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栏目:首页 > 学习园地 > 文韬武略 > 正文
学习园地
  • 贺鹏飞将军的巨大贡献:坚决支持购买瓦良格航空母舰
  • 时间:2021-06-18 19:56:07        编辑:陈心正        点击量:6588次
  • 一、贺鹏飞将军综述

    1、贺鹏飞(1946-2001.03.28),男,汉族,湖南省桑植县人。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海军中将军衔。原中央人民政府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贺龙元帅之子。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副司令员。贺鹏飞在担任海军副司令员期间勾画了海军装备跨越式发展的蓝图,为海军装备建设的快速发展和战斗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做出了卓越贡献。贺鹏飞同时分管海军航空兵部队建设,为海军航空兵部队的建设和发展做了开拓性的工作。

    2、贺龙元帅的战友关向应取名

    贺龙的妻子薛明去看望关向应的时候。关向应说道:"我们共事十多年了,我对贺龙佩服,我就希望他有个孩子。我整天躺在床上起不来,没事情,连这个孩子的名字都起好了。贺龙的孩子应该是学字辈,我们俩都特别欣赏岳飞。岳飞字鹏举,叫学飞不好,叫学举也不好。名字么,有名有字。把岳飞的名和字各取一字,我看就叫鹏飞吧。"

    三、贺鹏飞将军的一生

    1951年,入重庆市人民小学读书,受到了良好的基础教育。1957年9月,随父亲离开重庆上北京,就读北京四中。1959年,加入中国共青团。他毅力坚强,品学兼优,爱好体育运动。1963年9月转入清华附中。1964年9月入清华大学机械系学习,在校期间学习刻苦勤奋。1965年10月,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因受父亲的冤案株连,遭受迫害,曾改名换姓,在津沪间的货运船上劳动,过着颠沛流离、动荡不定的生活。周恩来总理知道后派人把他送回学校。1967年10月,他患病无法就医,陈毅仗义执言才被送进医院治疗。

    1970年8月,大学毕业,被分配到甘肃武都汽车修配厂当工人。1974年,毛泽东主席亲自作出为贺龙元帅平反的指示后,他在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关怀下,被安排到中国机械进出口公司北京分公司工作,任副科长。他认真学习外贸业务,跟踪了解国际机械制造水平和发展动态,在机械出口工作中,严格把关,坚决维护国家利益,出色地履行了岗位职责。

    1977年10月,他到部队工作,先后任总参装备部综合计划处参谋、副处长。他努力挽回被"文革"耽误的宝贵时间,如饥似渴地学习政治军事理论,刻苦钻研业务知识,不断充实提高自己,以强烈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做好工作。1984年12月任总参装备部副部长。次年7月任部长。他认真贯彻军委、总部首长的决策指示,着眼全局,突出重点,积极开展新武器装备技术的引进和技术合作,为我军装备建设水平的提高开拓了新的领域。为适应国际环境的变化,提出了改进和加强军援军贸工作的建议和措施,使这项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1992年11月,调任海军副司令员,分管装备建设工作。他坚决贯彻江主席关于军队现代化建设和海军建设发展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和论述,按照军委、总部的部署,从迎接世界军事技术革命挑战、从海军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高度,着眼祖国统一大业需要,深谋海军装备建设的全局,缜密思考海军装备发展规律,以全面提高海军综合作战能力为目标,以作战需求为牵引,在认真落实海军装备建设"八五"计划的基础上,组织制定"九五"、"十五"发展计划和2010年发展规划,勾画了海军装备跨越式发展的蓝图。每次重大试验任务他都亲临一线组织指挥,确保了装备质量,缩短了新装备形成战斗力的周期。1997年我舰艇编队出访美洲四国五港期间,他遵照军委指示赴美,具体筹划和组织了编队访美期间的各项活动,严密计划,精心安排,确保了我舰艇编队首次访美成功,扩大了我人民海军的影响,有力地配合了国家的政治外交斗争。

    他到海军工作后,一直兼任海军体育运动委员会主任。他像父亲一样热爱体育,关心体育。一批具有海军特色的体育运动项目,在国际国内大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

    他曾当选为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党的第十五大代表。1988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1994年晋升为中将军衔。

    他热爱家乡,对家乡人民怀有深厚的感情。1994年12月,他回家乡参加了贺龙纪念馆奠基仪式。1998年,家乡遭受"7.22"特大洪灾,他非常关心家乡的灾情,积极组织、援助,共捐赠价值300多万元的救灾物资,派专机送往张家界,由海军机关工作人员和他的家人把物资一一发到灾民手中。

