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6月,蒋介石对中国工农红军进行第四次"围剿",进攻鄂豫皖苏区,关麟征任第4师独立旅旅长,奉命随徐庭瑶第4师进攻鄂豫皖,与邝继勋率领的红25军激战于霍丘县城。关旅在进攻中已经溃散,全靠24团(杜聿明团)拼死突入城内才转败为胜,同年7月,他又率部西攻,在砖佛寺遭到黄埔同学徐向前、蔡申熙、陈赓率领的红军2万多人伏击,前卫团被红军小部队一击即散,关麟徵以独立旅长、前卫指挥官之尊,高呼"跟我冲锋"连续数十次冲击,号称十荡十绝,遂破围而出,四方面军副总指挥、红25军军长蔡申熙此役战死 。关麟征凭此战胜利扩编独立旅为25师(千里驹师),所辖两个旅,旅长分别为杜聿明和张耀明。
1933年3月,关麟征奉命率25师随17军军长徐廷瑶北上,参加长城抗战。3月9日,部队开到古北口前线,占领二线阵地,因一线守阵地的东北军王以哲部张廷枢旅一触即溃,他亲率一团猛烈反击日军。双方短兵相接,战斗惨烈。关麟征被枪榴弹炸伤五处,成为血人,身旁官兵十余人全部战死,他仍毫不动摇,从容指挥部队英勇杀敌,终于击退了敌人占领了高地,强占潮河支流北岸(干沟)高地。在师长的带动下,25师在古北口和日军西义一的第八师团血战三天,伤亡4000余人。关麟征因此获得青天白日勋章。《大公报》主笔张季鸾亲自撰写社论"爱国男儿,血洒疆场",以贺其功。
1933年5月,25师奉命开到北平北郊休整,关麟征在离开密云时,见当地群众怕部队撤走后,日军再来骚扰,十分惶恐,不禁感叹流泪说:"政府不顾人民安危,下令撤军,实在对不起老百姓!"部队到达北平后,因为关麟征部队在古北口英勇抗日,北平一些大、中学校学生慕名而来,请他演讲,介绍抗日杀敌事迹。关麟征看到平津一带群众抗日情绪高昂,一些大、中学生纷纷请缨杀敌,因而是年暑假,在北平郊区25师兵营,开办5000人的大、中学生军事训练班,派参谋作军事知识讲座,派营、连长对学生进行军事操练,为即将到来的全面抗日战争进行了准备。
1935年7月,何应钦在与日方谈判后签订《何梅协定》,其中条文规定:国民党中央部队和宪兵要撤出北平和河北省。关麟征得知这个消息后,亲往北平拜谒北平军分会代理委员长何应钦,恳切陈词:"如果部队不战而退出北平和河北省,党国将丧失民心!"他还积极建议何应钦加强军备与日军作战。与此同时,他还向南京蒋介石发出电报,并且命令25师全体官兵立即在北平城郊构筑工事,准备与日军作战。可惜关麟征的这些积极建议都没有被当时国民党掌权者采纳。
1935年秋天,25师奉命开赴洛阳休整,部队在长辛店集中准备南开时,一些曾参加过军训的学校师生专程到长辛店为25师将士送行,关麟征为群众的热情所感动,他痛切地对送行的师生表示:部队不得已奉命南开,没有尽到继续抗击日军侵略的责任,有负北平同胞的期望。相信政府和全国军民的忍耐是有限度的,终究会团结起来共同抗日。
1935年华北事变,整个华北面临沦为日本殖民地的危险,为挽救民族危亡,刚刚到达陕北的中国中央红军,于1936年2月渡河东征,阎锡山引入国民党10个师的兵力到山西向红军进攻。3月,关麟征不顾稳扎稳打的训令,率25师先急袭林彪的红1军团于昕水河畔的午城镇。又与徐海东的红15军团作战于隰县北。达成各个击破,在大批国民党军队的追击堵截下,红军不得不退回陕北。不久第25师也因"两广事变"调出山西。
