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将领冯玉祥简介
时间:2021-11-25 16:09:47 编辑:陈心正 点击量:4485次
冯玉祥 - 民国时期西北军阀首领
冯玉祥(1882年11月6日-1948年9月1日),字焕章,原名基善,原籍安徽省巢县 (今安徽巢湖市),生于直隶青县(今属河北沧州市),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西北军阀。有"基督将军"、"倒戈将军"、"布衣将军"之称。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参加滦州起义。1921年7月后任陕西督军。1924年发动北京政变,推翻直系军阀控制的北京政府,并将所部改称为国民军,任总司令兼第1军军长,电请孙中山北上主持大计。1926年在直奉联军进攻下通电辞职。1926年3月赴苏联考察,同年5月加入中国国民党。9月17日在绥远五原誓师,率领西北军出潼关参加北伐战争。1930年3月与阎锡山组成讨蒋联军,中原大战失败后隐居山西汾阳峪,后隐居泰山。1933年5月,在察哈尔组织民众抗日同盟军,任总司令。1935年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
1948年1月1日被选为民革常务委员和政治委员会主席。 1948年7月回国参加新政协会议筹备工作,9月1日因轮船失火遇难。 冯玉祥是蒋介石的结拜兄弟,系国民政府青天白日勋章、美国总统二战银质自由勋章、国民政府首批抗战胜利勋章三大抗战勋章获得者。
人物生平
折叠参加革命冯玉祥原籍安徽巢湖,出生于直隶沧州,自幼在此处长大。
1910年,冯被任命为陆军第20镇(师)第80标第三营管带(营长)。
1911年(宣统三年)武昌起义爆发后,参与发动滦州起义,失败后被革职法办,递解保定。[2]
1914年7月,冯玉祥任陆军第7师第14旅旅长,率部在河南、陕西一带参加镇压白朗起义军。9月任陆军第16混成旅旅长。
1915年奉令率部入川与护国军作战,暗中与蔡锷联络,于次年3月议和停战。1917年4月被免去第16混成旅旅长职。7月率旧部参加讨伐张勋辫子军有功,复任第16混成旅旅长。11月,孙中山举起护法大旗,段祺瑞派冯玉祥所部第16混成旅开往福建,与孙中山麾下的护法军作战。冯玉祥深明大义,公开通电全国,主张罢兵息争,南北议和。
1918年6月底,冯玉祥率部进驻湖南常德,被撤销免职处分,11月任湘西镇守使。
1921年率部入陕,8月任陆军第11师师长,从属直系军阀,率其部队入陕西,在陕西督军阎相文自杀之后,接任陕西督军,并以此地为地盘扩充,受到苏联大力支持壮大,其军队因此被称为"西北军"。1921年10月10日晋加陆军上将衔。
1922年夏第一次直奉战争中,率部出陕援直,击败河南督军赵倜部,5月调任河南督军。因受直系军阀首领吴佩孚排挤,10月被派为陆军检阅使,率所部驻防北京南苑,抓紧练兵。12月31日授予陆军上将。
1923年曹锟、吴佩孚控制北洋政府后,冯玉祥在孙中山推动下,决心寻机推倒曹、吴军阀统治。1923年任河南省政府主席;[2] 5月兼任西北边防督办。11月14日授将军府上将军。
北京政变
1924年10月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任直方第三军总司令,趁直、奉两军在石门寨、山海关等地激战,接受张学良50万银元的贿赂, 率军返回北京,发动北京政变,囚禁总统曹锟,推翻直系曹锟政府,驱逐清废帝溥仪出宫。脱离北洋军系,改编所部为"国民军",电请孙文北上。导致山海关一路的吴佩孚失败,任总司令兼第1军军长。但迫于形势,又同反直系的军阀张作霖、段祺瑞妥协,组成以段为临时执政的北洋政府。
选派学员
1924年孙中山提出了"联俄、联共和扶助农工"三大政策,进行了北伐战争。冯玉祥将军拥护孙中山的三大政策,积极参与和支持北伐。经刘伯坚倡导,在苏联顾问影响下,于1925年春末夏初,冯玉祥做出了向苏联派遣一批年轻的军官留学的决定。在严格的挑选和考试,在军官教导团300多名学员中,录取5人。冯玉祥又从各个部队亲自主持考试挑选出48名学员,其中24名派往苏联 ,另外24名派往日本。
西北军
1925年春迫于奉、皖两系军阀的压力,冯玉祥赴察哈尔张家口(今属河北)就任 西北边防督办,所部改称西北边防军(简称西北军)。8月任甘肃军务督办仍兼西北边防督办。在此期间,接受共产党人和苏联专家帮助,建立各种军事学校。1925年12月命令部下张之江劫持并杀害曾收复外蒙的著名爱国将领、民族英雄徐树铮。1926年1月在奉、直军联合进攻下被迫通电下野,旋赴苏联考察。8月中旬回国,迅即被广州国民政府任命为国民政府委员、军事委员会委员。