    2001年3月28日,贺鹏飞突发心脏病离开人世,年仅55岁。他英年早逝,对党和军队的建设,对家乡人民都是重大损失。

    三、贺鹏飞的工作经历

    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64年,入清华大学机械系学习。

    196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文革"开始后,因受贺龙元帅冤案株连,他遭受残酷迫害,曾被关押。

    1970年,大学毕业,被分配到甘肃武都汽车修配厂当工人,后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关怀下,被安排到中国机械进出口公司北京分公司工作,任副科长。

    1977年,到部队工作,先后任总参装备部综合计划处参谋、副处长,总参装备部副部长、部长。他积极开创装备工作新局面,为我军装备建设水平的提高开拓了新的领域。

    1992年,调任海军副司令员,分管装备建设工作。

    1988年被授少将军衔。

    1994年晋升为海军中将军衔。

    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2001年3月28日在北京逝世,终年56岁。

    四、贺鹏飞将军与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

    下面这段文字源于前华夏证券董事长邵淳(因出资购买航母而受到处罚的大功臣之一)的回忆录:

    这个瓦良格号呢,现在都认为是个好东西,因为已经建成了,而且现在也有军队了,飞机也起降了在上面,也准备用了。但是当初可不是,当初这个东西都认为是个坏东西,都认为是不好的事儿。因为在咱们部分是军方也好,还是高层也好,原来一直有两种观点。

    一种观点就是说这种东西都是好的,因为美国人一有了事儿,都说,我们的航母在哪里?但另一种观点呢,是接受了赫鲁晓夫的观点,就说航母没有用,它是个活棺材,海上活棺材。所以咱们中国一直没有上航母,就跟这种争论一直没有得出结果一样,争论了几十年。那么就在1998年的时候,也是个偶然的机遇,这条船就跟我们发生了关系。

    因为苏联解体,苏联解体的时候呢,当时苏联的那个黑海造船厂,尼古拉夫黑海造船厂,它那个厂里面有三条航母。第一条就是库兹涅左夫号,它完工率已经达到了98%,还有剩2%没有完成。第二条是瓦良格号,它的完工率是67.3%,就是船已经建好了,作为一个船,包括它的动力系统,这个船体都造好了,但是他的设备没有安装,就是电子设备啊,火控设备啊,飞机起降设备都没有装。

    另外,电缆还没有完全完成,电缆还差百分之十几没完成。第三条叫无量洛夫斯基号,这是俄罗斯的第10条航母,是个核动力的航母。当时的完成率只有17%,船体刚合同合拢,机器没装。这三条船,后来有不同的命运。

    第一条,库兹涅左夫号,就在苏联解体的前期,还没有完全完工,但是它能开了。俄罗斯海军强行把它开回了俄罗斯,没有任何手续。

    第二条船和第三条船,因为开不动,就留在乌克兰。当时乌克兰的经济非常差,差到我们现在想不出的那个地步。通货膨胀非常厉害,原来一个卢布值1.6美元,到苏联解体以后,3500个卢布才合1美元。当时买一张莫斯科到北京的火车票,1美元就够了,还是软卧。这种情况下,乌克兰就很惨了。

    当时忽然冒出来一个挪威的公司,说要在你那个船台,订4条大吨位油轮。

    因为乌克兰的船台是满的,乌克兰赶紧说,那我这个船就得把它卖了,把这个船台腾出来。结果后来人交定金了,他说我买了吧,就把这个无量罗夫斯克号,一条核动力的航母,当然没完成的,就在船台上解体了。就拿那个电焊把它割开,一块一块的钢,堆在码头上。然后这家挪威的公司拿走了一块钢,就消失了。实际后来知道,这是美国中央情报局策划的,消灭前苏联的战略资源。(挪威一直喜欢充当美国的走狗,也做了很多对中国不友好的事情)

    而瓦良格号,苏联一解体,咱们国家军方,就注意到这条船。乌克兰是黑海沿岸的国家,用不着什么航母母舰。当时咱们的军方一直想把它弄过来,从91年开始做调研,然后从92年底,开始派人做乌克兰方面的工作,到96年的时候,终于工作做下来了,因为乌克兰用不着,它可以把这船卖给中国,就同意了。但是要卖,必须要通过招标的手续,这个手续要健全。

    在这种情况下,中央军委的军援军贸办公室就正式向国家打了报告,要求立项。可是他们报告打上去以后,并没有批下来,就是因为在高层,关于航母的争论,还没有取得一致的意见。就在这种情况下,军方,包括海军,包括军贸办,他们就想怎么办呢?这个时候拖不起,当时有6个国家都想要买这个船,咱们中国是其中一家。

