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河北省东部临海与天津相交的地方,有一个美丽的滨海城市叫做黄骅,几十年前这里曾叫做新海县,之所以改名是为了纪念在这里牺牲的一位八路军高级将领,他就是曾任冀鲁边区副司令员的黄骅。
1930年,红军来到这里,带领穷人打土豪分田地,农民终于当家做主,19岁的黄骅在宣传员的鼓舞下参加了红军,在红军这个大家庭里,时刻离不开与敌人斗争,流血牺牲也时常存在,但是在这里人人平等,当官的与当兵的同吃同住,黄骅从心里感受到从未有过的尊重以及他人的关心。
长年累月的艰辛付出,加上艰苦的生活环境,黄骅的身体状态不是很好,当时按规定他可以享受特殊待遇,吃一些有营养的饭菜,俗称“保健饭菜”,但是黄骅连这点特权也不“享受”,同战士们吃一样饭菜,穿一样的军装,这样以身作则,能征善战、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指挥员很快在战士们中建立起很高的威望。
1943年6月29日,黄骅来到新海县的小赵村主持工作会议,由于处理的事务太多,会议开了一天,到了傍晚六时,从会议室外走进一个叫冯冠奎的人,大家也没太在意,没想到冯冠奎刚进场就掏出手枪开枪射击,首先中弹的就是黄骅,等警卫连循声赶到时,冯冠奎已跳出窗外,进入青纱帐逃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