加一些纪念毛泽东和老一辈革命家的活动。


    2006年9月9日,是毛泽东逝世30周年纪念日。 李讷离开毛泽东纪念堂时紧紧握住纪念堂工作人员的手,眼含热泪深情地说:“谢谢你们30年来照顾我爸爸。”然后双手合十后退一步深深鞠躬,连连:“谢谢,谢谢。”不断擦着眼泪走出纪念堂。


    步入晚年后,李讷由于坎坷复杂的人生经历,身体不太好,严重失眠,四肢无力,肾脏等疾病也时常折磨着她,不得不坐上了轮椅。


    李讷和毛泽东的其他后人一起在毛泽东铜像前合影。 如今,李讷已经79岁了,依旧过着朴素、平淡的生活。

    大姐李讷

    济南日报

    作为一代伟人毛泽东主席的小女儿,李讷是唯一一个能够在父亲身边度过完整童年的孩子。有人说,她的鼻子、眼睛酷似她的母亲;脸型、额头和嘴极像她的父亲;她的肤色微黄,身材较胖也跟她的父亲非常相像——— 今年5月5日至7日,一批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的子女相聚泉城,参加“得象之夜——— 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文艺演出纪念活动。在这批客人中,就有73岁的李讷大姐。


    近年来,除了参加家族祭奠活动之外,李讷深居简出,人们对她知之甚少,也就令她充满了神秘色彩。在这次纪念活动接待中,我跟李讷大姐有了三天近距离的接触,对她有了进一步的直观感受。

    曾经多次来过济南

    5月5日下午1点20分,G129次列车从北京到达济南西站。车停稳后,几位开国元勋的子女相继走出车厢。其中有一位身着灰色棉布套装,脚穿黑色北京布鞋,衣着非常朴素的女性尤其引人注目,她在身旁一位穿着一身洗得有些发白的浅灰色套装、满头白发的老人搀扶下走出车门,慢慢坐上轮椅———她就是李讷,身旁那位老人是她的丈夫王景清。


    在乘车去山东大厦的路上,李讷回忆说:“小时候暑假,我经常跟着父亲来济南。住过济南的交际处和珍珠泉。当年来济南时,山东的领导好像是白如冰、谭启龙。”李讷说话声音不大,语调非常沉稳,基本上是问一句答一句。沿途看着路边的风景,李讷感慨济南的变化。她说,“最近一次是前年坐火车经过济南。我基本上都不认识了,济南的变化太大了。”

    会唱很多首红歌

    5月5日晚,“得象之夜——— 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文艺晚会在山东会堂举行,演出开始前,来自全国各地的2000多名观众用掌声对李讷等老一辈开国元勋子女的到来给予热烈的欢迎。

    “毛主席呀派人来,雪山点头笑,彩云把路开”、“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一句句熟悉亲切的歌词,一首首婉转动听的旋律伴着阵阵热烈的掌声在山东会堂内回响。演唱会上,来自海政歌舞团的女高音歌唱家卞小贞、北京军区战友歌舞团的女高音歌唱家耿莲凤和省内优秀青年歌手共同为大家奉献了《浏阳河》、《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泉水叮咚响》、《毛主席的话儿记心上》、《红星照我去战斗》、《我爱你,中国》、《党啊,亲爱的妈妈》、《歌唱祖国》等一首首人们耳熟能详的经典歌曲,表达着对毛主席的深切怀念和对今天幸福生活的由衷赞美。毛泽东的女儿来到现场,让许多观众为之兴奋。演出结束后,众多中老年观众争相迎上前来跟李讷握手,表达着对毛主席及其后人的敬意。看到李讷身着过了时的套装和布鞋,那么朴素无华,许多人都发出这样的感叹,“没想到毛泽东的女儿这么朴素简朴,太让人感动了”。


    观看完演出,在推着轮椅送李讷大姐回山东大厦房间休息的路上,我隐隐约约听到有歌声,连忙问:“大姐,您在唱歌吗?”李讷大姐侧脸微笑着点头回答说:“嗯,我在唱《祖国,慈祥的母亲》。”她接着补充说,“今天晚上演唱的这些歌真好听,每一首我都会唱。”