    在这种情况下,因为等不起这个批示,后来就想别的办法。他们一开始找爱国港商,想让港商先办了这个事儿。最后找了一个,是香港创律公司那个老板徐增平,他一开始还不敢干。最后做工作吧,同意了,然后他就代表军方军贸办到乌克兰去投标。投标呢,想了一个理由,就是说我们这个船拉回来以后,要做赌船,因为你不能说还用于军事。就以这个名义投标就投中了。实际上6个国家,中国这一方是金额最小,2千万美元买下来了。可是这个徐增平呢,交了一点保证金,然后就马上遇到香港金融危机,他就没钱了。

    没钱了怎么办呢?然后就总参出一个人,再加上他,到国内来找钱。最先找的是马蔚华,当时是海南人民银行行长。他这个人民银行其实也没有钱啊,他就把各个金融机构召集在一块儿,就说,能不能凑出2千万美元来?他还不能说是军方的事儿,就说有这么个生意,有个赌船,非常的便宜,2千万美元。可是海南当时的金融机构都惨的很,而且你这个东西,毕竟名不正言不顺,最后就没弄成。后来又找了几家,最后也没弄成,然后才找到我。

    一开始我还不相信,我说一个航母2千万美元,不可能的,你就是没完工的,也不可能。结果后来说,有文件。我说,你们跟那个乌克兰签那个协议,因为找到我的时候它已经投了标,投中了。付款期还差一个多月就过期了,过了期还得重新招标。然后我看那个文件,应该是真的,很规范,后来我说光你们说不行,你们还得给我红头文件。结果红头文件拿不出来,后来他们说,领导面谈行不行?我说什么领导?他说海军副司令(贺鹏飞)。

    就是后来贺鹏飞出来跟我谈的,他承认,第一,这个船是可以用的。第二,这个船是海军要的。为什么海军不能直接出面,为什么国家现在拿不出钱来,他就没有详细说,但是我就了解这意思了。我说,那行吧,既然是国家的事儿,我就出了。然后我就用我底下一个实业公司,因为当时证券公司底下也有公司,用一个实业公司,让它去融资,把钱就给了。

    没想到这个事情后来惹出麻烦来了,后来不知朱总理怎么知道了。就说,一个证券公司,它买什么航空母舰,他肯定个人有好处,10%这是国际惯例啊。然后就派了6个部委联合调查组,就查。查了一阵子,当时还批了16个字的批示,叫“胆大妄为,严肃查处,以敬国法,以敬效尤”。镇国法是要掉脑袋的,但是查到底,因为我这个钱数还比较多,但是一共没几笔,最后是,确实个人没有什么问题,一分钱没有拿。

    这证实了,他说你为什么要办这个事儿?我说因为这个军队的事儿,有那么个机会让我帮帮忙,我也有能力愿意帮。而且是航空母舰这个东西,就贺鹏飞的话了,这个是中华民族唯一的机会。因为以前不会有人卖给我们,以后也不会有。这是唯一的机会,如果错过,他说我就连自己都不会原谅。

    读完上面这段中国华夏证券前董事长邵淳先生的回忆录,感慨很深:

    举世公认,中国首艘国产航母001A建造速度很快,从2013年11月开工到2017年4月26日下水,一共4年不到。

    过去中国从来不曾拥有过航母这类大型军舰,见都难得一见, 更谈不上设计制造经验——除了已经报废的,人家连看都不让你上去仔细看,引进技术更是想都别想。怎么中国造舰能力突然之间如此突飞猛进,一下子就从只能造几千吨级的驱逐舰飞跃到能造六万吨级的航母,而且造得速度如此之快?

    关键的原因之一:中国不仅买到了“瓦良格”(“辽宁号”的前身),而且拿到了“瓦良格”的全套设计图纸,一下子就使中国获得了前苏联用了26年(1962—1988)、历经了三个级别(“莫斯科”级、“基辅”级、“库兹涅佐夫”级)、建造了八艘航母才取得的经验和技术积累。

    (检验“瓦良格”号的中方技术人员说,这是条新船,一切材料都是新的,动力系统完好无损,航母甲板钢的屈服度和耐腐蚀度都是世界上最好的,不仅坚固而且绝磁,从建造到运回中国经历了17年,但检测其磁力依然为零。)

    如果中国一切从头摸索起,从原材料、原始设计开始,一艘一搜地建造试验,一点一点地累积经验,能仅仅用三年多就达到如今中国首艘航母的水平吗?

