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栏目:首页 > 学习园地 > 文韬武略 > 正文
学习园地
  • 新中国成立之初为何不收回香港?
  • 时间:2022-03-21 21:50:50        编辑:陈心正        点击量:2928次
  • 林彪决心三天收复香港,最后关头毛泽东急电:进攻立止,另有打算

      文章来源: 史海魅影  2022-03-11 09:45

    1949年,林彪率第四野战军攻入国军重要根据地广东,短短一个月之内便解放广东全境。四野战士们一直向南追击反动派残部,这批人拼命逃进了香港。此时驻香港的英军已经全副武装准备阻击解放军进入香港。

    林彪隔着香江远远望去,看见荷枪实弹的英国殖民者在我们的土地上还趾高气扬,心中怒火难以抑制。他命令部队立即就地修整,补充弹药,等待命令一举收复香港!

    一线官兵听到林总要收复被英国人抢占去的香港,个个摩拳擦掌,铆足了一股劲要把香港夺回来。帝国主义列强抢走我们的土地,这次一定要夺回来。

    林彪一面让部队整装备战,另一方面将自己的作战意图和详细计划上报中央军委,他认为以目前四野的战斗力,以及香港英军的部署情况。即便驻港英军拼死抵抗,不出三天定能拿下香港。

    四野从东北一路打到南海边,战无不胜,所向披靡,林彪所请示军委的大小战事,几乎都被准许。一个小小的香港不过弹丸之地,再说收复它也是壮我国威的行动,林彪认为军委的回复肯定是同意执行作战。

    可就在林彪准备做战前动员的时候,中央军委毛主席亲自发来一封4A急电:进攻立止,另有打算!

    林彪看到电报的时候,被电报惊得目瞪口呆,他想不明白现在是收复香港的最好机会,为什么要放弃呢?

    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出停止进攻的理由,但是看到主席“另有打算”的指示之后,便决定执行中央军委的命令,停止进攻香港,转而调头整理广东境内事务,巩固胜利果实!

    对于这次放弃收复香港,不仅林彪和广大四野官兵疑惑不解,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大部分国人都认为这是收复香港的最好机会,失去太可惜了。

    但数十年后当人们回首历史再看香港的时候,才明白当年伟人的眼光是多么独到,战略部署有多么长远,为后世的繁荣奠定了多么重要的基础!

    我们先来看看,主席当年为何会在最后关头叫停作战行动,香港究竟有什么特殊之处?

    香港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严格来说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也是近代中国百年屈辱的开始。

    1840年清廷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惨败于英国,被迫签订了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正是在这个条约之中,清廷被迫将香港岛租借给了英国殖民者。后来又经过几次不平等条约,连同九龙和新界都被英国殖民者占据。

    从此这个原本籍籍无名的小地方开始走向世界舞台,由于清廷闭关锁国,香港成了中国与外界沟通的一扇窗口。

    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也和香港有很大关系,孙中山等人就曾多次避难香港,多次出国都要中转香港。

    中国共产党其实对香港并不陌生,从一开始这里就是中共地下组织的重要中转基地。周恩来也曾经在香港工作过,所以对香港的情况比较了解。

    总之,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香港具有得天独厚的地位,是其他城市和地区所无法比拟的。它作为中国和世界联系窗口的地位不但没有因为战争而削弱,反而会得到大大增强。

    实际上毛主席和周总理他们早就对香港有了长远打算,香港暂时留在英国人手里还会有更大的作用。因此,暂不准备让四野收复香港。

    只不过,计划跟不上变化,战场形势瞬息万变,中央军委每天要处理的事务千头万绪。并且他们也没有想到四野打得这么快,几乎是一路追赶着国民党反动派抵达了香江边上。要不是林彪照例向中央军委请示,主席还不知道他们已经与英军隔江相望了。

    得到消息之后,主席立即放下手头的工作和周总理简短商议之后,就以自己的名义向林彪发了这封最高级别的4A急电。

    香港就真的那么重要吗?