五原誓师
1926年7月,北伐战争开始。不久,国民军在南口败退。危难之时,李大钊先后三次电请冯玉祥回国,希望他收拾残局,整理旧部,配合南方的国民军北伐。冯玉祥慨然接受李大钊的建议,提出:"进军西北,解围西安,出兵潼关,策应北伐"的战略方针。
9月初,冯玉祥到达内蒙古五原。国民军的流散部队,听说冯玉祥回国,纷纷携枪归队。冯在同于右任、邓宝珊等人商量过之后,决定成立国民军联军。同年9月17日,国民军在五原城内举行了誓师授旗典礼,冯玉祥宣布成立国民军联军总司令部,并就任联军总司令。参加典礼大会的有官兵万余人。誓师会上还举行了易旗仪式,将五色旗更换为青天白日旗。冯玉祥当场宣布:为表明国民军忠于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决心出师北伐,国民军全体将士加入中国国民党;并郑重地向全国发出誓师宣言。会后,冯玉祥、于右任扛着红旗,率领全体官兵在五原街上游行。誓师大会后成立了国民军联军总司令部,鹿钟麟任总参谋长,刘伯坚任政治部副部长,聘请苏联顾问乌斯曼诺夫为政治军事顾问。随即率部参加北伐战争,出师甘、陕,11月解西安之围。
五原誓师,在中国的大西北举起了武装讨逆的火炬,对于刚从广东开始的北伐战争,是一个有力的支持与配合。
国民革命
1927年1月26日,冯玉祥返抵西安。冯在共产党人的
冯玉祥与蒋介石、阎锡山
冯玉祥与蒋介石、阎锡山
帮助下,在陕甘等地颁布治理条例,改革地方行政机构,扶助工农运动。不久,宁汉对立形成,冯玉祥极为忧虑。武汉政府于4月18日决定举行第二期北伐,冯决定向东进军与武汉北伐军会师中原。他发布讨奉檄文,对鄂、豫、察、绥等地三路出师,自兼中路军总司令。4月冯玉祥所部被武汉国民政府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任总司令,旋率部东出潼关,鏖战中原,与北伐军唐生智部会师郑州。1927年11月再次击败直鲁联军、取得第二次兰封战役胜利。
1928年率部参加第二期北伐。10月去南京任行政院副院长兼军政部部长,次年辞职北上,被南京政府明令通缉。中原大战
因军队编遣等问题与蒋发生利害冲突,在1929年和1930年爆发的蒋冯战争和蒋冯阎战争中失败,所部被蒋收编。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1933年5月与旧部方振武、吉鸿昌等组织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任总司令,一举收复多伦等四县,但最终归于失败。此后他隐居泰山读书,并邀请了一些共产党人和左派民主人士讲学,共同分析世界形势,评论国内政局,同时,加强与各地抗日爱国力量的联系。他在住室墙壁上题有一副对联:"救民安有息肩日,革命方为绝顶人",用以自勉。[1]
1933年11月,李济深等联合第19路军将领发动福建事变,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冯玉祥派代表前往参加。[1] 1935年11月,他同宋庆龄、何香凝等13人,向国民党当局提出恢复孙中山先生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主张。1935年4月被授予陆军一级上将,12月以蒋答应实行抗日为条件,在南京出任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1935年12月国民党五届一中全会当选中常委。
抗战时期
冯玉祥与张治中将军在淞沪前线
冯玉祥与张治中将军在淞沪前线
36年后,抗日战争爆发后,任第三、第六战区司令长官、第三战区督导长官、国防最高委员会委员、军政部部长、军政部陆海空军抚恤委员会委员长等职。
不受蒋排挤离职,仍奔走于鄂、豫、湘、黔、川等省,积极从事抗日救国活动。[8]
1938年3月29日至4月1日召开的国民党五大临时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中执常委,1939年11月国民党五届六中全会当选中执常委,1945年5月国民党六届一中全会中当选中执常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