    首艘国产航母001A的迅速建造顺利下水让人们愈发看清:当年购买“瓦良格”及技术资料的意义重大而深远。

    中国当年购买这一切付出的代价是2千万美元(不算运回国的费用),得到的呢?

    中国大连造船厂厂长2002年4月说:

    1、这艘航母是一条崭新的航母;

    2、这艘航母为我们国家研发航母提前了二十年;

    3、这条航母为我们国家节约了科研经费至少200亿人民币。

    用2千万美元的代价让国家获得一条崭新的航母、二十年的时间和至少200亿人民币的节约——当年那些为购买“瓦良格”及技术资料而呕心沥血历尽艰辛的人可谓劳苦功高。他们的名字已经被写入历史——对中国航母、中国海军、中国国防事业影响重大的历史。

    功过是非,历史已然定位——历史只认事实,不认解释。

    ——历史只认这一事实:明代大航海的历史功臣是郑和,历史罪人是“学者型官员”刘大夏——他私自销毁了郑和下西洋海图资料。不管刘大夏如何振振有词,也改变不了“私自销毁郑和下西洋海图资料、破坏明代中国大航海”这一客观事实。

    ——历史只认这一事实:甲午战争的历史英雄有邓世昌,历史罪人有“学者型官员”翁同龢 ——他为个人挟私怨而故意一贯刁难克扣北洋水师的装备更新经费。不管翁同龢如何巧言善变,也改变不了“破坏中国海军建设、为甲午战败做贡献”这一客观事实。

    ——历史只认这一事实:一切为购买“瓦良格”作了贡献的人都是中国国防事业的历史功臣:因为他们使中国得以顺利实现了“瓦良格”——“辽宁号”——“首艘国产航母001A”——后续国产航母的伟大历史进程。一切阻挠破坏购买“瓦良格”的人都是历史罪人——不管这些人如何花言巧语天花乱坠,也改变不了“阻挠引进‘瓦良格’、破坏中国国防事业”这一客观事实。

    ——历史只认这一事实:这些人是为购买“瓦良格”作了决定性贡献的历史功臣、国家英雄:

    肖劲光(开国大将,人民海军主要创建者)

    刘华清(海军司令、军委副主席)

    贺鹏飞(海军副司令,贺龙元帅之子)

    邵淳(华夏证券前董事长)

    周济谱(华夏证券末任董事长)

    徐增平(香港创律公司董事长)

    戴岳、张勇(香港创律公司总经理、副总经理)

    我们有些想不通:那么多人那么热衷于搞什么历史大片,一头钻进历史故纸堆里拔不出来,甚至有的没的捕风捉影无中生有生编硬造,为什么却对“‘瓦良格’号驶向中国“这么现成这么精彩这么扣人心弦的大好历史题材视而不见?

    既有国家大义,又充满生活气息:国破家亡的悲愤、乱世风云的动荡、百年梦想的执着、天赐良机的欢欣、一波三折的紧张、临危受命的悲壮、破釜沉舟的拼搏、背后一刀的切齿、泰山压顶的无奈、柳暗花明的惊喜、大功告成的激动、官场的勾心斗角争权夺利、商场的折冲樽俎灯红酒绿、谍战的阴险诡诌扑朔迷离、外交的唇枪舌剑翻云覆雨、大风大浪大海洋、航母重工高科技、异国风情红男绿女、从中国到外国,从庙堂到江湖,从军队到民间……简直要什么样的场面有什么样的场面,要什么样的情节有什么样的情节,步步有料、处处是戏。

    最空前绝后的情节:整个项目一开始是个“抗命项目”——航母项目已经被判了死刑,已经宣布“中国不对外侵略,也不准备搞航空母舰”、已经在关于航母的报告上批示:“本届政府不考虑这个问题”、已经下了禁令:“今后不要再打报告要求造航母了”……在没有尚方宝剑、没有预算、没有个人好处、只有紧箍咒、只有高度风险的令人绝望的情况下,单凭几个关键人物个人的满腔爱国热忱、高度历史责任感、高瞻远瞩的目光、坚定的信念,“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没法向国家要钱,就私底派人到香港找人想办法,先斩后奏造成既成事实,硬是把不可能变为可能,终于抓住了这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买回了“瓦良格”号航母,干成了这件利国利民的大事。跟这个历史实情一比,《亮剑》里李云龙的战场抗命实在是小菜一碟。