    没错,当时的香港太重要了,它有可能会成为将来我们和外界联系的唯一窗口。

    尽管当时我们取得全国胜利已成定局,但是主席和总理非常的冷静,中国在国际上的环境并不理想,甚至可以说是相当恶劣的。

    抗战结束之后,蒋介石一意孤行要打内战,美国人是尽管不情愿,但终归还是支持蒋介石的。现在蒋介石败逃台湾,依旧和美国人绑在一起,由于我们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美国人在意识形态方面就将我们看做是不能共存的敌人。

    二战结束时,世界上就已经基本形成了以苏联和美国为首的两大阵营,大部分国家都必须选边站队。

    林彪兵临香江的时候,距离新中国成立仅仅过去15天,当时只有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阵营承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绝大部分拒绝承认新中国,并且污蔑我们是非法政权。但有一个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却态度暧昧,没有承认我国,也没有拒绝承认。

    并且他们还在北京设置了一个常年驻留的代办机构,其作用相当于领事馆。这个国家就是英国。

    英国之所以不敢和中国彻底决裂,就是因为香港,香港是英国人经营殖民地最成功的案例,每年都能获得巨大利益,并且随着民族独立运动的兴起,英国人在亚洲的殖民地都岌岌可危,唯有香港有保存的可能。

    美国人早就计划对我们实施完全封锁,让我们继续处于一种封闭落后的环境之中。主席非常清楚,当今的世界已经不是闭门造车能够发展起来的时代了。

    一旦美国人的阴谋得逞,我们就真的会面临封闭的困境,这对于新生的人民政府是极为不利的。苏联虽然强大,但也不能代表全世界,另外西方掌握着最先进的科技和管理制度,是我们需要学习与合作的。

    主席看准了英国人绝对舍不得放弃香港,所以决定留下这个窗口,借助英国这条线和西方阵营保留一个沟通的通道。

    这就是当时主席要求停止进攻香港的主要原因。

    那么作为老牌殖民主义强国还是上一个世界霸主的英国,会为了一个香港而不顾“英美同盟”的关系,而与中国暗通款曲吗?

    此外就在几个月之前,英国军舰紫石英号擅闯人民解放军渡江战役阵地,企图阻碍我军向国军发起进攻。后被我人民解放军炮兵击伤搁浅,中英之间还进行了三个月的激烈谈判,最后紫石英号匆忙修补完成后,趁涨潮仓皇逃走,这件事情也成为英国留在国际上的一个笑柄。

    因此可以看出,当时的中英关系并不是那么友好。

    但就在短短三个月后,1950年1月,英国政府突然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并公开表示将在北京设置长期的代办机构,这实际上就是与中国建立了次级外交关系。

    这个消息一出,整个西方阵营为之哗然,因为当时的西方绝对领导者是美国,美国人视新中国为洪水猛兽,急欲将其消灭在摇篮里。而自己同宗同祖的盟友英国,竟然在后面摆了一道,让美国人火冒三丈,但英国人不管他,香港实在太重要了,美国人独占日本也没想分自己一杯羹。

    英国长期以来就是欧洲的首领,二战中又是战胜德国的后方基地,因此在欧洲国家中具有很高的威望。

    英国人表态之后,很多欧洲国家也暗中通过英国的代办机构向中国表达善意。毕竟欧洲与我们没有什么直接矛盾,一个主权国家若不与庞大的中国建立关系,是无法想象的。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突然爆发,打乱了我们统一祖国的计划,毛主席英明决断,很快决定出兵抗美援朝,与美国人直接开战。

    美国人则一面增兵朝鲜半岛与我军激战,另一方面则将中国周边尤其是沿海全部封死,企图彻底困死我们。

    当时除了苏联之外,我们无法得到其他途径的援助,武器弹药、军事装备、医疗药品等都是积需的战备物资。但刚刚成立的新中国,百废待兴,这些紧急物资都需要进口。

    就在这种情况下,香港爱国商人纷纷伸出援手,帮助新中国政府在国际上采买急需物资,然后冒险将这些急需品通过走私的方式运回国内。香港著名爱国商人霍英东就是靠向大陆提供抗美援朝战略物资而起家的。