1936年秋红军二、四方面军经过长征长征,到达陕甘地带,蒋介石又调派大军进剿,关麟征奉令后,集合全师下命令,他以磅礴的气概,斩钉截铁般的语言,要求部下严守纪律,奋勇作战,一定要完成任务。那态势给人们的感觉,好像红军是不堪一击的。这时候关不过30岁左右,少年得志,勇于自信,蔑视一切,他既受命剿共,主观上是恨不能把红军一口吃掉,当然是全力以赴,不留余地。这时他是认真对付共产党,毫不动摇的。奉命率本师及王耀武、李及兰、沈九成共四个师的兵力由洛阳出发,经天水开进甘肃境内堵截红四方面军,在西兰大道割断红二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的联系,使红二方面二军团几乎丢了一半人马。又约胡宗南一起压迫红军于黄河南岸而歼灭,胡持重不从,关遂单独连续突击与超越追击,与红四方面军激战于黄河南岸的靖远打拉池地区,割断了红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的联系。当胡宗南部在山城堡被伏击时,他冷笑一声:当进不进,不当进反而冒进,胡宗南决非善战者。
西安事变之日,关麟征接到胡宗南的电话,惊闻蒋介石被扣,当时昏厥难支,连话也说不下去,以为中国这一下完了!当时中国军政,除蒋介石之外,确无任何人可领导统御。事变之后,张学良、杨虎城派出代表到银川,拉拢宁夏省主席马鸿逵,马鸿逵平时与胡宗南不睦。关麟征得知张、杨代表已到省会银川,认为事态严重。思之再三,在此时期惟有以道义利害说服马鸿逵,于是,决定往见马鸿逵,力陈大义之后说:"情形已迫,事秦事楚均在主席一念。如果你想与张学良、杨虎城合作抗命中央,则请将我扣留;如果你是追随中央,就应该将张、杨的代表扣留,决不可两面应付,否则两面不讨好。"马鸿逵听了他的话,当时说:"雨东!你还不知我是服从中央,忠心蒋公吗?我马上将张、杨的代表软禁好了。"马鸿逵的叔父在旁见此情形说:"鸿逵!这个时候你们最好结拜兄弟。"马鸿逵闻言跪地,关麟征亦随之跪地,对天盟誓,结成兄弟。并告马:"西安事变未解决前,我决不离开银川,共同进退。"马鸿逵也就安心了。因此宁夏省的马家军态度明确,忠诚拥蒋。在心理环境上,给予张、杨的打击甚大。以后胡宗南与关麟征的中央军,得到马鸿逵在粮秣被服上的接济亦很大。
抗日战场
1937年,关麟征升任52军军长,辖第2师(师长郑洞国),第25师(师长张耀明),投入抗日战争。这年秋冬,他率部队在平汉铁路从事抗日斗争。9月,他参加了保定战役。除指挥本部两个师外,还指挥赵寿山的17师和曾万钟第3军两个师,防广兵单,被日第一军香月清司部迅速突破,这是他打的最窝心的一仗。10月,日军第14师团及第6、16师团各一部在冀南由肥乡、成安、临漳等县进犯漳河,他率52军在漳河南岸与日军土肥原贤二的第14师团进行了一场激烈的攻防战。双方发生白刃肉搏战,几次退而复进,失而复得,双方伤亡惨重。由于关军奋勇杀敌,终于使日军向漳河北岸邯郸、武安一带败退。关麟征从侦察员报告中得知日军在邯郸城外建有飞机场和汽油库,便立即从25师中抽调营长梁智伟,让他率一营部队夜袭机场,烧毁日本飞机10余架,缴获大批枪械弹药,受到第一战区司令长官程潜电令嘉奖。
漳河战役后的这年冬天,52军开赴河南漯河一带进行休整补充。在休整中。关麟征总结了自古北口抗战以来的经验教训,加强了部队的战术教育和射击训练,并且对全军将士进行了抗击日本侵略,维护中华民族独立的爱国主义教育。全军校尉也进行了指挥作战的战略战术学习。关麟征自己也利用训练闲暇和夜晚,学习陆军大学课本《战斗纲要》、《战术作业》和《孙子兵法》等。
关麟征及其52军参加平汉铁路战斗后又转战河南、山东。
