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部成文法典:战国时期李悝整理的《法经》
时间:2023-05-11 17:22:47 编辑:宗皓 点击量:2134次
自人类诞生以来,便开始以群居状态生活着,自然而然在长期的发展变化中,认识到整个团体需要一定的规范来稳定秩序,随着文明的进一步发展,人类开始有了自己的语言、文字也就会将一些重要的事件或者条例记载下来,经过一代代的传承与发展,最终演变为完备的法律法规,甚至于经过岁月积累,今天的法律条约中仍然有着原始条例的身影。
在我们学习的历史中了解到,中国作为世界历史中唯一没有断层的文明,自然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化,但是,若从文明的发展来看,中国的文明起源却相较于同时代的其他地区的文明有着一定的滞后性,但无可否认,中国的文明因为其自身的内涵却能够长久不惜。就法律法规方面来看,迄今为止,人们发现最早的具有成效的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当属古巴比伦亡国的《汉莫拉比法典》,正文包括282条法律,对刑事、民事、贸易、婚姻、继承、审判等制度都作了详细的规定。 可见当时的社会组织已经发展到一个相当完备的程度,那么延绵不绝的中华文明,具有相同效力的成文法典诞生于何时?
中国夏、商、西周时期,社会组织已经有了一个显著的进步,相较于传统的原始社会,这一时期的人类开始了对文明发展的探索进程。据史书记载,夏朝时期已经有了法律,但碍于没有具体的文字,也就不能得到证实,后世人们也习惯将夏朝的法律成为“禹刑”。而到了商朝时期,人类文明已经有了文字的出现,这一时期有了所谓的“汤刑”,后世的一些例如:墨、劓、宫、大辟等刑罚,这一时期已经出现。而西周时期已经有了刑书九篇,称为“九刑”,对后世的法律发展起到了很大的借鉴作用。但是,要注意的是,夏、商、西周时期,虽然有了具体的法律条文和一些刑罚措施,但都没有出现较完备的关于法律的成文法典。
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势力强大,天下纷争不断,各方势力也在希图变法改革从而强大势力,这自然而然为法律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会,中国的法律自然也会在这一时期得到完善。
郑国的子产改革的主要成果之一就是铸刑书,对司法制度进行了一定的改革,公元前536年把法律条文铸在鼎上予以公布,形成了我国较早的成文法规。前513年晋国的赵鞅也铸法律条文于刑鼎之上,将具体的法律条文列举出来,相较于之前的人治,有了具体法律法规,最与国家整体的治理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同时也证明了这一时期鼎在社会生活中重要作用。但是,中国的第一部完整的成文法典并不是诞生在这。
到了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变法图强更加激烈,对于法律的发展更是提供了一个大好的机会。当时的魏国,任用李悝为相,在国家内部进行改革,李悝经过整理研究当时的各国的法律,结合一定的社会现实,制定了《法经》这部新法典,将法律推动到了一个新时代。自然而然,《法经》也就成了我国古代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成文法规。《法经》对清明吏治、严肃法纪、安定社会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改革的顺利实施,推动魏国成为战国时期的第一个霸主。
法律法规的完善对社会治理有着很大的积极作用,在此后的数千年历史发展中,各代王朝也是在不断完善自己的律法,争取保证社会的平稳进行。在新时代的今天,坚持依法治国,也必将使得社会能够朝着一个更加清明的方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