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栏目:首页 > 学习园地 > 英雄模范 > 正文
学习园地
  • 战斗英雄董存瑞简介
  • 时间:2020-03-31 19:20:46        编辑:陈心正        点击量:2911次
  • 心正说明:中国人民应该世世代代记住这些为祖国牺牲的英雄!作为家长和老师,有义务和责任利用各种机会宣传英雄事迹!

    董存瑞(1929年10月15日~1948年5月25日) ,男,汉族, [1]  河北省怀来县人,中国共产党党员。 [1]  董存瑞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抗日战争时期,当过儿童团长,曾机智地掩护区委书记躲过侵华日军的追捕,被誉为“抗日小英雄”。1945年7月参加八路军,任某部6班班长。194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军事技术过硬,作战机智勇敢,在一次战斗中只身俘敌10余人。先后立大功3次、小功4次,获3枚“勇敢奖章”、1枚“毛泽东奖章”。1948年5月,我军攻打隆化城的战斗打响。他所在连队担负攻击国民党守军防御重点隆化中学的任务。他任爆破组组长,带领战友接连炸毁4座炮楼、5座碉堡,胜利完成了规定任务。连队随即发起冲锋,但突然遭到敌人一隐蔽的桥型暗堡猛烈的火力封锁,部队接连两次对暗堡爆破均未成功。董存瑞挺身而出,向连长请战:“我是共产党员,请准许我去!”连长批准了他的请求。他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暗堡,前进中左腿负伤,顽强坚持冲至桥下。由于桥型暗堡距地面超过身高,两头桥台又无法放置炸药包。在部队攻击受阻的危急关头,他毫不犹豫地用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导火索,高喊:“为了新中国,冲啊!”敌人碉堡被炸毁,董存瑞以自己 [2]  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道路,牺牲时年仅19岁


    童年时期的董存瑞

    董存瑞,男,原名董春睿,小时家境贫穷读过一年书。

    1940年,南山堡建立抗日政权,参加儿童团并被选为儿童团长。13岁时,因掩护区委书记(1942年,区委书记兼武委会主任王平)躲过侵华日本军队的追捕,被誉为抗日小英雄。15岁,成长为一名出色的小民兵。 [8]

    1942年的一天,区委书记兼武委会主任王平来到董存瑞的家乡南山堡,听说了十三岁的董存瑞英勇斗争的事迹,便住在他家里。后来,王平每次来南山堡,都是住在董存瑞家,给他讲了许多战斗故事。王平与董存瑞的关系深厚。一次王平从县里开会返回途中被出卖,拉响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董存瑞听到噩耗,悲愤不已,毅然加入了民兵组织。

    1945年春,董存瑞参加了当地抗日自卫队,同年7月参加了八路军。董存瑞成为一名人民军队的战士,以后历任副班长、班长。

    1946年4月初,在察北重镇独石口遭遇战中,他夺下国民党军的一挺机枪,被记大功一次,被授予勇敢奖章。

    1947年初的长安岭狙击战,他在班长牺牲、副班长受重伤的情况下,挺身而出,自任班长,如期完成了狙击任务,立大功一次。经过中国共产党的培养教育和战火锤炼,董存瑞立过三次大功,四次小功,荣获三枚勇敢奖章和一枚毛泽东奖章。

    同年3月,在平北整训期间,董存瑞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8年5月初,董存瑞所在部队参加冀热察战役。隆化县城是热河省会承德的拱卫,对方部队事先在这里修筑了大量碉堡,有些特殊构筑的暗堡被称为“模范工事”。

    同月25日,在解放隆化县的战斗中,因部队受阻于对方军队的桥型暗堡,董存瑞毅然抱起炸药包,左腿负伤,冲至桥下。因身边无处安放炸药包,紧急时刻,董存瑞用自己的身体充当支架——手托炸药包,牺牲时,未满19岁。


    主要成就

    立大功3次、小功4次,荣获3枚勇敢奖章和一枚毛泽东勋章,因此获得“抗日小英雄”称号。

    1948年春,在新式整军运动中,董存瑞带领的六班被师部誉为“董存瑞练兵模范班”。在实战演习中,董存瑞把身旁一颗冒白烟的手榴弹甩了出去,避免了一次伤亡事故。获得师级“模范爆破手”的光荣称号。