    另一个令人叫绝的情节:6个部委联合调查,杀气腾腾16个字批示:“胆大妄为,严肃查处,以镇国法,以敬效尤”——历史只认事实,不认解释。不管如何解释,历史事实就是如此:知道“消气”,知道“100口棺材”,却不知道“两千万美元”与“一艘航母、40吨图纸、二十年时间、200亿人民币的科研经费”孰轻孰重,对这绝无仅有的历史机遇自己不抓还不准别人抓,别人抓了还要置人于死地“镇国法”、最后弄得人家倾家荡产,差一点功亏一篑——如此情节,编都编不出来。

    不仅情节,连相关人物的典型语言都十分精辟,也是编都编不出来的:(共产党员应该始终贯彻执行“实事求是”原则,不论对谁,功过分开)

    ——“这两项装备(航母、核潜艇)不仅是为了战,平时也是为了看,看就是威慑“、“不搞航空母舰,我死不瞑目,中国海军—定要建航空母舰!”(刘华清)

    ——“这个是中华民族唯一的机会。因为以前不会有人卖给我们,以后也不会有。这是唯一的机会,如果错过,我就连自己都不会原谅。”“为了国家,为了军队,我拜托你(徐增平),一定要把它(航母)买回来!”(贺鹏飞)

    ——“贺鹏飞是位有担当﹑有抱负的领导人,为了中国的长远国防及海洋权益与战略,哪怕冒政治风险,也要作出正确决定。”(香港创律公司董事长 徐增平)

    ——“贺鹏飞一句话胜似红头文件。”(中国华夏证券前董事长邵淳)

    ——“建造航母涉及9个国防工业部,600个专业,8000个配套工厂…只有伟大的强国才能建造它,但这个强国已经不存在了。”(尼古拉耶夫造船厂厂长马卡罗夫)

    ——“一个证券公司,它买什么航空母舰,他肯定个人有好处,10%这是国际惯例”、“胆大妄为,严肃查处,以镇国法,以敬效尤”、“本届政府不考虑这个问题”、“今后不要再打报告要求造航母了。”(朱总理)

    “购买‘瓦良格号’”这一事足以证明:解放军里有蛀虫,但更有柱石;“高干子女”里有纨绔,但更有英才——此事关键具体执行人是贺鹏飞。如是别人,面对如此巨大的压力,敢顶吗?能顶吗?能成吗?不为名不为利,仅凭一腔热血极端热忱硬是抓住了这稍纵即逝的历史机遇,用两千万美元为中国买到一艘新航母和全套技术资料、争取了二十年的时间、节约了至少二百亿元的科研经费,自己没捞任何好处,反而积劳成疾,56岁就英年早逝——这样的人,这样的成就,有几人能比?这难道不伟大?难道不值得讴歌?难道不值得青史留名?

    (如果当年印度插一手跟中国抢“瓦良格号”,结果如何还真难料。然而虽然印度航母梦一直不断,虽然如果印度插手抢购“瓦良格号”的话有利条件比中国多得多,却楞是没见印度有啥动静,硬是眼睁睁把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拱手让给了中国。不过想想也不难理解:印度没有自己的肖劲光、刘华清、贺鹏飞、徐增平,所以像“瓦良格号”航母这样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砸在脑袋上也砸不出个响来,所以只有花几十亿美元买“戈尔什科夫号”这种钓鱼的现成货的命。)

    如此意义重大的题材,如此精彩动人的情节,如此充满正能量的内涵居然迄今为止没见有人搬上银幕,实在有点奇怪——也许不是没人想到,而是有种种原因一时没法做到。不过这没关系,历史事实历史题材从来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刘大夏 、翁同龢当年权倾一时无人敢冒犯,如今呢?他们还有什么威风?还不是任人评说任人粪土?

    等不得的事是抢救历史资料——肖劲光、刘华清、贺鹏飞等当事人已经作古,其他人也年龄不饶人,许多历史真实情节不抓紧记载下来就太可惜了——当年“两弹一星”极端保密,很多详情不为人知,当年主张下马的人后来拒不认账就不大容易弄清。购买“瓦良格号”是基本公开的,各种具体情节不难弄清。即使一时无法搬上银幕,至少可以积累资料,为将来搬上银幕做准备——反正功过是非历史已然定位,“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真相大白于天下、“史官秉笔而记录,百姓众口而传扬”是早晚的事,没关系。

    来源:主力资金


  • 上一篇:国民党上将卫立煌简介
  • 下一篇:八路军副总指挥左权将军简介

  • 分享到:
  • 我来说两句
    登录后可评论



  • 网易
  • 百度
  • 大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