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栏目:首页 > 学习园地 > 帝王将相 > 正文
学习园地
  • 来护儿:隋朝名将的荣耀与悲歌
  • 时间:2025-11-17 10:22:44        编辑:宗皓        点击量:90次
  • 大丈夫生于世上就当如此,为国家消灭贼兵,以获取功名,怎么能老是干些笔墨营生。

    少年英才,崭露头角

    您可曾听过这样一位将军:他自幼聪慧却父母早亡,全靠伯母抚育成人;少年时便立下雄心壮志,一生南征北战屡建奇功,深得皇帝宠信,却最终在兵变中遇害,他便是隋朝名将 —— 来护儿。今天,咱就来好好唠唠来护儿的传奇一生。

    来护儿祖籍南阳新野,曾祖时迁居广陵。他幼年时便失去了父母,全靠伯母吴氏将他养大。来护儿的家乡白土村位于长江岸边,地处南北朝交界处,连年战火不断。他从小就常立志要建功立业。开皇元年,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来护儿投奔隋军,凭借战功一路高升,被授予大都督职务,统领本乡军队。之后,他平定陈国,又跟着杨素攻击高智慧的军队,因功被提升为大将军,还被任命为泉州刺史,受封襄阳县公。大业八年,来护儿担任平壤道行军总管,率军渡海参加辽东之役,在卑奢城大败高丽军,后官至左翊卫大将军,受封荣国公。可惜大业末期,宇文化及兵变,来护儿入朝途中被抓,最终被杀害。 来护儿自幼便展现出了不凡的才智和远大的志向。他读《诗经》时,读到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羔裘豹饰,孔武有力” 等句子,就忍不住感叹:“大丈夫生于世上就当如此,为国家消灭贼兵,以获取功名,怎么能老是干些笔墨营生呢。” 朋友们听闻他这番言论,都对他志向豪壮感到惊奇。来护儿的伯父在侯景之乱时被同乡陶武子杀害,他自幼常听伯母提及此事,成年后便想为伯父报仇。当时陶氏宗族势力庞大且财力雄厚,来护儿便趁陶家办婚事时,径直闯入陶家,手刃陶武子,然后拿着首级祭奠伯父,在场宾客都被他的举动所震慑,不敢妄动。

    平定江南,战功卓著

    隋灭陈之战中,来护儿随军出征,战后因功进位上开府。开皇十年,江南豪强高智慧起兵反隋,杨素率军赴江南平叛。叛军屯据浙江东岸,营垒连绵百余里,战船布满江面。来护儿时为子总管,向杨素献前后夹击之计。他亲率数百艘轻船偷渡浙江,以奇兵突袭敌后,火烧叛军营垒。杨素趁机从正面进攻,大破叛军。高智慧兵败逃入海中,被来护儿一直追击到闽中一带,最终被彻底镇压。战后,来护儿因功进位大将军,升任泉州刺史,封襄阳县公。后来,来护儿讨平高智慧的余党盛道延,改任建州总管。他又与蒲山公李宽讨平婺州汪文进叛乱,进位柱国,封永宁郡公。隋文帝为了嘉奖来护儿的功劳,特派画工绘下他的画像。

    深得宠信,荣耀加身

    隋文帝对来护儿十分宠信。开皇十八年,隋文帝遣使召来护儿入朝,赐其宫女以及宝刀、骏马、锦彩等物。仁寿元年,来护儿改任瀛州刺史,在任内以 “善政” 闻名,频频受到皇帝的慰劳、勉励。仁寿四年,隋炀帝继位,来护儿再次被征召入朝,历任右骁卫大将军、左骁卫大将军、右翊卫大将军,改授光禄大夫,封荣国公。当时,隋炀帝对来护儿的礼遇之隆,满朝无人能及。大业六年,隋炀帝巡幸江都,来护儿随驾前往。炀帝为了让来护儿 “衣锦昼游”,特意赏赐财物、祭品,让他祭扫祖先坟茔,宴请乡中父老,又让三品以上官员全部前往来家祖宅,畅饮一日。朝野传为盛事。