    1948年5月25日凌晨,天还没亮,阵地上一片寂静。战士们焦急地等待着总攻的信号。随着三颗红色信号弹腾空而起,我军强大的炮火,把苔山上的敌人火力全给压住了。在硝烟弥漫、烈火滚滚中,苔山顶峰的砖塔,被我军的大炮轰倒了,炮楼也被打掉了,不一会儿,胜利的红旗就插上了苔山的顶峰。下午3点30分,第二次总攻开始。六连向隆化中学发起冲锋。突然,敌人的机枪像暴雨般横扫过来,把战士们压在一条土坡下面,抬不起头来。原来,这是隆化中学东北角横跨旱河的一座桥上喷出来的6条火舌。狡猾的敌人,在桥上修了一个伪装得十分巧妙的暗堡,拦住了我军冲锋的道路。董存瑞看到战友的伤亡不断在增加,特向连长请战,要求把这座桥型暗堡炸掉。但是连长说:“你已经几次完成爆破任务了……”,没等连长说完,董存瑞抢着说:“我是共产党员,我的任务不只是炸几个碉堡。现在隆化还没有解放,怎么能算完成任务呢?就是只剩下我一个人,也要完成任务。”连长和指导员商量了一下,对董存瑞说:“好,你去吧,千万要注意隐蔽。”董存瑞紧攥拳头说:“放心吧,不完成任务就不回来!”说着他从衣兜里掏出一个小纸包,递给指导员说:“如果我牺牲了,这就是我最后的一次党费。”指导员接过小纸包,紧紧地握住董存瑞的手,深情地望着他说:“你一定要回来,我们都等着你胜利归来!”

    董存瑞挟起炸药包,弯着腰冲了出去。在战友火力掩护下,他一会儿匍匐前进,一会儿又借着战友扔出的手榴弹的烟雾,站起来一阵猛跑。桥型暗堡里,敌人的机枪越打越紧,子弹带着尖利的啸声,从他的耳边掠过。在快要冲进开阔地时,董存瑞指着前面的一个小土堆,对身边的战友说:“你就在这儿掩护!”一阵手榴弹把敌人碉堡前的鹿砦、铁丝网炸了个稀巴烂。董存瑞趁这机会,冲进了开阔地,敌人的机枪更疯狂地朝这边射击,子弹打得他身边的尘土直冒烟。董存瑞沉着机智,他忽左忽右地爬着。敌人的机枪打紧了,他就伏下不动。敌人的机枪稍一停,他就飞也似的向前跃进几米。敌人的机枪又慌忙朝他打过来,突然,董存瑞扑倒了,但是一会儿又猛然爬起来,一阵快跑跳进旱河沟里,进入了敌人的火力死角。他的腿受了伤,鲜血直流。他抱着炸药包迅速猛冲到桥下。

    这桥离地面有一人多高,两旁是砖石砌的,没沟、没棱,哪儿也没有安放炸药包的地方。如果把炸药包放在河床上,又炸不着暗堡,河床上又找不到任何东西代替火药支架。怎么办?身边后的战友清清楚楚看着这一切,急得直攥拳头。 突然,身后响起了嘹亮的冲锋号声,总攻的时间到了。惊天动地的喊杀声由远而近,威震敌胆。大批的后续部队像潮水般地涌了上来。就在这个时候,桥型碉堡上的砖头一块块被推开了,子弹像急雨一样,“哗哗”地向冲锋部队射去。董存瑞不动了,他抬头看了看桥顶,又扭头向后望了一眼,略略愣了一下,突然身子向左一靠,站在桥中央,左手托起炸药包,紧紧贴住桥型暗堡,右手猛地一拉导火索。导火索“哧哧”地冒着火花和白烟!董存瑞巍然挺立,纹丝不动,像是一尊雕塑。这时他高声喊道:“为了新中国,冲啊!”突然间,一声巨响,地动山摇。敌人的桥型暗堡被炸得粉碎。 “为了新中国,冲啊!”董存瑞的战友们高喊着这震撼山河的口号,冲进了隆化中学。 血一样鲜艳的红旗,升起在隆化城上空,高高飘扬。

    获得荣誉

    董存瑞是人民解放军的六位经典英烈之一,全国战斗英雄,模范共产党员。

    2009年9月10日,董存瑞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2018年9月,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统一印制张思德、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雷锋、苏宁、李向群、杨业功、林俊德、张超10位挂像英模画像,并下发至全军连级以上单位。

    人物评价

    1948年5月25日,在解放隆化的战役中,19岁的董存瑞炸碉堡,为部队开辟了胜利前进的道路。后辈追忆董存瑞:“精神永存 平淡是真”。聂荣臻题词:“舍己为国,人之楷模”。

    1957年5月29日,朱德委员长为董存瑞烈士纪念碑写了“舍身为国,永垂不朽”的光辉题词。

    1998年,为纪念董存瑞牺牲50周年,张爱萍题词:“为国勇捐躯,万代颂英雄”。

    存世照片

    1958年,董存瑞烈士的父母在河北怀来县家中

    在二十世纪80年代末,有人发现了一张董存瑞的戎装照片。

    董存瑞牺牲后,有关方面只找到了一张董存瑞童年时的照片,那是董存瑞的妻子收藏在包袱里的董存瑞“良民证”上的照片。

    在北方农民的家里,人们都喜欢把照片镶进镜框,挂在墙上。这是北方特有的习俗。丰宁县城北30公里外的小乡镇黄旗,一个普通的农民韩定发的家里,也挂着这样的镜框。镜框里密密麻麻的照片中间,有一张1寸照片,照片是一位年轻的战士,他就是董存瑞。