1938年春,关麟征率部参加台儿庄会战。3月24日,关麟征指挥部队向盘踞在津浦铁路台枣支线的日军第10师团濑谷旅团发起进攻。关麟征发现日军白天战斗活跃,晚上龟缩不动,就采用夜战火攻战术,命令部队昼伏夜出,消灭敌人。3月31日下午,由临沂南下的日军坂垣征四郎的第5师团沂州支队四千人,突然袭击52军指挥部。当时,关麟征身边只有一个警卫营的兵力约300人。他沉着冷静,命令警卫连在离指挥部千米以外的地方展开佯攻,以迷惑敌人。及至黄昏,援军赶到,他立即指挥部队对日军突然实行反包围。敌军仓卒应战,伤亡众多,其骑兵部队全部被歼。4月初,关部加速对台儿庄日军的攻击,白天或枪炮轰击,或白刃肉搏,晚上攀屋放火,乘乱追杀,使敌人日夜不宁,从台儿庄北面完成对日军的包围。4月下旬,关部奉令开至峄县以东、邳县以北防守,将日军国崎支队包围在码头镇西的北涝沟,给敌以重创,仅日军41、42联队伤亡就达1400多人。
台儿庄大捷后,关麟征升任第32军团长。蒋介石声称:"中国军队如都象52军那样战斗力强,打败日本军队是不成问题的。"时人则称台儿庄战役中负责防守的孙连仲和负责攻击的关麟征为"孙钢头"和"关铁拳"。
徐州会战结束后,关麟征32军团经徐州以北向归德(商丘)撤退。行至豫皖两省交界处砀山与杨集之间,欲通过一座桥时遇到了困难。因为桥西已被日军占领,敌人用八挺重机枪封锁桥上通道。52军几次组织兵力冲锋都未能突破敌人封锁线。关麟征勃然大怒,遂将从蒙古定远营中得来的良马16匹集中起来,并挑选勇敢机智的士兵驾驭,他一马当先,亲自率领16战骑突然向西面桥头飞驰而去,桥头敌人的机枪尚未开火,16匹战骑已经冲到,机枪手仓皇失措,弃枪而逃,52军后续部队全部冲过桥去,到达归德。关麟征勇猛战斗的佳话传遍国民党军界,从此他获得了"关猛"的雅号。
1938年夏秋之交,32军团参加武汉保卫战。当时,日军冈村宁次的第11军所属第9师团进攻赣北和鄂东南地区。8月,关麟征率部在瑞昌、阳新一带阻击日军。他命令部队依山地形势,在每个山头修筑工事,把几个山头组成一个棋盘阵地,一个山头受敌攻击,其他山头可以立即配合出击,歼灭敌人。因而日军进攻十几天,寸土未得,遗尸累累,士气低落。东京广播称:"我皇军在瑞昌跗近,遭遇最强劲之敌"。武汉撤退时,他又指挥部队殿后,广布散兵线,施行运动防御,安全掩护大部队撤出。
1939年秋,关麟征升任第15集团军副总司令,代行总司令职权,指挥6个军坐镇湘北,参加第一次长沙会战,凭借伯陵防线迎击进犯湘北的日军第6师团。此役敌我伤亡惨重,关部仅连排军官就牺牲600余人。后来日军上村支队在第15集团军后方营田奇袭登陆,关麟征发现日军有围歼第15集团军的企图,果断命令主动后撤,退而不乱,20万大军,军纪严明,井然有序。随军记者对关麟征组织领导军队的才能深为敬佩。
10月2日,国军退至长沙外围,日军陷入湘北湖沼,已呈疲惫之势。195师师长覃异之发现日军有退却迹象,迅速上报,关麟征抓住战机,果断地组织指挥部队实施反攻。由于这是开战以来第一次收复失地,关麟征升任第15集团军总司令,记功一等。关麟征是黄埔将领中担任集团军总司令的第二人(1939年8月4日胡宗南任第34集团军总司令,成为黄埔系学生的第一个集团军总司令),年方34岁。
关麟征对赏罚有一个比喻说:"带兵的人有如耍猴子把戏的人一样,要经常与猴子接近,使猴子了解你的心意,你也要了解猴子的性情。平时练好了,着正式登场时,一只手拿着糖果(赏),一只手拿到鞭子(罚),对赏罚一点不偏不私,这样子猴子才会听指挥,出全力。可是,我们很多将领,尤其是职位高级的将领,平时不与官兵接近,打仗的时候,对功过是非又存偏见私心,这又怎么能够要求部下把仗打得好呢?"