    征讨辽东,功败垂成

    大业八年,隋炀帝亲征高句丽,任命来护儿为平壤道行军总管。来护儿率水军由浿水进入高句丽,在平壤六十里外,与高句丽国王高元相遇。当时,高句丽军列阵数十里,高元之弟高建率数百敢死队来攻。隋军诸将皆惧,来护儿却笑道:“我原以为他们会坚壁清野等待王师,如今却来送死,我一日之内便能歼灭他们。” 命儿子来整、部将费青奴斩杀高建,大败高句丽军。然而,来护儿因轻敌冒进,被高句丽军引诱入城,陷入埋伏,大败而归。好在周法尚殿后,隋军才得以退走。 大业九年,隋炀帝再次征讨高句丽,来护儿仍旧出兵沧海道。这时,杨玄感诈称来护儿造反,以讨伐来护儿为名起兵反隋,并进攻洛阳。来护儿刚刚行至东莱,便与周法尚商议,打算回军讨伐。周法尚等人认为没有朝廷敕令,不敢擅自回军,都不肯服从命令。来护儿厉声道:“洛阳被围是心腹之患,高句丽不过是疥癣之疾。专擅之罪,我来承担,与他人无关。有敢阻拦我的,军法从事!” 后来,来护儿与宇文述等人讨平杨玄感。隋炀帝加封来护儿为开府仪同三司,又追赠其父来法敏官爵。 大业十年,隋炀帝第三次征讨高句丽,来护儿再次率水军渡海,进兵奢卑城,大败高句丽军。高元大惊,遣使请降,隋炀帝接受投降,命来护儿班师。来护儿却不愿就此罢休,他召集诸将道:“大军三次出征,未能平定高句丽,这次回军,以后就再也不会回来了。如今高句丽疲惫不堪,我们这么多的军队,不日便可战胜。我打算直接包围平壤,俘获高元,然后凯旋而归。” 于是上表皇帝,请求出征,不肯奉诏返回。长史崔君肃极力劝谏,来护儿却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我宁可俘获高元返回而受到责罚,也不能放弃这次成功的机会。” 但众将因惧怕违抗圣命,纷纷劝说来护儿,来护儿无奈,只得班师。

    兵变遇害,忠魂长眠

    大业十一年,来护儿随隋炀帝出巡塞北,结果被突厥围困在雁门。隋炀帝本欲率精骑突围,但遭到来护儿与樊子盖的极力劝阻,只得作罢。后来,各地隋军相继赶至,终于解了雁门之围。大业十二年,隋炀帝第三次巡幸江都,来护儿劝谏道:“如今天下大乱,不是陛下巡游之时。您应留在洛阳,指挥大军平定战乱。” 隋炀帝恼怒不已,一连数日都不召见来护儿。后来,隋炀帝怒气稍解,招来护儿入见,对他道:“连你都这样想,我还有什么指望?” 来护儿不敢再言。 大业十四年,宇文化及煽动兵变,弑杀隋炀帝。来护儿当时正要入朝,在途中被叛军抓获。他得知炀帝已死,叹道:“我身为大臣,担负重任,却不能肃清奸党,以致国家落到如此境地。除了抱恨于黄泉,还能再说什么。” 随后,来护儿被叛军杀害。

    精神永存,激励后世

    来护儿这一生,从意气风发的少年一路征战,凭借赫赫战功赢得皇帝的宠信和百姓的敬重。然而,在乱世的风云变幻中,他终究没能逃脱悲剧的结局。他的一生,就像一场波澜壮阔又带着些许悲凉的画卷,在历史的长河中徐徐展开,又匆匆合上。回望来护儿的故事,不禁让人感慨万千。他在动荡的时代中,始终坚守着对国家的忠诚和对正义的追求,虽历经坎坷,却从未放弃自己的信念。这种精神,穿越了历史的长河,依然在今天闪耀着光芒。


  • 上一篇:历史上的女将军——唐赛儿:巾帼不让须眉的传奇
  • 下一篇:已经没有了

  • 分享到:
  • 我来说两句
    登录后可评论



  • 中国教育部
  • 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
  • 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 济南市教育招生考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