    常陪“爸爸散步去”

    随着接触的增多,回到下榻的房间后,李讷大姐的话也稍微多了些。看着电视剧,回忆起在延安的生活,李讷说,她六七岁时就跟着部队行军,当时由于年龄太小,不会骑马,就弄个铁架子固定在马上,把她放在架子里。


    李讷回忆,那时毛泽东的工作非常繁忙,如何在繁忙的工作中让主席得到休息成了工作人员的一大难题。每到此时,活泼的小李讷就成了工作人员使出的“杀手锏”。李讷说,她当时的主要任务就是让父亲休息。“他太累的时候叔叔们就把我推进房间,让我去跟他玩。父亲喜欢孩子,他就会停下工作不由自主地跟我玩。”


    李讷记得,她学说话时,最早说的有一句话就是“爸爸散步去”。后来进城了,爸爸还给她说“你小的时候就会说‘爸爸散步去’”。“我两三岁的时候手小,经常是攥着爸爸的一个手指头去散步。以后逐渐长大了就拉着两个手指头,三个手指头,然后是拉着整个的手。我就是这样慢慢长大的。”李讷回忆说。

    挥毫提笔寄语“腾飞”

    纪念活动的最后一天,吃过早饭,山东大厦的杜文彬总经理盛情邀请李讷夫妇参观山东大厦美术馆。


    由于自小受父亲潜移默化的影响,李讷从小就喜欢书法。除了模仿过父亲的字体,也临摹过不少书法名家的作品。长期的练习和学习,使李讷的书法水平很见功力。工作人员介绍,李讷比丈夫王景清小13岁,在他们的晚年生活里,一起练习书法是他们的共同乐趣。李讷跟王景清一样,都十分喜欢隶书和篆书,切磋书法便成了他们生活中一项不可少的娱乐。参观过程中,对于许多名家作品,李讷大姐都能说出书画家的姓名和特点,让人不得不对她的艺术修养心生敬佩。参观结束时,大厦方面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求墨宝的机会,请求李讷大姐为大厦题词。推脱再三,李讷大姐满足了大厦的要求。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在三天的活动中,李讷大姐无论走到哪里,总会有人提出合影的要求。对于这些请求,坐在轮椅上的李讷大姐从不拒绝,表现的是那样淡定从容。活动结束时,当我提出要跟李讷大姐合影时,坐在轮椅上的李讷大姐执意拉着蹲在旁边准备合影的我说“你站着照就行”,还伸手整理好自己的衣服,微笑着面对镜头。


    三天的相聚虽然短暂,临别之际,我提出请李讷大姐为济南报业集团题词的请求,这次大姐没有推脱,稍稍思考了一下,欣然提笔写下“腾飞”二字,表达了对报业集团的谢意和美好祝愿。

    名字里面含义多

    见到李讷,很多人都会这样想:既然是毛泽东的女儿,为何不姓毛而姓李呢?


    记者查找到的资料显示,李讷1940年8月出生于延安,时年毛泽东47岁,江青26岁。


    对于自己的名字,李讷说:“‘讷’,取自于孔子《论语》中的名句:‘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所以我叫讷,姐姐叫敏。”李讷解释说,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让我“少说话,多做事”。


    对于为何姓李,李讷没有解释。其实对此有两种解读:一是当年毛泽东老来得女,自然很高兴,考虑到女儿姓毛将来太惹人注意,所以他决定采用她的母姓。二是因为毛泽东转战陕北时曾经化名“李得胜”,李讷也是在陕北出生的,便给女儿取名李讷。


    在此,我们不必考证李讷姓李的原因究竟如何,而李讷沉稳、内敛的性格,确实应验了她名字的内涵。

    父亲潜移默化教诗歌

    听说山东大厦正在举办田黄石印章展,第二天早上吃过早饭,李讷大姐就让人推着轮椅带她去欣赏。在去看展的路上,大厦内的一幅壁画让李讷回忆起父亲对自己的教育:“在我三四岁时,父亲开始教我读诗,‘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这是杜甫的诗。当我们散步时,正刮着微风,父亲就说‘微风燕子斜’,他喜欢这样教育孩子。我10岁之前没有上过学,都是这样潜移默化来的。”