    抗美援朝期间,一大批急需物资通过香港口岸源源不断地输入我国,为抗美援朝的最终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英国人当然知道有大批物资正通过香港向中国输送,但他们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敷衍美国人罢了。英国人非常清楚,对他们来说只是中国人自己在走私而已,如果自己把这条唯一的通道给掐死了,中国人还留英国人在香港干什么。

    当时的香港总督葛量洪就曾经直言不讳,中国政府要想收回香港,根本用不着出兵,只需要切断食品和淡水供应,香港不出一个月就完了。

    因此在保持香港原有状态的基础上,中国和英国之间有着高度的默契,心照不宣。

    1955年4月,周总理率中国外交使团出席日内瓦国际和平会议,期间英国首相兼外长艾登不顾美国国务卿杜勒斯的劝阻与周总理进行了友好会谈。

    有了艾登打头,很快各国使团代表纷纷和中国取得联系,表示了希望与中国保持友好关系甚至建交的愿望。

    周总理凭借自己过人的风度和超凡的外交智慧,赢得了世界大多数国家领导人的认同和赞赏,也为新中国外交打开了局面。

    在后来我国的外交事业中,香港多次成为周总理和外交部的重要中转站,为我国与世界建立联系提供了重要保障。

    此外,香港保持自由港的状态对于其自身的发展也是有好处的。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对于经济建设还在摸索阶段。

    而英国人在香港实行的自由贸易港治理方式已经取得了非常成功的经验,战后更是得到了快速的恢复,而一个繁荣稳定的香港也是中国政府需要并希望看到的。

    当然香港虽然掌握在英国人手中,但是和大陆的关系却是无法割舍的,香港开埠仅有百余年的时间,大部分人口都是由内地迁移过去的,他们的乡土情结是难以割舍的。

    香港地区的食品、生活物资和淡水全部依靠大陆方面供给,没有大陆就不可能有香港后来的辉煌成就。

    1963年,香港遭百年不遇之大旱灾,英国方面首先向广东省政府求援,广东省当时也遭到了旱灾,但依旧调拨出部分灌溉用水支援香港,并放开限制允许香港船只到珠江口运输淡水。

    但这些措施也只是杯水车薪,香港接连九个月不下雨,老百姓连饮水都遇到了巨大困难。周总理知道以后,当即表示香港始终是中国的香港,那里95%的人都是炎黄子孙都是我们的同胞,怎么坐视不理。

    总理很快特批巨款修建东深供水工程,投入巨大人力物力,仅用一年时间使东江水倒流83公里,供给香港用水,一举彻底解决了香港用水难题。

    工程竣工之日,香港市民无不欢欣鼓舞,感激总理、感激大陆同胞的强力支援,华夏子孙的认同感大幅提升。

    不过,就像周总理所说,香港始终还是中国的香港,不可能一直让它在英国人手里,它的归属问题终究还是要解决的。

    1975年,时任英国首相爱德华·西斯访问中国,与毛泽东会面。西斯当场就提到了香港的归属问题。

    按照当年与清廷签订的条约,香港的租期是99年,还有25年就到期了,英国人不愿意将香港交还中国,希望能和中国政府协商延续租期。

    毛主席虽然年事已高,但一眼就看出了西斯的小心思,并且当时的情况并不适合来谈这个问题。主席便表示这件事情我们以后再谈,具体的事情还是交给年轻人去办吧。而这个“年轻人”毛主席指的就是当时陪同会谈的邓小平。

    八十年代起英国便与中国就香港问题展开了长期而艰难的谈判,很明显英国人不愿意放弃香港,甚至摆出了为了香港不惜和中国一战的架势。

    但在邓小平的指挥下,经过22轮谈判,英国首相铁娘子撒切尔夫人彻底败下阵来,最终只得接受香港在租约到期之后将主权归还中国。

    1997年7月1日,鲜艳的五星红旗和紫荆区旗迎风飘扬在了香港的上空,英国殖民者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这片土地,而香港也迎来了它的新生!


  • 上一篇:祢衡击鼓骂曹《渔阳三挝》
  • 下一篇:【俄罗斯著名外交官】玛丽亚·扎哈罗娃简介

  • 分享到:
  • 我来说两句
    登录后可评论



  • 网易
  • 百度
  • 大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