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他古文明进行横向比较,在周朝之前,中华文明在学术、冶金都方面原本都算是落后的。经过这几百年,中华文明实现了全面超越,有些方面更是遥遥领先。
西周的皇帝有11位,其中能让人记住的是开国的周武王,还有末代的周厉王。
武王伐纣,以有道伐无道,是儒家津津乐道的正义之战。武王联合许多诸侯,在牧野打败商朝军队,逼得纣王自焚,以周朝取代了商朝。
整个情节与商灭夏非常相像,诸侯联合起来打败现任国君,成立新的朝代。商汤和周武王都是诸侯的共主,需要取得许多同盟诸侯的认可,才有实力完成改朝换代。这种情况在周灭商后,不再出现。
周天子把同姓亲戚和功臣,分封到全国各地,替自己管理天下。整个西周时期,周天子直接管理的人口和地盘都是最大的,实力最强,能够号令天下。
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诸侯国的实力也开始得到提升,为下一步的群雄争霸打好了基础。春天是发芽的季节,是盛开的前奏,西周正是诸侯国的春天。
周厉王宠幸褒姒,用烽火戏诸侯,来博美人一笑。这个故事在史记上有记载,但后人对此多有疑问,认为此举缺乏实际的可操作性,有可能是儒家为了告诫后世君王们,而采用的春秋笔法。
儒家把周朝和夏商并称为三代之治,将其作为治理国家的最高理想。相比王室靠边站的东周,和更加模糊的夏商,西周更接近那个理想中的三代之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