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栏目:首页 > 学习园地 > 帝王将相 > 正文
学习园地
  • 三国中的十大军师:鲁肃
  • 时间:2025-09-25 11:21:03        编辑:宗皓        点击量:205次


  • 在波谲云诡、英雄辈出的三国时代,鲁肃宛如一颗独特的星辰,虽不似诸葛亮那般神机妙算、光芒夺目,也不像周瑜那样潇洒风流、意气风发,却以其独特的智慧、宽厚的胸怀和卓越的战略眼光,在东吴的历史舞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鲁肃出生于东汉末年的一个富裕家庭,自幼丧父,由祖母抚养成人。在那个乱世之中,他展现出了与常人不同的慷慨和远见,常常将自家的钱财和田地散发给穷人,结交有志之士,在乡里间颇受敬重。周瑜担任居巢长时,曾向鲁肃借粮,鲁肃毫不犹豫地将家中两个粮仓之一,三千斛粮食赠予周瑜,二人由此结下深厚情谊,也为鲁肃日后进入东吴政权埋下伏笔。 建安五年,经周瑜举荐,鲁肃投奔孙权。初次见面,他便献上“榻上策”,提出汉室不可复兴,曹操难以短期内铲除,孙权应立足江东,占据长江流域,等待时机,剿除黄祖、刘表,建号称帝以图天下 。这一战略规划犹如一盏明灯,为孙权指明了方向,其前瞻性和战略性丝毫不亚于诸葛亮的“隆中对”,且提出时间更早,为东吴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建安十三年,曹操挥军南下,荆州刘表病逝,刘琮不战而降,刘备狼狈逃窜,江东震动。孙权召集众臣商议对策,一时间主降之声甚嚣尘上。关键时刻,鲁肃挺身而出,力排众议,坚决主战。他深知曹操虽兵力强大,但后方不稳,且不习水战;而江东据有长江天险,兵精粮足,又有贤能之士辅佐,不应轻易投降。更为关键的是,他提出联合刘备共同抗曹的主张,认为刘备乃天下枭雄,有关羽、张飞等猛将,又深得民心,若孙刘联合,必能与曹操抗衡。随后,鲁肃亲自前往当阳长坂坡,与刘备会面,促成了孙刘联盟的初步形成。之后,他又协助周瑜,在赤壁之战中大败曹操,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赤壁之战后,鲁肃被孙权比作东汉开国元勋邓禹,可见其在孙权心中的地位之重。 然而,鲁肃的战略眼光不止于此。在对待荆州问题上,他主张将荆州借给刘备,以巩固孙刘联盟。当时,周瑜等将领认为刘备乃潜在威胁,主张扣留刘备或夺取荆州。但鲁肃却从全局出发,认为曹操势力依然强大,东吴虽占据荆州部分地区,但难以完全掌控,且恩信未及百姓。将荆州借给刘备,不仅可以让刘备抵御曹操,为东吴分担压力,还能使孙刘联盟更加稳固。事实证明,这一决策在短期内确实起到了牵制曹操的作用,为东吴赢得了发展的时间和空间。 周瑜病逝后,鲁肃接替他统领东吴军队,被任命为汉昌太守、偏将军,后又升任横江将军。他治军有方,军队纪律严明,虽身处军阵,却手不释卷,不断提升自己的军事素养和战略眼光。在此期间,孙刘两家因荆州问题矛盾日益加深。建安二十年,鲁肃为了维护联盟,邀请关羽单刀赴会。会上,鲁肃义正言辞地指责刘备占据益州后却不归还荆州,言辞慷慨,据理力争。关羽虽武艺高强,但面对鲁肃的质问也无言以对。最终,双方达成协议,以湘水为界,平分荆州,暂时缓解了孙刘两家的紧张局势 。 鲁肃一生,始终坚持孙刘联盟,致力于东吴的稳定与发展。他为人宽厚,性格豪爽,不计较个人得失,一心只为东吴的大业着想。在东吴政权中,他虽不似周瑜、吕蒙等将领在战场上叱咤风云,却以其独特的智慧和高尚的人格,赢得了众人的尊重和信任。孙权称帝后,曾感慨地说:“昔鲁子敬尝道此,可谓明于事势矣。”高度评价了鲁肃的远见卓识。

    建安二十二年,鲁肃病逝,年仅四十六岁。孙权亲自为他举办丧事,诸葛亮也在成都为其哀悼。他的离世,是东吴的重大损失,也预示着孙刘联盟开始走向破裂。此后,吕蒙白衣渡江,袭取荆州,关羽败走麦城被杀,孙刘联盟彻底破裂,东吴虽然得到了荆州,但也陷入了与蜀汉的长期战争中,三国局势由此发生了重大变化。 鲁肃,这位三国时期的杰出人物,用他的一生诠释了忠诚、智慧与担当。他或许没有惊天动地的武功,也没有神出鬼没的奇谋,但他的战略眼光、外交才能和顾全大局的胸怀,使他成为东吴不可或缺的中流砥柱。在那个英雄辈出的时代,鲁肃宛如一座沉稳的大山,默默支撑着东吴的基业,虽不张扬,却有着无尽的力量,值得后人永远铭记和敬仰。


  • 上一篇:北宋名臣韩琦:一生相三朝,拥立二帝,家族显赫到南宋
  • 下一篇:被 “反骨” 毁掉的三国名将——魏延

  • 分享到:
  • 我来说两句
    登录后可评论



  • 中国教育部
  • 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
  • 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 济南市教育招生考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