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栏目:首页 > 学习园地 > 文韬武略 > 正文
学习园地
  • 管仲的货币博弈:两千年前的经济奇谋
  • 时间:2025-09-18 10:32:49        编辑:宗皓        点击量:280次
  • 管仲,这位春秋时期法家的翘楚,在列国纷争的乱世中,不仅以军事韬略助齐国称雄,更以惊世骇俗的 “货币战争” 之术,于无声处安邦伐敌。他的六大经济谋略 —— 山海、反准、借势、缪数、齐措、贵虚,载于《管子》与《国语齐语》,至今读来仍令人拍案。

    一、山海敛财术:隐于盐铁的税赋智慧齐桓公曾问管仲:“寡人想征房屋税、人口税,可行否?”管仲答:“苛政明征,百姓必怨。唯有专营山海之利,方能税于无形。”“如何专营?”“大海便是聚宝盆。就说食盐 —— 十口之家,十人食盐;百口之家,百人食盐。成年男子日食盐五升半(齐升仅 200 毫升),女子三升半,孩童二升半。百升为一釜,每升盐价增一钱,一釜即得百钱;增二钱,便得二百钱…… 算下来,每日可入二百万,月入六千万!若征人口税,百万人口之国,每人月征三十钱,不过三千万。” 这 “山海之术”,恰如法国财政大臣科尔贝所言:“良税官如拔鹅毛,当以妙法揪最多羽毛,而鹅啼最轻。” 管仲将税赋藏于民生必需,于无形间聚国之财。

    二、反准之计:鹿战楚庭的经济围猎齐桓公欲伐楚国,又恐兵戈难胜。管仲献策:“以重金购楚鹿。”他派中大夫王邑携二千万钱入楚,又暗中授意文人散布消息:“齐桓公将建猎苑,苦无活鹿;宫中美人亦盼鹿皮制裘。” 同时对楚商许诺:“献活鹿二十头,赏黄金百斤;二百头,赏千金。” 言毕即付定金。 楚王见状暗忖:“此等厚利,岂有不赚之理?” 遂令百姓弃耕捕鹿。楚国一时鹿价飞涨,粮价暴跌,而管仲却密令齐人囤积粮食。待楚国靠卖鹿获五倍之财、齐国囤粮亦超往年五倍时,管仲对桓公说:“楚将不战自溃。” 果然,齐国闭关绝市后,楚国米价暴涨,购粮之路被截,难民十去其四。三年后,楚国元气大伤,俯首称臣。

    三、借势之谋:石壁为币的天子威仪桓公忧西行朝见天子资费不足,管仲献策:“于阴里筑三城九门,令玉匠雕琢石壁,一尺壁定价万钱,八寸八千,七寸七千,石珪四千,石瑗五百。”石壁成,管仲西行见周天子:“敝国之君欲率诸侯朝先王宗庙,观礼周室。请令天下诸侯来朝者必携此石壁,无壁不得入。” 天子应允。于是诸侯携黄金、珠玉、粮食至齐购壁,齐国财富骤增,八年不征赋税。此计之妙,在于借天子之威行商道,韩非子谓之 “臣窃君力”,故称 “借势”。

    四、缪数之略:虚名换实利的治国巧思峥丘之战后,百姓多借债完税。桓公欲助民复产,管仲曰:“唯有‘缪数’可解。”桓公令各州表彰放债者:“粉刷其门,加高其里。” 债主疑惑,吏者答:“君言曾因峥丘之役,闻君等借债于民,使百姓得耕,以供国需,故赐殊荣。”债主闻言感佩,尽毁债券,散财济贫。此术以虚名换实利,令巨贾散财惠民,齐国大治。

    五、齐措之术:粮价调拨的平衡智慧桓公问:“东粮贱、西粮贵,何以调剂?”管仲答:“西粮每釜百钱,每枢二十钱;东粮每釜十钱,每枢二钱。令每人征税三十钱,以粮缴纳。西人出三斗可完税,东人需出三釜。如此,东粮尽入官仓,西民得食,此谓‘齐措’。” 两千六百年前便有此经济经略,足见管仲之智。

    六、贵虚之策:消费主义的攻心之战管仲认为,欲成金融霸主,需使他国 “贱有实,敬无用”—— 轻贱实用之物,追捧虚华之器。他在《侈靡》中写道:“诱敌国富商大贾奢靡消费:雕画鸡蛋而煮食,夸其珍奇;精刻木柴而焚烧,称其贵重。使敌国以十倍之利争相购之,令彼国富人沉迷无用之物,而我国匠人得业。如此,我国安民,敌国自危。” 此策虽从道义观之尚有可议,然先哲的智慧如星汉璀璨,穿越千年仍在文明的长河中闪烁,只待今人以创新为舟,于历史的波涛中采撷智慧的珍宝。


  • 上一篇:萧何临死纠结富不过三代?范仲淹一招换来900年荣华富贵
  • 下一篇:已经没有了

  • 分享到:
  • 我来说两句
    登录后可评论



  • 中国教育部
  • 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
  • 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 济南市教育招生考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