    李讷说,父亲喜欢听京剧,她自己是在听着京剧的锣鼓点声中长大的。“那时候家里有留声机和唱片,经常放,延安评剧院也经常演京剧。在我刚能抱着出去的时候,父亲就抱着我晚上去看戏。我看戏老问他出场的是好人坏人,一说是好人我就会躺在爸爸的怀里安心睡觉了。”从这些言谈中,就能感受到李讷大姐对童年时光那份幸福的深切怀念。


    李讷大姐身边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李讷夫妇一直过着非常节俭的生活,靠工资吃饭。由于从小瘦弱多病,加之坎坷复杂的经历,步入晚年后,她的精神状态欠佳,严重失眠,四肢无力,肾脏等疾病也时常折(着她。他们家中没有什么值钱的家具陈设,就是书多,大都是母亲留下的,有两万多本。


    听到这些,记者也就找到李讷看田黄石印章时,虽然爱不释手,但只看不买的原因了。

    坚强淡定令人敬

    从外表来看,李讷大姐的装束似乎跟普通的老太太没啥差别,但通过三天的接触发现,这种普通的外表却掩饰不住她内在的精神气质,作为北大历史系的毕业生,李讷大姐文史哲的功底相当好,她有着丰富的内在精神世界,她的沉默与寡言,默默地宣示着她那种内在的坚强、内敛与淡定,这是一种不可言说的自尊与自爱。在李讷大姐的身上,体现出的这种平和淡定的气质令人不得不为之心生敬意。

    (济南时报记者 张彤 照片均由陈长礼 范良 摄)

    记者手记

    父亲要我做个自食其力的人

    接到负责接待李讷夫妇的任务,说句真心话,我的心里非常忐忑。对于接待一代伟人的后人,一是担心自己服务不周到,完成不好任务;二是怕接待对象难伺候。没有想到,从见到李讷大姐的第一眼起,我就打消了这种顾虑。在一群装扮得体、高端大气的开国元勋后人中,李讷夫妇的土布装束确实显得有些不合时宜,甚至有些落伍。然而李讷大姐的低调平静,也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感觉她好像就是一位经常见面、亲切平和的邻家大姐。


    谈起自己平淡的生活,李讷大姐说这完全是受父亲的影响,自自然然,从没有刻意要求自己做什么。她举了这么个例子: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父亲的卫生间里洗涤用品多少年就是一块普通的洗衣服用的肥皂。父亲的衣服上也是有很多补丁。“受他的影响,我们自然而然地就会勤俭、朴素,严格要求自己,靠自己的能力为国家做工作,自己养活自己,作一个自食其力的普通劳动者。”


    李讷说,在延安的时候,我虽然只有五六岁,但也和大伙一样拿着小碗到食堂去打饭,吃的是一样的黑豆,从没有觉得生活得苦,不好吃。父亲也没有要求过我们长大后做艺术家、政治家什么的,他说:“你们能做一个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我就很满意了。”


    李讷是毛泽东的小女儿。毛泽东的孩子中间,李讷是在父亲身边生活时间最长的一个,又受到母亲的娇宠,无疑她得到父母的爱最多,聆听父亲教诲的机会也较多,同时受到父亲的约束也更严厉。对此,李讷说,“父亲从小就要求我们不要特殊,不要有‘娇骄’二气,不要自以为是,不要翘尾巴。为人要有志气,要有毅力。可以说,没有父亲对我那样严格的要求,就没有我的今天。我非常感谢父亲言传身教般的教诲。”


    宁静,淡泊,身为毛泽东的女儿,李讷大姐虽然没有继承父亲的物质财富,但毛泽东主席留给她的精神遗产,却让她受用终身。(张 彤)


  • 上一篇:毛主席跟许世友谈山东的历史由来
  • 下一篇:金正恩参谒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

  • 分享到:
  • 我来说两句
    登录后可评论



  • 网易
  • 百度
  • 大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