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栏目:首页 > 学习园地 > 开国将军 > 正文
学习园地
  • 开国上将:杨得志
  • 时间:2020-05-18 14:50:24        编辑:李小冉        点击量:15011次
  • 杨得志(1911-1994)

    生平经历

    早期生涯

    杨得志生活在一个极贫困的家庭,所住的两间茅屋都是别人的。家庭人多,有十四个兄弟姐妹,由于生活所困,最后活下的无几。杨得志只读过几天书,其父亲是铁匠,后就从父学打铁。11岁,其母病逝,家愈贫,杨得志不得不其给人家当放牛娃。14岁,随哥到江西安源煤矿做当挑夫。16岁回湖南衡阳在筑路工地做工。

    1928年2月,杨得志与25名工友一起投奔中国工农红军第1师(朱德、陈毅在湘南起义时建立的),后随上井冈山会师。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随后的几年里,杨得志作战勇敢,头脑机敏灵活,从士兵逐步地晋升,在第五次反“围剿”中,杨得志接任的红一军第1师第1团团长职务。在长征中,杨得志领导的红1团一直担当着开路先锋或掩护后卫的重任。长征到达陕北,杨得志率红1团参加了直罗镇战役。25岁(1936年2月),瓦窑堡会议以后开始东征,杨得志担任红1师副师长。红军东征胜利回师以后,6月开始西征,杨得志调任红2师师长。10月初,西征军与红二、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会师后为了稳固根据地,红2师参加了山城堡战斗,山城堡战斗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的最后一仗。

    抗战时期

    1937年,杨得志进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七七事变后,他提前结业,回到老部队。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后,杨得志任115师第343旅第685团团长,参加了平型关战斗。因第344旅旅长徐海东有病,朱德命杨得志任第344旅副旅长,代理旅长。1938年,第344旅与韩先楚部689团会合,肃清了平汉线以东、漳河以南、卫河两岸近百里地区以内的各路部队。1939年2月初,杨得志率部与冀鲁豫边区的游击队组编成八路军冀鲁豫支队,进攻石友三、高树勋和卢翼之部,巩固了冀鲁豫的中共根据地。中共中央北方局决定立即成立冀鲁豫军区,杨得志为司令员,下辖直南、豫北、鲁西南三个军分区。后又在1941年多次粉碎日军在黄泛区内对中共游击武装的扫荡进攻。1944年,杨得志到达延安,担任了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教导第1旅旅长。1945年,他作为冀鲁豫军区的代表出席中共七大。

    国共内战

    1945年“七大”闭幕后,冀鲁豫军区部队与其他部队组成了晋冀鲁豫野战军第1纵队,杨得志任纵队司令员,下辖三个旅。随后参与了平汉战役。中共中央为了和国民党政府军争夺东北,电令杨得志率晋冀鲁豫1纵北上,到达晋察冀后被留下。1946年,杨得志率1纵队参加了保卫晋察冀边区主要城市承德的战役,但失利。后中央令政委苏振华率1纵南下归还晋冀鲁豫军区建制,应聂荣臻要求,杨得志被留在晋察冀指挥野战军。第二年7月又调任新组建的晋察冀野战军司令员。这年参加了清风店战役及石家庄战役,战役中杨得志随机应变,首创晋察冀军区歼灭战战例和解放军攻克大城市模范战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杨得志任第19兵团司令员兼陕西省军区司令员,参加朝鲜战争并直接参与指挥了上甘岭战役。1952年7月11日,中央军委任命杨得志为志愿军第二司令员,1954年11月,又任志愿军司令员。朝鲜战争结束后,朝鲜人民民主主义共和国政府授予杨得志一级国旗勋章、一级自由独立勋章。参加朝鲜战争回国后,杨得志入军事学院学习并兼任战役系主任。1955年毕业后任济南军区司令员,同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73年,杨得志相继任武汉军区、昆明军区司令员。1979年,任中越战争西线人民解放军指挥官,受命负责西线云南边境的战事,军事界普遍认为西线战绩优于广西边境由许世友负责的东线。也正是由于西线战功的卓越,杨得志事后得以晋升总参谋长。1980年,任国防部副部长,解放军总参谋长,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常务委员、副秘书长,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1987年,杨得志被选为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1988年7月被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4年因病逝世。他留有《横戈马上》、《为了和平》等著作。

    人物年表

    1911年1月3日,出生于湖南省醴陵县南阳桥(今属湖南株洲市株洲县南阳桥乡)的贫苦农民家庭,少年到安源煤矿、粤汉铁路、郴州地区等地做工;

    1928年1月,投身革命参加湘南起义、加入中国工农红军,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红军第十一师班长、排长、连长、第九十三团团长、红一军团一师一团团长;

    1930年冬以后,参加中央苏区第一至第五次反“围剿”,荣获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第一次颁发的红星奖章;

    1934年10月,在红一方面军长征中带领红一团担负先遣任务

    ,突破敌人四道封锁线,掩护中央机关,为红军顺利北上抗日开辟了通路;

    1935年10月,到达陕北后任红一军团第一师副师长、第二师师长,指挥部队参加直罗镇、东征、西征、山城堡等重大战役;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一一五师六八五团团长,参加了平型关战斗;

    1938年2月,率部进入吕梁山区,开展游击战争;后任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四旅副旅长、代旅长;

    1939年3月,任冀鲁豫支队司令员,后任八路军第二纵队司令员兼冀鲁豫军区司令员;

    1944年4月,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教导第一旅旅长,担负守卫黄河河防、保卫延安、保卫党中央的重任;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历任晋冀鲁豫军区第一纵队司令员、晋察冀野战军司令员、华北军区第二兵团(即杨罗耿兵团)和第十九兵团司令员党委书记;

    1945年9月、10月率部参加上党战役、平汉(邯郸)战役;

    1947年,解放战争全面爆发后,率部参加张家口保卫战、正太战役青(县)沧(县)战役、保(定)北战役;

    1947年10月,指挥清风店战役11月,指挥部队攻克石家庄,同年11月率部参加平津战役;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任十九兵团司令员兼陕西省军区司令员、中共中央西北局委员、西北军政委员会委员;

    1951年,率部参加抗美援朝,先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十九兵团司令员、志愿军副司令员、司令员;指挥所部参加了第五次战役(1951年夏秋季防御战役、1952年秋季反击作战、上甘岭战役和1953年夏季反击战役)曾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一枚、一级自由独立勋章二枚;

    1954年,回国在军事学院学习,兼任战役系主任;

    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1955年后,历任济南军区司令员、中央军委委员、中共山东省委第一书记、武汉军区司令员、昆明军区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解放军总参谋长、总参党委第一书记、中央军委常委、副秘书长等职;

    1979年2—3月,他同许世友指挥了著名的对越自卫反击战,维护了中国边境的安全;

    1980年后,任解放军总参谋长;

    1987年10月,在党的十三大上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常务委员;

    1988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1994年10月25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

  • 上一篇:开国上将:叶飞
  • 下一篇:开国上将:王新亭

  • 分享到:
  • 我来说两句
    登录后可评论



  • 网易
  • 百度
  • 大众网