1940年日军占领越南逼近桂滇,切断了中国滇越国际交通线,因何应钦向蒋介石力荐,关麟征奉命率第15集团军由长沙进入广西边境驻防,不久又调防云南,7月部队改编为第9集团军驻防滇南国境,关麟征自此成为镇边大将直至抗战胜利。期间,关麟征还兼任军委会驻滇干部训练团教育长,对驻滇军事干部进行抗日教育和军事训练。
1943年,军政部长何应钦借故将第9集团军所辖的54军军长黄维调职,关麟征在何的支持下,派张耀明接任该军军长。而这个军是陈诚的嫡系部队,陈的亲信、副军长傅正模便联合该军军官向上呼吁控告,致使关、陈矛盾激化。不久,陈诚由湖北飞昆明规划远征军事宜,关往见陈,提到54军时,两人拍桌互詈,关麟征冷言回答:"辞公钧座是即将掌握全国事的领袖人物,不应该再封闭在土木系小圈子里,一个军长的职务都不肯放手,这不是干大事业应有的心胸啊!"陈诚听后胃溃疡发作,吐血不止,此后虽经杜聿明居中调处,但关、陈一直水火不容。关麟征在国民党失败之后,死活不去台湾,和陈诚有直接关系。
激流勇退
本来关麟征去云南,是负有中央渗透云南之使命的,但是关与龙云关系处的极恶,龙云下令不许中央军在昆明周围20公里内驻防。老蒋只好把关麟征打发到边境,另调回杜聿明到云南,结果龙和杜倒是打的一片火热,还允许杜在昆明城内驻兵,甚至把自己的一处公馆给杜当司令部,当然,下场就是五华山事变,蒋是不会允许龙云这样纯粹地方化的军阀继续把持一个关键的省份。而关与杜之间的地位差别,也在抗战中逐步逆转了。
1944年12月中国陆军总司令部成立,下辖四个方面军,关麟征升任第一方面军副总司令(总司令卢汉),1945年5月国民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关麟征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10月8日关麟征被任命为东北保安司令部司令长官,因害怕他不能搞好和苏联的关系,未上任就被改派为云南省警备司令。胡琏生前曾到香港拜访关麟征,问"如果你去东北,将采取什么做法?"关麟徵回答"我的办法很简单,第一,选一位善战的将军,任他为兵团司令,给他三个精锐的军,明确他的任务'活捉林彪',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守,以壮大自己、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为主眼。第二,对伪满的20万军队,我不管中央的政策如何,一律给它们以地方保安部队的番号,让其为我们所用。以东北之富饶,他们会自足自给。待打完仗以后,再作善后安排"。不过,这都是事后的话了,其实当云南警备总司令也不错,当时全国的省警备总司令就他和新疆的宋希濂两个。谁想他不能上阵杀敌,就跑去屠杀学生(一二一事件)还在记者招待会上公开叫嚣"学生有游行的自由,军人有开枪的自由"这句名言,实在不能让人不送出王八蛋的称号--人家学生没有出校,可是你关总司令的兵到学校扔手榴弹的。
1946年7月关麟征被调到成都任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教育长,次年蒋介石辞去各军校校长兼职后,关麟征升任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二任校长(第一任蒋介石,黄埔生中升任该校校长的第一人),对学校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1948年8月,关麟征被任命为国民党陆军副总司令,仍兼任军校校长。随后,蒋介石又要他出任陆军总司令,报纸上已登载消息,关也已拜会参谋总长顾祝同,商讨交接事宜。但国防部以"溪口电话手令遗失"为由,使此事告吹。不久,国民党政府又蕴酿他出任京沪杭警备司令,后来又以"不懂上海话"而作罢。李宗仁担任国民党政府代总统时,他被任命为陆军总司令。
1949年成都作战,国民党军虽说是由胡宗南指挥,实际发令的是蒋介石,当听到全军向大邑集中的时候,他便知道这一仗已经完全失败了。那时一连下了好多天大雨,所有的土路都不能走,除非走公路中央。川西乡间泥土松软,胡部重武器多,根本没法子展开。关麟征因此说蒋介石虽然领导过北伐和抗战,实在他不大会打仗。
这年秋,他便辞职,退出军界,并把一家老小送到香港居住。11月,关麟征偕夫人从成都乘飞机前往台湾。在香港机场小憩时,他告诉同机旅伴"去探望病中的父亲,随后来台"。但此后关未去台,而是一直居住在香港。
蒋介石兵败大陆,关麟征退居香港,深居简出。整日以临摹于右任书法和阅读《孙子兵法》为乐趣,顾孟余组织第三势力,拉拢关麟征,关不应,蒋介石多次邀请关麟征去台,关也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