    1965年的一天,河北省丰宁县第一中学学生韩加庆,看了电影《董存瑞》,想起自己伯父韩定发家里的镜框里有一张小照片,那个人长得很像电影里的董存瑞。不久,韩加庆回到家乡丰宁黄旗镇时,顺便问了伯父一句:“这是谁的照片?”韩定发告诉他,这是董存瑞的真人像,照片背面写着“董存瑞送给韩上士留念”。

    1948年春,韩定发到董存瑞所在的六连当炊事员,大家称为“上士”,在此期间与董存瑞结识,成了要好的朋友。同年4月部队离开朝阳时,韩定发被调到担架队,董存瑞亲手把自己的照片送给了他。一个多月后,董存瑞壮烈牺牲。1954年,韩定发复员,把这张照片带回了家乡,一直镶在镜框里。

    韩加庆又惊又喜,把英雄的照片带回学校,后来到县照相馆翻拍了照片,加洗50多张,班里同学人手一张。县照相馆放大了一张陈列在橱窗里。比韩加庆低一年级的学弟安忠和,1968年下乡插队前,向韩加庆要董存瑞照片,但照片早已没有了。韩加庆见他索要心切,就把翻拍的底片送给了他。

    上世纪70年代,安忠和去承德钢铁公司工作,一次去隆化县董存瑞陵园参观,发现那里竟然没有董存瑞参军后的照片,便意识到那张董存瑞照片的价值。1978年初,他写信给董存瑞陵园管理处,并寄去了底片。董存瑞陵园管理处工作人员吕小山去丰宁找到韩加庆查寻原照片的下落,不料,原照片已被另一同学在毕业前要走,带到偏远的乡村。

    吕小山费尽周折找到那个同学,照片又未在那人手里。直至1978年8月,终于找到了原照。不久后,保存照片的人不幸身亡。如果安忠和向董存瑞陵园通报消息晚一点,或者吕小山追寻原照片的进展慢一点,董存瑞的照片就不会重现于世了。

    吕小山带着照片,遍访董存瑞的亲属和战友,得到一致确认,照片与董存瑞少年照片为同一个人,背面字迹与闫世太的其他笔迹相同。这张照片使用的是上世纪40年代英国伊尔福相纸。

    1981年9月,这张照片作为董存瑞遗像宣传使用。

    董存瑞照片现陈列于董存瑞生前所在部队、董存瑞陵园和董存瑞故乡的纪念馆。依据这张照片所绘的董存瑞画像,收入英雄模范人物挂图,张贴在全国所有学校里在新中国建立5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时国家博物馆举行的大型展览里。

    质疑诉讼

    2006年,《大众电影》第八期刊登了对电影《董存瑞》导演郭维的访谈文章《〈董存瑞〉:“真实”创造的经典》。文章称:“没有谁亲眼看见他托起炸药包的情景,这完全是事后根据一些蛛丝马迹推测出来的……”。因董存瑞炸碉堡事迹遭受到的“怀疑”,董存瑞的妹妹董存梅、弟弟董存金,将《大众电影》杂志、中央电视台、电影《董存瑞》导演郭维推上法庭。

    董存瑞名誉权案开庭当天,董存瑞生前部队的首长程子华的女儿和女婿以普通市民的身份到庭,支持原告方诉讼。他们发送5封邮件,证明董存瑞的事迹是真实的。

    2009年8月初,在法院的调解下双方调解结案:郭维《大众电影》杂志社在杂志上发表对《为了新中国前进》中饰演战斗英雄董存瑞的王宝强的采访文章,文章将叙述董存瑞在党的培养教育下,从一个普通农民孩子成长为一名人民英雄的光辉战斗历程;被告方赔付董存梅、董存金诉讼费等共计3.5万元。

    后世纪念

    1948年6月8日,十一纵队党委决定:追认董存瑞同志为战斗英雄,模范共产党员;董存瑞生前所在的六班为“董存瑞”班。同年7月10日,冀热察行署发布决定,将隆化中学改名为存瑞中学。

    1950年9月,全国战斗英雄、劳动模范代表会议,追认董存瑞同志为全国战斗英雄。

  • 上一篇:雷锋的一生
  • 下一篇:湖北14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线牺牲人员王兵、李文亮等被评定为烈士

  • 分享到:
  • 我来说两句
    登录后可评论



  • 网易
  • 百度
  • 大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